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逝水年华》
的人物塑造艺术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班102062008045马林青《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现代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小说的终结和现代小说的兴起,是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分水岭。在这部以创新著称的小说中,普鲁斯特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小说写作艺术,为文学艺术创作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被法国评论家莫洛亚誉为“逆向式的哥白尼革命”,人重新成为宇宙的中心,成为小说的核心和重点。这部长达300余万字的小说巨著迄今仍然是人类文学史上不朽的宝藏,它带给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小说从主人公回忆自己的生平开始,情思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展现了那个背生活表象掩盖的遗忘世界——心灵世界。整部小说没有激动人心的故事,也没有传统小说的高潮和结局,有的只是主人公行云如流水般的回忆,酣畅淋漓的思维和丰富复杂的情感。然而他带给读者的震撼却非同一般。普鲁斯特让我们品味到的是一种感受到的生命,一种超乎时间的真实。这也是这部小说的深刻主题所在:让超乎时间之外的记忆追寻并找回那似乎已经失去但其实不过是被遗忘所掩盖的时间和生命。
然而,这仅仅是普鲁斯特给人们的一种感悟,那么他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悟的呢?我就不得不要说一下作者在人物构思上的匠心独运了。
《追忆逝水年华》中的人物形象与传统小说的人物形象相比,是截然不同的,表现了现代作家对人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新颖”,“别致”为这部小说形象的一大特色。
在人物的描写上,普鲁斯特突出了时空的整体性,追求的是一种“空间心理分析”。他认为,人物的个性塑造不可能通过平面分析来完成,人物的个性是由大量的印象积累起来的,这种印象不仅来自人物与他人的交往,也来自他人与他人交往之间对该人物所作出的评价以及该人物留存在他人记忆中的形象,这些印象横跨巨大的时空间距,散落在许多人的意识之中,而且大多以某种模糊的、多面的、复杂的和想象的面目出现。与传统人物塑造相对照,普鲁斯特的人物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1 / 4
人物无确定的原型: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几个乃至十几个生活中的人的集合体。普鲁斯特的观点是:一部作品中的个性,不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都是用“大量的印象塑造起来的,它们取自许多少女、许多教堂、许多奏鸣曲,用于构成一个少女,一座教堂,一首奏鸣曲。”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有关叙述者的。由于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而且作品中的故事与普鲁斯特本人的经历有颇多的相似之处,于是许多读者就将这一“我”等同于普鲁斯特本人认为《追忆似水年华》是日记、自传或者是自传体小说,其实不是。
人物是显现的,而不是直接描绘或速写的:人物在亮相之前大都经由他人的对话为其出场作备,或者说首先出场的是人物的名字而不是他本人,比如,阿尔贝蒂娜首次出现在叙述者的朋友对她的议论中。不管最初的评语多不准确,未来的人物形象正是在这些风言风语中形成的。然后读者欣赏到的是出现在多种不同场合的人物瞬间描写,它可能是有关人物的面部印象,也可能是有关人物的服饰或背景印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印象描述必定与叙述者的视角完全一致;几乎所有的叙述都局限于叙述者本人的直观印象,其中不附带任何解释。比如,对于女性,普鲁斯特特别喜欢让叙述者感受她的目光和微笑之美,当然由服饰引发的诗意美也是频繁可见的。伯爵夫人“星星般灿烂的目光”,奥丽阿娜的眼睛“发蓝,像一朵长春花”。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姿势,普鲁斯特对这些姿势从不附加任何解释,他要让这些姿势自己说话。比如,塑造一位同性恋者,他会让该人物挑选草莓时,优雅地一笑,撅嘴扭腰。不用再附加任何提示,读者自然明白了一切。
人物是立体的,未完成的:读者在长达7卷的作品中自始至终都可以瞥见作品主要人物的身影,每次都可能对人物的变化感到惊讶,或者获得一些对某些人物印象的更正,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叙述者由于各种原因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通过人物的多次重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然而,读者很可能依然无法概括出该人物的完整的个性,就像对现实中的自己或朋友一样。
人物的塑造是想象性的:比如,在《重现的时光》中“我”是这样回忆起往日的女伴的“我又回忆起往日的希尔贝特。我简直可以画出太阳照在山楂花下的四边形光线,小姑娘拿在手里的铲子,以及在远处盯着我看的目光。”类似的描
