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文章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赏析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2.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3.深刻理解“拿来主义”的精髓,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鉴赏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特色,透悟“拿来主义”的旨意。 教学难点:
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课前预习(印发导学资料,内容略。) 一、导语设计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德、英等当代海军强国购买军舰,打造了一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威海以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敌舰的“战绩”全军覆灭。今天,通过对苏27战斗机的改装,我们拥有了歼11,性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壮大了我国的空军力量。同样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个以失败告终,一个却大获成功。两种“拿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悬殊?相信我们今天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答案会了然于胸。 二、探究与发现——研读标题
提问:本文的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标题隐含了哪些问题? 明确: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标题告诉我们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研读标题,我们应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三、阅读与分析——把握结构思路
1.提问:文章的前6段,除去第5段外,作者提到了哪几种“主义”?这几种“主义”的表现是什么?实行这些“主义”有什么样的后果?作者对这几种
1 / 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2课时)
“主义”分别持什么态度?学生分小组阅读该部分,合作讨论完成表格。各小组发言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2.总结提问:综合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对国际交流中的几种错误做法作批判。那么第5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内涵。 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自己独立思考,有主见;有辨别力,有眼光;自主选择,自己行动。)
4.点拨指导: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先对错误的观点作了批驳,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结构。
5.教师朗读第8自然段,并请学生听读时注意思考:第8段没有谈关于文化的问题,却提到一所大宅子,这所大宅子实际上是比喻什么? 明确:比喻文化遗产。
6.提问:第8段刻画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人?他们的态度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作者对这些态度的看法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各小组发言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7.总结上一环节并提问: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的做法是怎样的?用文中最概括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占有,挑选。
8.第9段这句话确切、精练,但过于抽象。作者接着再次用比喻手法论证了“拿来主义”的内涵。请学生朗读第9段,然后小组合作,筛选文中信息并讨论作者是如何论证的,完成表格。各小组呈现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表格略。)
9.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提问:想一想这段的5句话分别回答了什么问题。 明确:①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何在? 10.总结点拨,全文结构(多媒体展示)如下:
第一部分(第1~7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提
2 / 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2课时)
出拿来主义的观点。(先破后立)
第二部分(第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先破后立)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阅读与理解——鉴赏论证艺术
1.提问:尽管全文是在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归纳文章在说理的时候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学生分小组研读课文,谈感受,自由发言。然后各小组推荐人选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点拨启发:如果将第8段内容改写为“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拿来’!害怕继承、拒绝借鉴是逃避主义,盲目排斥、全盘否定是虚无主义,完全接受、全盘西化是投降主义,这些态度都是错误的”,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多媒体展示)
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第8段和第9段都形象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同时,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但还分析了“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这种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第3段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
本文的论证艺术总结如下:
(1)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2)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
3 / 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2课时)
2.学生活动:请组织语言,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网络不是毒”的观点。 五、阅读与品味——鉴赏语言特点
教师示范赏析一个语言运用的例子,然后请学生选取自己感觉最有意味的句子加以品味,说说这个句子的妙处。学生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示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卖国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
教师小结:讽刺辛辣,妙趣横生,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这就是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展现。这样强烈的感染力,来源于鲁迅先生对国家民族的赤心热肠,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透过跳脱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先生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六、拓展与运用——文章思想的现实意义
1.教师总结: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透过烦琐事物的表象揭示其深刻的本质,更在于他所揭示的这种本质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有幸拥有了一位犀利睿智的伟人,也得以留存这样一篇至今仍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的指导性文章。回忆课堂开始我们比较的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中国引进苏联战斗机的事例,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辟论断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有着怎样的意义。处在高度开放、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的时代,作为承载着继承与创造重任的青年人,更应懂得智慧地“拿来”。 2.请从下面列举的现实事例中任选一例,用300字的篇幅从“拿来主义”角度作一下分析。(多媒体展示) A.尼美舒利事件。
B.于丹的签售现场,反对者穿上“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搅场。 C.孔子学院开遍世界。
D.中国人喜欢过“洋节”,“情人节”打败“七夕节”,“圣诞节”火过“国庆节”。
E.中国跳水队、排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一批教练到海外执教。
4 / 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2课时)
思路解说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且语言精深,言近旨远。作为对议论文接触量本来不多而且阅读兴趣大多停留在娱乐性较强的浅层次读物的高中生来说,要能真正走进文章、读透领会这篇内涵丰富的经典杂文的精髓,确实有相当难度。但是对于正处于文学鉴赏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提升形成关键期的高中生来说,利用好文化巨人的经典篇目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又是难得的机会。所以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能力就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该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上力求精细,从课前预习导学案到课堂行进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对整篇文章的解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让学生能较为全面地获取文章的各类营养。
教学方法上突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以小组合作、研读文本、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言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味,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分析评判,升级思维品质。问题的设计基本遵循了难易结合的原则。对一些学生第一次接触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的知识,如论证结构、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的基本概念,采用了讲授法,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作为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课文还承担着为后面篇目的学习开路的重任,所以在能力培养方面,力求让学生在阅读议论文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语文应用能力、高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落实。 (张文素 河北正定中学;050800) 教学反思: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这一教学设计因为太过关注“设计”而让整个课堂欠缺了自然生成的灵动。在教学中,完全遵从教材的教学是稳妥的,但也是拘谨的,只有敢于突破,敢于突破教材的“设计”,敢于突破自我的“设计”,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机。当然,如何能精心设计而又不唯“设计”而动,如何化难为易、简约而不简单,如何“扩大”简易教学程序的适用范围和功效,如何让学生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将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长久的问题和考验。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