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2023-01-09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五 台 山 研 究 莒 ,I 第 一上 五台山“清凉智慧"的佛学内涵及其禅学价值 蠢德 ro ∞ 期 、一 i"o 辛鹏宇 c九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摘要: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 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 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净4LZ,.・L"I、建 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五台山;文殊菩萨;清凉智慧;热恼;和谐;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 5)02—0040—04 一、“清凉智慧”的思想内涵 及境界与五台山五个台顶相关联。因为是文殊 菩萨道场的缘故,五台山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 1.圣地五台山,是清凉圣山 圣山,广受佛教徒的朝觐膜拜并屡屡形诸吟咏,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其五峰峰顶平坦如 有“清凉自是圣贤居,现有文殊领圣徒。”“五台 台而得“五台”名;又因气候寒冷,台顶终年积 山上清 国,山中尽是黄金色。重迭烟霞不见 雪而得“清凉”名。《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记 人,闻道文殊半天出。”《楚石梵琦禅师语录》: 载:“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以岁 “阎浮东北最清凉,此有文殊妙吉祥。”{31以上是 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名清凉。”[1l在 对文殊菩萨居清凉五台的直接描写,文殊菩萨 佛教中,清凉圣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已然与五台山融为一体,成为五台圣地的佛教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日:“东北有处,名清凉 文化核心与精神符号。 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 清凉五台山的清幽景致和佛教内涵深深地 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 吸引了世人。唐彦谦《游清凉寺》:“一尘不到心 在其中而演说法。” J这段经文记载了文殊菩萨 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本心不受六尘污染, 在清凉山为诸菩萨开示说法的盛况。唐代澄观 洞彻万物相有性空, t2,地本源清净,眼界清净不 国师进一步确立了文殊菩萨与五台山的关系, 染。这两句已经成为禅林中历久不衰、广为传 其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有言:“顶无林木, 诵的名句。 有如垒土之台,故日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 2.佛禅大智慧,是清凉智慧 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代表着 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 佛法的清凉。清凉,在佛教中往往与热恼对举, 浊之灾矣。”I11澄观以“五智”、“五眼”、“五部”、 指消除了热恼,复归于宁静的心理状态。世间 “五阴”、“五佛之冠”、“五髻”、“五乘”、“五浊” 的烦恼叫“热恼”,意为由于心理的痛苦,而躁热 等佛教概念为着眼点,将文殊菩萨的修行果位 烦恼。人来到世界上就伴随着生死之苦,再加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辛鹏字(1988一),女,吉林自山人,陕两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与文学。 上无法掌控自身命运得失,恒处于无常流变之 中,可谓众苦逼迫。《法华经・信解品》日:“以三 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I4]正是对众生心理 饱受热恼折磨的描述。佛教常用舍宅喻指色 身,火焰喻烦恼。火能烧毁一切草木,喻烦恼之 火能焚毁人的身心。众生受贪欲驱使而钻营奔 走,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又得陇望蜀,贪得无 厌;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也同样心生热恼,魂不 守舍。无论得到得不到,都不得安宁,无有出离 之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日:“譬如微火能烧 一切诸草木等,世间舍宅亦复如是。贪心求觅, 驰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于一切时,追 求无厌;若无所得,心生热恼,日夜追求。是故 世间一切舍宅,能生无量烦恼之火,为起贪心 恒无知足……以是因缘,一切诸佛说于三界名 为火宅。”_5】贪欲、不知足滋生无量的热恼之火, 使众生流转生死,不得解脱,整个世间遂变成 了一座岌岌可危的火宅。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应机设教,为解 决人生诸种困苦而设,《心经赞》日:“是故如来 应病设药。八万四千法门由此一一随其所应。” f 】佛法智慧如良药,对治世人的种种烦恼苦病。 红尘世问充满着热恼。而清凉智慧,正好可以 对治“热恼”:“除心热恼,使心清凉。回生死流, 趣涅粲道。”【2】智慧可消除热恼,使心灵清凉,最 终超越生死轮回的烦恼,达到圆满涅巢的至 境:“度脱众生,照除热恼,清凉柔软。” 热恼制 造三界火宅,智慧则可以建设清凉世界:“离诸 热恼恒清凉,住于解脱无碍地。”闭佛禅智慧如 船,能将众生从烦恼的、无明的、生死的热恼此 岸,渡到开悟的、超脱的、涅粲的清凉彼岸:“如 人夏热,遇水清凉。热恼有情,得闻如是甚深般 若波罗蜜多,必获清凉,离诸热恼。”m此岸世 界,人行于酷暑热浪之中,烈日当头,目眩神 迷,心智模糊;彼岸世界,甘露清冽,让行人重 获生命,身心清爽,焕然一新。这甘露清水便是 佛禅大智慧,导人进入清凉圣境。若想一直置 身清凉圣境,就需要修持禅定之心:“其心寂静 住三昧,究竟清凉无热恼。”