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入·沉没·回归·闪耀——近百年文学史著中的沈从文书写

2023-01-30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7年第6期(总第264期)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7.06.032

初入·沉没·回归·闪耀

——近百年文学史著中的沈从文书写

张晓霞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

摘要: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近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形象多变,几经沉浮。经历了由“初入”“沉没”到“回归”“闪耀”的历程。以“多产作家”的形象初入文学史,因“反动作家”的帽子被尘封30年,以“文体作家”的形象回归文学史,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文学大师”形象闪耀文学史。

关键词:文学史著;沈从文;初入;沉没;回归;闪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7)06-0163-05

文学史著,顾名思义,是对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对作家作品文学流派作出史的评价,具有总体性、综合性乃至权威性的特点。因而能否进入文学史著,在文学史著中的评价如何,是我们关注作家的一个重要考察点。沈从文,这位20世纪20年代走上文坛的作家,他是在何时进入文学史著作,不同时期的各家文学史著对他及其作品有何评价?近百年的文学史著关于他的书写有哪些演变?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是沈从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学界关于沈从文的研究很多,但少有人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考察20世纪20年代以来近百年文学史著关于沈从文的书写,历时性地梳理文学史著对沈从文及其作品的解读与阐述,揭示不同时期文学史著中的沈从文形象,勾勒沈从文形象在近百年来的演变,也从侧面梳理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动态与沈从文研究之间的互动。

一、初入文学史:“多产作家”

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无疑是高产作家之一,从1925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公寓中》至1947

年发表《雪晴》止,20余年的时间共创作了200余部小说。对沈从文的批评研究与他的创作同步,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如今已经有90余载。民国时期对沈从文的批评文字不多,左翼作家的一些评论占据主流,认定沈从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作家”“空虚的

“桃红色作家”[2]。这些批判最终使沈作家”[1]以及

从文在外在压力下终结了自己的写作生涯转而研究历史文物。当然早期的批评文字中也有一些注意到了沈从文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并给予肯定。如最早对他进行评价的发表于1925年《晨报副刊》的《大学与学生》,称赞沈从文是“青年天才”文章写得“曲

[3]

,苏雪林的《沈从文论》认为折”“深刻”“感人”

“沈氏作品艺术好处第一是能创造一种特殊的风

[4]

。格。在鲁迅、茅盾、叶绍钧等系统之外另成一派”

刘西谓的《〈边城〉与〈八骏图〉》称赞沈从文是“一

[5]

。 个渐渐走向自觉艺术的小说家”

在受到文坛批判与关注的同时,沈从文进入文学史比起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要更有波折。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就评价沈从文为“乡土作家”,但沈从文却未

收稿日期:2017-01-2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桂教人〔2013〕9号)

作者简介:张晓霞(1976—),女,湖南湘乡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163 -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被列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三四十年代编写的文学史著不少,但将沈从文列入其中的却很少。其中介绍沈从文的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主要有出版于1936年的霍衣仙的《最近二十年中国新文学史纲》和出版于1943年的李一鸣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但是,因为文学史处于当下状态,对沈从文的评价也只是印象式的蜻蜓点水。

霍衣仙在《最近二十年中国新文学史纲》的第八章《二十年来之小说》对新文学最初的20年小说进行了扫描,他是这样介绍沈从文的:“沈从文初期靠投稿维持艰苦的生活,经他长期努力,在中国文坛上是少见的多产作家,初期多写青年人恋爱的心理,至近来除介绍湖南的地方风光外,间有社会问

[6]

霍衣仙对沈从文的评论文字不多,在题的成分。”

No.6.2017(Cumulatively,No.264)

度,但至40年代,文学史关于沈从文的书写状况并未有太大改善,关于沈从文的书写仍然关注度不够。除了我们提到的几部文学史外,其他的文学史提及沈从文的很少,即使提到也只寥寥几语。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的文学史著关于沈从文的评述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关注到沈从文的文学史著寥寥可数。二是文学史中沈从文给我们的最清晰的印象是“多产作家”,其他方面还只是模糊的感觉;关于沈从文的评价大都不过是只言片语,既缺乏热点问题探讨的聚焦,也不够系统全面。三是少有的评论考察视角单一,常带贬抑。但不管怎样,处于当下的沈从文书写具有历史的价值,为沈从文研究打下了基石。

二、沉没于文学史:“反动作家”

