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
艺标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工程。
2 施工准备 原材料要求
水泥:宜采用级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4cm,含泥量不大于2%。 水:宜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工机具 机具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插入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 施工工具
铁锹(尖、平头)、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磅秤、线坠、手推车、钢卷尺等。 作业条件
基础定位放线、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蔽手续。 安装的模板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形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蔽手续。
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检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和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摸。 作业人员
主要作业人员:混凝土工、运转工、壮工。
已经过专业安全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清 理 预埋件混凝土混凝土振混凝土养 操作工艺 清理
混凝土混凝土
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湿润,表面不得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洒水湿润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预埋件及螺栓套的固定
对小型预埋螺栓,下部用钢筋框固定并与基础内钢筋焊接,上口用架管固定。对带有定位板的大型螺栓,下部设钢筋马凳或用架管支撑,保证支撑的刚度、稳定型。预留孔一般采用方木留设;对深度大于1m的螺栓孔,应用铁皮制孔或直接预埋钢管留设。对承受同一机构的设备基础群(如罐基础、塔基础、火炬基础等),应对称设置沉降观测点。 混凝土拌制
后台要认真按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次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和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并测其坍落度,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雨期施工时,要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以此调整用水量。冬期施工时,骨料中不得含有冰雪冻块。钢筋混凝土内掺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且不得采用蒸气养护。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若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振捣密实。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成型,不允许留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埋件、管道和预留孔洞有无走动情况,四周混凝土应均匀上升;同时避免碰撞,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用木抹搓平。 施工缝留置
设备基础浇筑时,如因突然性停水、停电、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生故障、运输道路等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的留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250mm,并且不小于五倍螺栓直径;伸入相邻基础块体的钢筋必须留出。 150~200mm处,或能包住螺栓1/3L或3/4L(L-地脚螺栓埋入深度)以上部位,或基础底板与上部块体或沟槽交界处,可留水平施工缝。 1。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好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期不少于7天。 冬季施工
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得有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损失等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严禁使用有冻结现象的混凝土。罐车必须装上保温套,
遇下雪天气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模板上的冰、雪清理干净。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混凝土泵体料斗、塔吊吊斗、混凝土泵管上包裹阻燃草帘被。
入模温度的控制:塔吊浇筑时每车首吊、末吊、中间吊各测一次;地泵浇筑时每车测一次,用小桶在吊斗下、泵管端部接混凝土测温。测定数据填入冬期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表。
混凝土养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蓄热法养护和综合蓄热法养护等方法。可采用塑料薄膜加盖保温草帘养护,防止受冻并控制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综合蓄热法即采用少量防冻剂与蓄热保温相结合。 4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原材料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混凝土搅拌及浇灌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
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原材料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 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
过40mm。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3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混凝土施工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1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
性能确定;
3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4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
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允许偏差项目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项次 项 目 检验方法 (mm) 基础 15 1 轴线位置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2 垂直度 层高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3 4 5 6 7 标高 基础截面尺寸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 预埋设施中心预埋螺栓 线位置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0 +8,—5 8 10 5 5 1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用2米靠尺和塞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序关键控制控 制 措 施 号 点 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振捣密实。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应一次成型,不允许留施工缝 1 施工缝 设备基础的浇灌,如因突然性停水、停电、混凝土搅拌设备发生故障、运输道路等原因必须留设施工缝时,施工缝的留设必须符合规定 振捣混凝土要避免振动地脚螺栓和固定架,当浇筑到地脚螺预埋地脚2 栓长度的三分之上时,应对主要螺栓中心线进行一次复查,发螺栓 现走动,应及时纠正,以保证螺栓中心线标高正确 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使中部的混凝土略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以便使经振捣产生的泌水从四周侧模板缝隙、孔洞中渗出3 泌水 或排出,以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量浮浆,损害各层之间的粘结力,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影响混凝土质量 质量记录
水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试报告 石子试验报告 砂试验报告
预埋螺栓质量证明书
掺合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
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产品说明书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螺栓位置偏差
地脚螺栓利用木横梁固定在模板上口,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上升速度,使两边均匀上升,不使模板上口位移,以免造成螺栓位置偏差。当螺栓固定在细
长的钢筋骨架上时,要求钢筋骨架不下沉变位;地脚螺栓丝扣部分应预先涂黄油,用塑料布包好,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沾上水泥浆或碰坏。 裂缝
浇筑设备基础混凝土时,由于凝结过程中水泥会散发出大量的水化热,因而形成内外温度差较大,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掺加缓凝剂;选用合适的砂石级配,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使水化热相应降低;尽量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孔洞
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预防孔洞要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蜂窝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拌合均匀 ,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按相关规范执行。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缝隙夹层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清除。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6 成品保护
要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上时,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上部施工。 在混凝土上运输时,应保护好设备管线,不得碰撞损坏。
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方案。 6.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碰撞各种管线、模板、预埋件等及现场设施等。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中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作业活危险源 控 制 措 施 号 动 基坑内深基础施工时,基坑应有足够坡度或支设挡土1 塌方 施工 板,上口避免剧烈震动,并不得堆放重物,以免塌方 高处作高空坠遇有恶劣天气(如风力大于6级以上),影响安全2 业 落 施工时,禁止高层框架上的设备基础施工
4 施工机械 机械伤害、触电 5 施工用电 触电 5 混凝土振捣 触电 施工机具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机具运转时,施工人员严禁靠近触摸,防止伤人 雨、雪天施工时,应注意对带电施工机具的保护,防止受潮、短路,必要时应搭设防雨棚等 施工用电,要认真执行三相五线用电制,每台用电设备,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的保护原则,严禁“一闸多用” 对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可靠性要定期检查,并做好管理台帐记录 现场施工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包括施工用电缆、闸箱等,防止电缆老化、脱皮、闸箱漏雨,开关破损等安全隐患的存在,对有问题的电缆配电箱,开关等应及时进行更换和维护 使用前检查电缆,电缆延长线采用具有漏电开关的电缆盘 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序号 作业活动 控制措施 素 使用现场搅拌时设沉淀池,清污分流,施工污水混凝土搅1 污水 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需要向施工区外排放时必拌 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方可外排 建筑垃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严禁将垃圾随意堆放或抛2 现场清理 圾 撒 砂石堆放成方,散装水泥要封闭或覆盖,不得露3 材料堆放 粉尘 天存放 施工现场应设立合格的卫生环保设施,严禁随处4 现场施工 垃圾 大小便 施工现场使用或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油措施,严禁将机油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壤污染。清修5 机械使用 废油 机械时,废弃的棉丝(布)等应集中回收,严禁随意丢弃或燃烧处理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