[41清凉智慧,就是对 外境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热恼既尽,清 凉现前。分别不生,虚明自照。”[ 修持戒、定、慧 三学,对治贪、嗔、痴三毒,就可以获得清凉智 慧:“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 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 凉。”【41实现解脱,达到自在的境界,就是实现了 _一 总 清凉智慧:“是解脱中无有无常热恼变易,是故 第 -^ 解脱,名日常住不变清凉” 。熄灭妄心,就能达 c^) 期 到清凉圆满的境界:“息狂妄心,除苦恼热。获 、一 胜清凉,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智 c丌 慧、自在、圆满的境界,正是佛的境界,是文殊 菩萨的境界。文殊菩萨誉为七佛之师,所以文 殊菩萨的智慧代表着佛教的最高智慧。 世人困于烦恼中时,心里就渴求着得到清 凉智慧。王维《苦热》:“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 乐。”甘露门比喻佛陀的真理言教,得到了佛法 的甘露,热恼的心灵当下就得到了清凉的快 乐。施肩吾《夏日题方师院》:“火天无处买清 风,闷发时来人梵宫。只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 外是樊笼。”酷热之天,只有躲到法师的院子 里,才感到清风习习,透体清凉。这时再回首审 视平常生活的世界,宛如樊笼一般,桎梏人的 身心。李群玉《文殊院避暑》:“赤日黄埃满世 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 凉住雪山。”形象地说明了,尘世的炎热,激发 了诗人住到清凉胜境五台山沐浴佛法清凉智 慧的强烈愿望。 二、“清凉智慧”的禅学价值 1.红尘俗世中,修炼得清凉 《维摩诘经》经典名句:“火中生莲花,是可 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l(1J在红尘欲 望中参禅,确实是像火里莲花那样希有难得。 这是因为:“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 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得一念清 凉?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1山水佛寺, 远离尘世纷扰,可借境以修身养性。而身处红 尘的名涛利浪之中,时刻面临着种种诱惑,能 持之以恒的修行就更难能可贵了。正因为如 此,不论是诗家,还是禅客,修炼出清凉智慧已 成为充满期盼的向往。白居易《夏日与闲禅师 林下避暑》:“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 同。”世间的烦恼,渐渐地随着杂念消除殆尽, 诗人慢慢地也像修行者一样,感受到佛法的清 凉智慧。顾况《行路难》其二:“岂知灌顶有醍 蠢曩曩曩曝曩 l 台 山 研 醐,能使清凉头不热”,佛法智慧如醍醐灌顶, 解了,心理就会祥和。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 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静,就会散热; 究 ,~ 总 能使人除却燥热、心里清凉。贯休《偶作五首》 其五:“吾有清凉山上雪,天上人间常皎洁。茫 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文殊智慧清 第 螽德 隧警 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又《消暑》诗: J (^) 期 凉光明,能拯救世人脱离欲望的火海。《大慧禅 ’一 师语录》卷八:“红炉焰上雪华飞,一点清凉除 cn 热恼。”rl2]禅宗用“红炉片雪”形容顿悟的境界, 片雪投入彤红的炉中,立刻融化,象征清凉智 慧显现,当下消除一切执着和热恼。三界犹如 火宅,众苦煎迫,红尘中人尤其渴望清凉净土, 《为霖道霈禅师餐香录》日:“三界炎炎真火宅, 是谁猛省觅清凉?” 《憨山老人梦游集》言:“三 毒焰炽,五热周章。孰能药石,顿使清凉?”f 喷 嗔痴三毒是造成一切烦恼的根本,修习佛法对 治三毒,方能熄灭熊熊欲火,得到佛法的清凉。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诗歌是杜荀鹤的《题悟空 上人院》: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林荫房廊。安禅 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j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林荫房廊。”三 伏酷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禅师披着袈裟, 在禅房用功打坐,并没有因为天气酷热就简单 随便。禅师在其中打坐的禅房是怎样的情况 呢?它完全暴露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没有松竹 的荫凉来遮盖房檐,以挡住炎热的侵袭,换了 一般人早就坐立不安了。而禅师却能在火炉似 的房子里安然禅坐,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 从容,何等的自在!“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 头火自凉。”虽然房子里暴热,禅师威仪具足、 神态安祥地在里面打坐,一点也没有炎热的感 觉。诗人由衷地生起了钦佩赞叹之情:由此看 来,安禅打坐,并不一定需要到山水清凉的地 方去才能成功。参禅之人,不要一味强调外界 的条件和环境。只要灭掉了心中的欲火,没有 任何杂念妄想,纵然是在酷热的环境里,仍然 能心如止水,有置身清凉世界的感受。 诗中的“灭却心头”,就是灭掉心中相对立 的观念。贫与富、尊与卑、多与少、冷与热。把这 些相对的观念(“心头”)灭掉之后,当下就有透 体的清凉。“火”指世俗的烦恼。逃避烦恼并不 能解决问题,只有深入烦恼中,才能证成对烦 恼的觉悟。苦乐是心理现象,将苦乐的对立化 心空,就会得到清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 在禅的境界里,甚至连对清凉和炎热(热 恼)的分别也不能执着:“君勿爱清凉,清凉如 火如沸汤。君勿恶炎热,炎热如冰如积雪。”㈣在 禅者的眼中,了无冷热的分别:“六月炎炎如火 聚,寂然不动于中住,炎炎火聚却清凉,清凉却 是炎炎处。”㈣为什么说清凉之处就是烈火炎炎 处呢?这是因为烦恼和解脱不二:“尘劳解脱, 果一物乎,果二物乎?