中国新文学经过时间的沉淀,在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发展成一门新学科,出现了一些相对系统成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在这几部代表性的著作中,沈从文要么以反面形象出现,要么被剔除出来。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部现代文学史。在第二编第八章《多样的小说》第三节《城市生活的面影》中以不多的几百字的篇幅对沈从文进行了介绍与评价。王著对沈从文的总体评价是“虽然产量极多,而空虚浮泛之病是难免的”。认为他早期写军队生活的作品“多是以趣味为中心的日常琐屑,并未深刻地写出兵士生活的情形。”后来以湘西地方色彩为背景的作品是在“有意鼓吹一种原始性的野的力量”,“故事加入了许多悬想的野蛮性,也脱离了它的社会性质”,而认为小说《月下小景》《阿丽思中国游记》是因为题材写穷了,只能“以文字的技巧来传达奇异哀艳而毫无社会

[8]。显然,王著对沈从文持批评贬抑的意义的故事”

态度。但王著在批评沈从文作品之余也难掩对他写作风格技巧方面的赞美之情:“他的文字自成一种风

[9]

格,句子简练……运用文学的能力是很强的。”

有限的篇幅内让大家初步了解到有关沈从文的三个信息:一是沈从文是个多产作家;二是沈从文写作的内容包括青年人恋爱心理和社会问题;三是文章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简短的几句话涉及创作内容与特色,但概括有余而阐述不足。

相比较于霍衣仙的有限篇幅,1943年,李一鸣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对沈从文的介绍要完整细致些。在此书中,著者把沈从文归入新月派来进行介绍与评述:“他是新月派的作家……但在新月派中,他总算比较前进的……他是一个努力而多产的作家……在他的笔下,湖南西南部的地方色彩很浓厚;他作品里的人物生动、可爱、朴实。他的描写技术不坏,造句也自有一种特色。但内容和思想好像空虚一点……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所以他不受

[7]

李一鸣除思想的表现,只求他的作品含有趣味。”

概述了沈从文小说的题材内容及所具有的地方特色外,还对沈从文小说的形式进行了积极正面的评价,肯定了沈从文小说人物塑造成功,描写造句有特色。但是,作者话锋一转,批评其思想内容的空虚,并且认为沈从文小说内容思想空虚的原因在于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创作主张。显然,李著对沈从文既有肯定也有批评,肯定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批评他小说的思想内容。相较于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史撰写,李著有关沈从文的评价吸收了当时评论界的思想或者至少是受到了当时评论界声音的影响。

从梳理中我们发现20世纪40年代关于沈从文的李著相较于20世纪30年代的霍著已加大了关注

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出版于1955年,丁著把沈从文放在第八章第三节“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从标题就能看出对沈从文的定调。丁著认为沈从文的小说虽然产量多,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作者的观念的化身。这是作

- 164 -

【文学研究】 初入·沉没·回归·闪耀

者的立场和创作态度决定的,从作者这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自始至终是坚决地站在资产阶级或封建阶级立场来认识现实的。所以他不能认识现实的美和丑、善和恶的真相,相反的,他常常歪曲了现实,颠倒了是非。这样,他所创造出来的人物,自然是和现实社会游离,而没有人物所属的阶级性,只是作者

[10]

。而对大家资产阶级或地主阶级观念中的人物”

几部文学史,都关注到了沈从文。其中唐弢版和钱理群版是此时期两部影响最大的文学史著,不得不重点提及。

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年版)在第十一章第五节“其他作家作品”以少量篇幅对被在此之前的某些新文学史认定为“反动作家”的沈从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积极评价。如称赞《边城》“优美动人,艺术上别具一格”,称赞“在他的小说中,也有一些描绘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的,偶或出现革

[12]

,给予沈从文正面评价。但接着作命者的形象 ”

者话锋一转,对沈从文作品进行了整体批评:“就沈从文创作的基本倾向而言,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即或接触到了,也加以冲淡调和。作家对于生活和笔下的人物采取旁观的、猎奇的态度;对于黑暗腐朽的旧社会,缺少愤怒,从而影响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缺少现实的社会意

[13]

显然,唐著关于沈从文的评价褒贬与共,但义。”

一致所肯定的沈从文写作技巧,丁著也作出了这样的评述:“至于技巧方面,作者是特别注意的……在字句的一些细微地方他也不肯放松,新奇灵活的句子,跳动简洁的文词,也很博得一些读者的赞赏,作者便用这些练字、造句和传奇式的趣味叙述,造成一个表面看来似乎很精莹的外壳,将他的地主阶级的观念世界表现出来,企图通过这些小技巧来麻痹

[11]

。如果说王著对沈从文的评论批评中还有读者”