2 / 4
写不胜枚举,普鲁斯特追求的是人物塑造中的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其结果是,这一瞬间的印象在读者记忆的幻象中形成一幅明亮而清晰画面,永久地印刻在记忆的画板上。法国批评家塔迪埃的评语精确地概括了普鲁斯特这一方面的创作风格,他说,普鲁斯特让人物周围的适宜空间将人物与想象连接起来。
作者正是这样在美的幻觉中使人物达到图像的完整。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并不像传统作家那样在作品中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既不是类型人物,也不是性格人物,而是由一系列印象构成的多面体,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明人物的性格和特征。用印象迭加式的方法塑造圆形人物,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圆形人物的性格是丰富多彩的、复杂的,性格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小说中圆形人物随着作品情节的运动而不断地展现其性格的多样性,人物是立体的,不可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对其性格进行概括和总结。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塑造的绝大部分人物形象,都是圆形人物,但在描绘、塑造人物形象时,普鲁斯特却与传统的经典作家不同,表现出独特的创新。普鲁斯特从不直接描绘人物,他总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印象来塑造人物。不同人物对同一人物印象的迭加,构成了这个人物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他写的是对人物的反映,而不是人物本身。在他的笔下正是这种印象迭加式塑造人物的方法,决定了他塑造的人物多是圆形人物。“与传统小说家笔下性格鲜明的人物不同,普鲁斯特的人物无法用一个概念来定义”。《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斯万、弗朗索瓦丝等人,都是性格复杂、心理矛盾的综合体,我们既不能说斯万爱慕虚荣,因为他从不夸耀自己显赫的朋友;也不能说弗朗索瓦丝残忍,因为她会为一点苦难而伤心落泪。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总是用各种印象来展示人物性格心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由读者自己通过自始至终的各种印象来形成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他从不把自己关于人物的看法评价告知读者,这就形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人物心理、性格的开放性。“普鲁斯特的人物似乎是由一种不同的实质所构成。思想、梦幻和信息就是他们的一部分。人们成长到充分的高度,他们的行动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如果我们要寻求某种指导,来帮助我们把他们放到宇宙的适当位
3 / 4
置,我们消极地发现:并无此种指导。或许同情比干涉更有价值,理解比判断更有意义。
除了运用印象迭加的方式塑造人物外,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还经常运用幽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所谓幽默,即模仿要嘲笑的人或物,把它们再现出来,但并不是按照它们的原貌,而是对它们略加歪曲。普鲁斯在小说的许多地方,对许多人物运用幽默的手法来塑造,这并非出自作者对人物的憎恶、诽谤,而是用人物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这些人物是无害的,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幽默滑稽的部分,不过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幽默滑稽的言行和思想,在我们身上或许也存在,只是没有将其放大特写出来,因此,我们丝毫也感不到。对这些思想,作者并未加以讽刺,只是把它们模仿出来,让我们看看人性中幽默诙谐的一面。如爱说俏皮话的戈达尔大夫。他所说的俏皮话并非那么合适于当时的场面,有时显得生硬、突兀,但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俏皮话,却让戈达尔大夫这个人物具有了一定的喜剧效果。如果他的每句俏皮话都讲得恰到好处,那么戈达尔大夫给人的印象就不是幽默诙谐,而是聪明、机智、富有智慧。这样的话,远远达不到不善于随机应变的戈达尔大夫所说生硬俏皮话的喜剧效果。作者对戈达尔大夫的模仿是善意的,因为戈达尔大夫本人在小说中是一个很出众的外科大夫,他对周围人并不含有恶意。
幽默手法的运用,冲淡了带走一切的时间给予人的悲哀,人们在体验着一个个在我们面前转瞬即逝的人物带给人的悲哀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中还有喜剧性的一面。运用幽默来塑造人物,营造气氛,是作者在冬日里给我们带来的一抹阳光,让我们感觉到在这令人悲哀的世界上,毕竟还存在着让我们开心一笑的人与事。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