一则热恼之与清凉不同, 二之则舍热恼而求清凉,譬如离波求水,安可 得哉?”ll2味代克勤禅师颂洞山无寒暑公案也印 证了“烦恼和解脱不二”的义理:僧问寒暑到来 如何回避,洞山说:“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问 如何是无寒暑处,洞山说:“寒时寒杀阁黎,热 时热杀闭黎!”fJ 寒暑喻指烦恼,洞山提示学人 深入寒暑之中,悟透烦恼的缘起空性,在烦恼 中证成觉悟。烦恼即菩提,这才是般若智慧的 不二法门,圆融之境。 2.真正的清凉,在人的心里 红尘中人一方面对清凉智慧充满了向往, 一方面又因种种世俗牵绊,尘缘未了,不可能 一直栖身其中,所以当偶尔与清凉智慧邂逅 时,就往往生起无穷的慨叹。钱起《题精舍寺》 开篇说,“胜景不易遇,入门神顿清。”收柬说: “何时来此地,摆落世间情。”典型地反映了士 大夫的生存状态:佛教圣地令人心顿生清凉。 但世人忙于俗务,何时才能一直在这里盘桓? 姚合《过无可上人院》:“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 逢。”修行人清除了烦恼,而尘世中人也因参访 上人院而暂得清凉。诗的结句说:“自想归时 路,尘埃复几重?”可见这种清凉的时光是何其 的短暂,他们很快又要回到一重又一重的红尘 俗世中了。 那么,是不是只有在五台山、清凉山,在佛 门圣地,才能得到这份清凉呢?唐代赵州大师 准备参访五台山时,有~老僧赠给他四句诗: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杖策礼清凉?云中 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其诗意说,什么地方的青山不是修行的道 场?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前往五台山才得 到清凉?纵然你看到了文殊菩萨骑着金毛狮子 在祥云中显现,用佛法的正眼来观照,也只是 菩萨的显化而已,千万不可执着于外相。 在禅宗中,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向万里无 寸草处去”_l7I'修到没有任何烦恼的境界。但当 有学人问如何修炼到这个境界时,禅师的回答 是:“出门便是草。”只要一出眼耳鼻身意的感 官之门,到处都是草(烦恼),你又向何处寻找 清凉圣境以躲避呢?真正无寸草的地方,只能 在修行人的心里。这就是陶渊明的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 远地自偏。 在人境世俗之中,纤尘不染,心地清净;在 车马喧闹之中,以心转境,定力深厚,如此才能 达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安闲 境。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也说: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 清凉山?”确实,但得心中无热恼,处处皆是清 凉山。 什么是清凉寺、五台山?“无念清凉寺,蕴 空真五台。”ll51没有杂念,就是清凉寺;五蕴皆 空,就是五台山。“一夏三个月,赫日炎炎。全身 放下,便是清凉国。”【31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 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所清凉宝殿、清凉佛国: “诸人分上,各有一所清凉宝殿。六门虚豁,八 窗玲珑。熏风拂拂来无时,畏日炎炎曾不到。” 世间如火宅,世间亦净土。苦恼的烦热的就是 火宅,清凉的智慧的就是净土。心可以是火宅, 烈火炽盛;也可以是净土,处处莲开。一切境 一总第12∞期一2015.2 螽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妄想不生,则烦恼 空。身心忽空,则一切烦恼,当下消灭,应念即 入清凉极乐国矣。”[91烦恼杂念消除时,当下即 是清凉胜境。 清凉智慧的禅学价值对现代社会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的普遍心理特征就是 “热恼”。用佛法的清凉智慧,消除热恼,我们社 会就会更加地和谐、美好、庄严。祈愿每个众 生,心里都永远有这样的圣境,都能安住在美 好的清凉世界里。 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35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2]大正藏(第lO册)f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3]续藏经(第71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4j大正藏(第9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5]大正藏(第3册)I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6]大正藏(第33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7]大正藏(第7册)f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8]续藏经(第64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9]大正藏(第l2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O]大正藏(第85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 1]续藏经(第73册)【M1.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2]大正藏(第44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3]续藏经(第72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4]续藏经(第47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5]续藏经(第69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6]续藏经(第8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7][宋]绍隆等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I8).大正藏 (第47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18]续藏经(第70册)[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镥 隧 目目墨目目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