肯定,在总的批评倾向中保留了对具体作品论述尤其是写作文体技巧上的客观肯定,那么丁易关于沈从文的评价则完全是以“反动”之帽串批评之词,即便是作者写作技巧上的一些努力也成了麻痹读者之企图。丁著不仅强化了对文学思想的政治定性,而且在对沈从文的具体作品进行评价时强化了政治分析力度,措辞严厉,政治批判色彩相当浓厚。

从王著的批评到丁著的毫不留情的怒骂,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史著给沈从文带上了“反动”“没落”的帽子。但不管怎样,至少让沈从文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而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新文学史越来越承担起政治批判的使命,在随后出版的几部文学史如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中,沈从文被完全剔除出来,之后的二三十年,沈从文沉没于文学史,沉没于文坛。

三、回归文学史:“文体作家”

“文革”后,随着思想的解放,文学史研究开始回归学术理性,沈从文以或长或短的篇幅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各大文学史著中,全面回归文学史。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1979版),田仲济、孙昌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年版),林志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80年版),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1984年版),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87版),冯光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1991年版)是当时有代表性的

批评是其总倾向。

值得关注的是,1984年,唐弢在三卷本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总体篇幅大幅缩减,由原来的三卷本缩减为一本,但关于沈从文的评价却由原来的一个段落变为大半节。沈从文出现在简本的第八章第四节“鲁彦、沈从文及其他作家的创作”,沈从文的名字出现在标题中,由此可见沈从文在此著中的分量比四年前重多了。在简本中虽然还是批评了沈从文作品孤立地写人物,时代色彩淡、社会意义挖掘不深、视野狭窄等,但认为沈从文在“努力弥补缺陷”,与四年前相比批评的语气已变弱了许多。而更多的是在褒赞沈从文的创作取材范围广泛,最有特色的是反映民族风情的作品,描写的各色人物栩栩如生,并且在此著中充分肯“是社会广阔的世态画”[14],

定了沈从文“文体作家”的称号,认为沈从文在表

[15]

。现手法上“逐步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

显然,《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虽然对沈从文褒贬与共,但主调是褒扬与肯定。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编写者的编写原则、文学标准也在变化。

1987年,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出版,是一部产生广泛影响的文学史著,对沈从文褒贬兼具,以褒扬为主,对其两类作品的阐释深刻而独特。钱著认为以《边城》为代表的作品叙述故乡人民的特异的“生命形式”,“抒发对家乡自然

- 165 -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美与人情美相融无间的感叹”,“这种民情的刻画,是寄托着京派作家一定的社会理想的”,“肤浅脱

[16]

;认为以《顾问官》《八骏离现实但又多么真诚”

No.6.2017(Cumulatively,No.264)

定为沈从文的代表作,全方位地肯定《边城》的思想艺术成就。“人性美”“人生理想”成为评价《边城》的关键词。如冯光廉、刘增人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史》(1991年)对《边城》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边城》“深深撼动人们心灵的,是由人物、风景、民俗、故事等和谐地整体地交融而成的人性魅力,一种审美的境界,即通常所谓‘边城’神

[19]

;叶雪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韵,或沈从文风格”教程》(1993年)认为“《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99年)称品”[20];

赞“《边城》是一颗晶莹圆润的艺术之珠,其人性程光美与艺术美珠玉生辉,达到高度的一致”[21];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2000年)认为《边城》具

[22];王泽龙、刘克宽主编的《中国有“人类学意义”

图》为代表的描写都市生活的作品具有“讽刺的尖刺”,“他的风俗批判即便没有左翼讽刺那般尖锐的政治解剖刀,却表现了人性的沉沦,具有丰厚的历史

[17]

。可见,钱著字里行间虽含着批评之词但更价值”

多的是褒扬的语气,给予沈从文两类作品充分的肯定。在最后,钱著从文学史价值的角度对沈从文进行了评价,认为“沈从文最主要的文学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成为这一时

[18]

,给了沈从文很高的期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评价,开始评定沈从文的文学史地位。

此时期关于沈从文的书写虽仍留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史写作的印记,但已突破了权力话语的强势控制。关于沈从文的评价主要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的评判,评价的标准仍然是“思想第一”,但已有了独特的分析与思考;关于沈从文的书写褒贬与共,但已冲破了政治定性的唯一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以贬为主转到以褒为主。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年版),田仲济、孙昌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年版),林志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80年版)以贬为主调,至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1984年版)、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87年版)、冯光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1991年版)以褒扬为主调;“文体作家”的称号已达成共识,显示了文学史写作走向客观理性。

