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检测试题2

2021-11-18 来源:榕意旅游网
福建省仙游私立一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固时俗之工巧兮, 。 (屈原《离骚》) (2)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 兰亭集序》 )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 赤壁赋》 )

(5)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傅青主善书画 [清]徐 珂

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①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

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②,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濯,遣人送归。

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僧谂③某与傅善,啖④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

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⑤此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

(注)①重违:难违。②帙: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啖:利诱。⑤刓:剜,挖。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俟月上东向 俟:等待 . B.遂掷笔搓纸而辍 辍:停止 . C.丐书庵额 丐:给予 . D.傅睨之而笑 睨:斜视 .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组是(3分) A.①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 ②孺子败吾清兴,奈何 B.①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 ②以僧无行,不许

C.①舞蹈踊跃,其状若狂 ②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D.①屡书,屡自拉弃之 ②遽索纸,纵笔为之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后来却因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无果。

B.傅青主对创作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

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

5.断句和翻译。(6分)

(1)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3分)

一 日 傅 偶 过 庵 前 讶 额 署 己 款 笔 意 确 是 注 视 之 沉思 良 久 忽 忆 前 为 甲 书 屏 中 有 此 三 字 始 悟 为 甲 所 卖 遂 与 绝 交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①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②。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①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官至礼部尚书,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后借故辞官归隐。②风流:美好的风光。

(1)有人评价这首元曲“一‘愁’笼罩全曲”,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愁”的。(3分)

(2)这首元曲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1)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2分)

①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欧也妮签署了一份 的文书,从而把全部家产总揽在自己手里。(《欧也妮与葛朗台》)

②玛丝洛娃认识了一个叫 (人名)的政治犯,她意识到必须在他和聂赫留朵夫之间做选择。(《复活》)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奴,由于以往的功劳情分,宁府的主子们对他另眼相看,不大难为他。他趁着酒兴,先是骂大总管赖二,随后大骂贾蓉、贾珍。贾蓉听了非常生气,便让下人把焦大捆了起来,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红楼梦》) B.孙吉人、王和甫打算联合实业界同人,合办一个银行,作为他们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并希望将来能用大部分的资本来经营交通、矿山等企业,吴荪甫对于这一提议十分赞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

C.“五·四”运动发生后,觉新和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上的文章。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和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家》) D.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葛朗台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便让查理签了一份脱离亲属关系的声明书,然后把他打发到阿位伯去做生意。(《欧也妮·葛朗台》) 8.简述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出陇上诸葛妆神”的故事情节。(《三国演义》)

(2)他(伽西莫多)想起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第一次伽西莫多给他帮过忙,第二次阻止过他。他想起成千的细节详情,觉得抢走埃及姑娘的一定是副主教无疑了。

“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指的是哪两件事?请简述。(《巴黎圣母院》) 答(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 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①而已矣。”【注释】①运:转。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语

A、齐宣王认为攻打燕国轻易取胜是天意如此。

B、齐宣王询问孟子该不该占领燕国,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毫无主见。 C、齐宣王间接否认攻打燕国取胜是天意。 D、孟子认为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2)对战争的目的与成败,齐宣王与孟子有不同的认识,请简要阐述。(3分)

齐宣王认为: 孟子认为: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 张颐武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

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中华儿女》2010年第23期 有删改) 10.“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C.“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D.“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11.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B.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D.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12.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B.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既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也有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C.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

我把贵妃给了日本人 新加波 胡月宝

“Darling(亲爱的),今天晚上松坂一郎就到了,你准备好明天晚上的晚餐,松坂的秘书在传真上指定要吃Chinese Food(中国餐)……”

What?Chinese Food?我不会做!\"妻子莉莉安在电话的另一端尖叫起来。 “叫玛丽亚做,不就行了!”

“她是菲律宾人,怎么会呢?你请他到外面的中餐馆去,不就行了!” “是松坂坚持要上门拜访的!日本人最喜欢这一套了。你找你妈来帮忙弄吧!反正明天晚上七点正,我要看到餐桌上的Chinese Food!你记得噢,这一宗生意是几百万的,务必把这宗生意抢到手!”

