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的几点看法

2022-01-21 来源:榕意旅游网


基于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的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呢?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教师的教能够对学生真正产生实际的使用价值的原则,通过教师的教能够使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是针对现今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缺乏创造、注重知识、不注重实践等缺陷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语文教学要落到实处。通过语文教学要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爱学;又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之会学;还要能培养他们的全面素质,使之能学。如果语文教学真正实现了令学生“爱——会——能”的过程转变,那么我们认为这样的语文教学名副其实地落实了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二、怎样理解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

1.紧密联系生活,既“开源”又“导流”,是落实实用性原则的保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是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联系生活进行语文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由此可见,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实践证明: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才会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起来,才能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起来。中学生正处于幻想、好奇的年龄阶段,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和热爱,他们怎会不尽情地享受生活、体验生活呢?把语文教学置于广阔、深邃的生活中,一切生活素材就成了语文课的素材,一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这样,观看电视、电影是语文课,采访、社会调查是语文课,朗诵、演讲、文艺表演是语文课,故事会、主题班会、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也是语文课。这些特殊的语文课即会使学生真正认识语文与生活同在,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就是在感知语文、了解语文、运用语文。

2.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落实实用性原则的体现。语文课的实用,表现在它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任何实用的东西都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而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都要服务于社会的大多数;任何虚无缥缈、脱离实际社会的少数的东西,我们至少可以说它的实用价值不大,甚至可以说它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要求语文教学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作用。它是从全体学生现有的语文兴趣、语文基础和能力水平出发而实施的因材施教, 而不是针对个别同学、违背学生兴趣、超越学生接受能力而实施的不切实际的教学。

3.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是落实实用性原则的途径。 新的语文教学观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完成从知识传授到培养能力的转变,在教学主体的认定上完成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在教liV/sUOIGxYj67WSh8icaA==学形式上完成教到学的转变。根据这三个转变,语文教学要明确如下几点:(1)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语文教学要落实主体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语文教学要加大教法、学法的研究力度,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三、落实语文教学中实用性原则的具体做法

1.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备“实”课。教案是教师授课的蓝图。教案“实”否,决定着语文教学中实用性原则的落实与否,因此备课在落实语文教学实用性原则中尤其重要。教师要认真分析大纲,仔细钻研教材,达到精通课文内容、理解编者意图、了解各种知识轻重关系的程度,而后确立教学重点、难点。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仔细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结构,因为教学不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就会脱离实际,成为无本之木。教师备“实”课就是既要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既要精心设计、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手段,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只有真正备“实”了课,方可避免无效教学。

2.重视过程,强化训练,上“实”课。现今语文教学,老师习惯上常常把学生不能按照老师的设计顺序答出答案叫作不配合、不参与。这实际是只求结论不重视结论探讨过程的做法。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能力离不开学生参与,离不开求知实践。从这样的角度分析上述做法,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严重违背了实践论、认识论的规律。语文教学落实重视过程的同时,还要强化训练。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設语文课以训练之。”可见,语文课堂教学重在训练,训练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

3.放眼课外,学有所用,用有所学。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必定带来语文教学的失败。语文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体系的内容,它必须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家庭生活、联系学校生活,在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消化、理解、运用。生活是一切制作的源泉,语文作品的诞生也是源于生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教学要放眼课外、走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所用,并使他们在所用的同时感受到所学的贫乏和缺陷,认识学习语文存在的差距,以便为所用而努力学。

事实上只要本着落实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原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所有做法都是可取的,“教无定法”也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