四、闪耀文学史:“文学大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沈从文的论文数已超过3万篇,相关的专著也大量出版,随着沈从文研究的持续升温,沈从文在文学史著作中的地位有了显著上升,面目极大改观。在公认的权威性文学史著作中,沈从文一跃而进入中国现代一流作家之列,已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一样占有专章专节。此时期文学史著关于沈从文的评价摒弃了“政治标准第一”的书写原则,重新重视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和文学史著书写的独立品格。“文体作家”“边城”“文学史地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史家们的关注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著尤为关注并盛赞《边城》。几乎所有的文学史著都把《边城》界

现代文学》(2002年)认为“《边城》承载着作家的人生理想,也将沈从文风格推向更成熟的审美境

[23]

;除此之外,其他的文学史著如黄修己的《20界”

世纪中国文学史》(1998年),刘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2006年),乔以钢的《现代中国文学》(2009年)都盛赞《边城》的艺术美与人性美。

对《边城》为代表的作品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与肯定之后,对沈从文文学价值的重估,对沈从文文学史地位的重新定位就顺理成章了。黄修己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1998年)认为:“沈从文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24]

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99年)认为位。”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风格为京派小说的发展做出了

[25]

。王泽龙版认为“沈从文为中国现代乡重要贡献”

土小说,抒情小说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其影响是深

[26]

。程光炜版认为沈从文“创造了中国文坛一远的”

[27]

。刘勇版认为沈从文小说在中个‘乡下人’的神话”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在于对完美人性追求的执着性和独特性,并且认为“沈从文将发轫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抒情小说的文体大大推进了一步,影响

[28]。乔以钢版认为:“沈从文留了不少后来的作者”

给现代文学史的诗化小说与小说散文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影响不仅仅在于‘京派’,而且延到当代文学

[29]

。各家文学史著或从对京派的贡献,或乃至将来”

从对中国乡土小说、抒情小说的影响,或从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独特价值来确立沈从文的文学史地位。各家文学史著对沈从文作品的深挖与肯定以及

- 166 -

【文学研究】 初入·沉没·回归·闪耀

对他文学贡献的重估,最终确立了沈从文“大师级”的作家身份,确立了沈从文“闪耀”的文学史地位。

五、结语

由历时性的梳理我们发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形象多变,地位多变,几经沉浮。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多产作家”的形象步入文坛,至40年代末因政治原因退出文坛,因“反动作家”的帽子被尘封30年,至80年代的声名鹊起,而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被称誉为“大师级”作家;在文学史上经历了由“初入”“沉没”到“回归”“闪耀”的历程。

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沉浮给我们几点启示和思考:第一,一个作家能否进入文学史并能否经受时间的洗礼,一定与其本身的创作有关。只有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力量,才能吸引着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持续关注和反复解读。经典作品的文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情绪一定是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主流价值与审美情绪,这样的作品尽管可能经历或长或短的波折,但沉浮之后定会沉淀下来成为经典。第二,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与诸多因素有关。政治的因素、社会主流价值的因素、传播接受的因素等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会体现时代的烙印,影响着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文学史的写作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环境、史学观念等的影响,但不管如何变化,文学史的写作要坚守文学立场,坚定历史意识,坚持理性精神,这样的文学史著才具有文学史的价值。第三,浮沉多年的沈从文在今天已进入多元文化的研究视阈,对他的解读空间是宏阔的。即便是到了今天,沈从文及其作品的内涵远没有被挖掘透尽。近百年来的沈从文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还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未来关于沈从文的文学史书写还需要丰富多元,沈从文形象也才会更丰富立体。参考文献:

[1]韩侍桁.一个空虚的作者——评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J].文学生活,1931(1).

责任编辑:邓双霜

[2]郭沫若.斥反动文艺[J].大众文艺丛刊,1948(1).[3]唯刚.大学与学生[N].晨报副刊,1925-05-03.[4]苏雪林.沈从文论[J].文学,1934(3).[5]刘西谓.《边城》与《八骏图》[J].文学季刊,1935(3).

[6]霍衣仙.最近二十年中国新文学史纲[M].广州:北新书局,1936:90.

[7]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M].上海:世界书局,1943:95.

[8][9]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3:236.

[10][11]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289.

[12][1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二)[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79:280.

[14][15]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37;338.

[16][17][18]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21-322.

[19]冯光廉,刘增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39.

[20]叶雪芬,等.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49.

[21][25]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2;210.

[22][27]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0,228.

[23][26]王泽龙,刘克宽,等.中国现代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9.

[24]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344.

[28]刘勇.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8.

[29]乔以钢.现代中国文学(1898-1949)[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205.

- 16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