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际会计协调研究综述论文

2022-05-08 来源:榕意旅游网
国际会计协调研究综述论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强,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国际会计协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外对国际会计协调的研究状况,理清当前国际会计协调存在的诺干问题,从而为国际会计协调的研究提供进一步深入的理论起点和理论支持。

一、国际会计协调概述

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在一个各国比较能接受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下,推行能使各国理解的较为统一的会计实务,尤其是有关会计揭示、计量方法及单位等方面的实务,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其核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逐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协调、标准、统一。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逐渐出现了局部性和地区性的会计之间共同协调的趋势和局部性会计国际协调的趋势。Peter在其1994年出版的《国际会计》中说会计国际协调的提出始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需要。随着需要进行协调范围的扩大和协调力度的加强,即产生了许多以从事会计准则协调活动为中心的组织机构,此外,一部分国际性的经济组织也在为推动国际会计协调工作的进展而努力。例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会计师国际研究组织(AISO)、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O)等等。

当前,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国际或地方性的政府间组织在协调拟定统一会计规则后,以政府间的协议或立法的形式责成各成员国遵守。二是由地区性或国际性的会计职业组织制定和发表指导性的会计准则文告,供各国选择采用。三是金融证券等领域里的国际或地区性组织为促使国际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采取一定的措施,推行有关的国际会计准则,以使国际投资和信贷决策的制定者获得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会计信息。 2、国内研究综述

会计协调不仅是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同时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一个持续了较长时间的热门话题。研究的问题和结论主要包括:(1)对我国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并存的合理性说明。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国际化是潮流,但中国特色不能放弃。(2)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政策走向的研究。主流的看法是需分阶段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如只要有条件,中国会计准则能向IAS推进一点就推进一点。在制定过程中,我们将从实际情况出发,继续借鉴IAS。(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结果评估。中国的会计准则正在进行有规则的转变,财政部在制定中国会计准则时参考了IAS,有时与美国会计准则趋同。但是,中国会计准则与IAS仍然存在系统性差异,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报告的收益比按照IAS报告的收益平均高出20%一30%。即使在1998年新的《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实施以后,也没有证据证明它消除或大大缩小了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与按照IAS报告的收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我

国还缺乏足够的支持条件、高质量的审计以及对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的监控。

由于对会计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化问题的认识不同,2003年上半年,我国发生了会计“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争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执行本国会计标准,既是为了与其法律体系相适应,同时也是维护本国主权和利益的一种体现,因而,不能片面追求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要将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东西作为中国特色继续保留,而应当更多的参考国际经验,更多地向国际准则靠拢,即会计准则应当尽快国际化。

三、总结

对于国际会计协调方面的研究,总体上是合理的,但仍然存在着某些局限,具体分析如下: (一) 对现象解释不足

例如在许多文献中发现,境内外会计差异在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施行后并未如预期那样减小,反而在99年达到历史峰值,但许多研究都只是描述了现象,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者就只是原则性地推论为是准则自身并未协调或审计差异所致。究竟在会计改革后,差异不减反增的原因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 样本具有一定局限性

国内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其所选择的样本期间较早,很多研究都是采用92-97年间的数据,而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施行后, 很多项目发生了变化,基于以前的数据而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在情况变化后,还一样适用。此外,2001年后放宽了对B股市场的限制,国内投资者只要持有合法外汇,也一样可以进行B股投资,所以在2001年前后,B股市场的流通性及投资者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基于2001年以后的数据进行的研究会更有意义。 (三) 时序比较不具有意义

在分析比较不同年度数据时,有必要思考这种时序比较是否有意义。当某一年度的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变化前后年度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由于这种时序比较存在的内在局限,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研究结论也是缺乏严谨性和可靠性的。 (四) 研究方法上有待改进

在国内两篇研究会计标准和会计协调的文献中,比较不同准则下的会计信息含量时,均是在引用模型得出回归结果后就直接比较回归系数的大小,可是在会计盈余变量前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或相关甚小的情况下,这样直接比较大小似乎欠准确。

感谢您的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