安德鲁不等妻子说完,就挂断了。

第二天晚上,松坂一郎准时上门。他给莉莉安送来一套和服,作为对莉莉安的厨艺的赞美。晚餐后,松坂在安德鲁的带领下,四处参观。

“安德鲁,你的家布置得非常古雅,这幅是贵妃醉酒图吧?” 松坂在偏厅的左墙前停了下来,指着墙上的画问道。

“哦!哦!是的,是的,松坂好眼力,想不到松坂对中国画这么有研究!”安德鲁瞪着墙上的中国古装女人,心里有点慌了。这副画像自他懂事以来,就一直挂在这里了,可他从不曾正眼瞧过。

“说不上研究,稍有认识而已,杨贵妃在我们日本是相当有名的,安史之乱时,杨贵妃并没有死,我们的祖先把她救回日本了,她的坟墓就在京都,很多人还常常去凭吊呢!”

安德鲁傻了眼。他万万料不到松坂会突然用华语对他说起话来,他只好一知半解的唯诺着。安史之乱是什么?墙上这个女人是杨贵妃?从小受英文教育,刚从美国捧了商业管理硕士回来的安德鲁陪着笑脸,如坐针毡地听着松坂的日腔华语:“你看,杨贵妃醉酒的样子,太迷人了,这画上题的是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题得好啊!”

松坂足足在画前站了十五分钟,对这幅《贵妃醉酒图》赞不绝口。安德鲁也破记录的陪站了十五分钟,陪看了十五分钟,虽然,无论他怎么努力,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

“安德鲁,你的中国名字是什么?”松坂站在露台上,突然问了起来。 “中国名字?”安德鲁费力地想从记忆匣中找起来,可是,无论怎么翻抄,连个影子都想不起来。

“我的祖先是峇峇①,我们又是基督徒,所以,我没有中国名字。”安德鲁急中生智,掩盖了自己的窘态。

第三天早上,安德鲁坐在办公室里,为着激烈的竞争大伤脑筋。 “这是贵妃醉酒图吧!”

蓦然,松坂望着自已家里的中国古装女人的画像时,眼睛发亮的模样闪入脑海。

安德鲁的合约顺利地谈妥了,他踌躇满志,这是他第一次独当一面的硕果。

安德鲁送松坂上飞机的同时,也顺便接回了一个月前到中国去探路的董事长兼父亲大人。在回家的路上,安德鲁汇报了自己的成绩。 “安德鲁,偏厅里的画像呢?”

父亲回家后的次日早上,发现了偏厅墙上的空白。

“噢,那一个杨贵妃吧!我把杨贵妃送给日本人松坂一郎了!”安德鲁一脸的洋洋得意。

“爹地,一幅破旧的画换来一份三百五十万的合约,很合算的!”莉莉安一边切着盘子里的煎蛋,一边帮腔道。

父亲猛地放下了手上的热粥,深邃的眼睛凸凸然地突了出来。 “爸爸,我知道那是古董,多少钱?算是我跟你买好了!” 安德鲁对父亲的小器深不以为然。 老人家考虑了一个月,断然地做出决定。

“富商捐出价值七百万的字画与古玩”安德鲁看了秘书送来的联合报纸与秘书的翻译以后,匆忙地敲开父亲的办公室大门。 “我不想再有把贵妃送给日本人的事发生。” 父亲看也不看安德鲁一眼,平静地说。

【注】①峇峇:指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州、槟州等地,生活着一个独特的华人后裔群体,当地人称他们为峇峇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这一宗生意是几百万的,务必把这宗生意抢到手!” 安德鲁为了和松坂一郎做成生意,想方设法地讨好他,特意叫妻子莉莉安做中国餐。

B.安德鲁为了顺利签下生意合同,把松坂一郎喜欢的《贵妃醉酒图》送给他,反映出安德鲁所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没有认识到祖国文化的价值,具有局限性。

C.作为一个商人,松坂一郎看到《贵妃醉酒图》能侃侃而谈相关的历史知识,这种博取百家,见闻广博的做法,值得敬佩、学习。

D.“我不想再有把贵妃送给日本人的事发生。”安德鲁的父亲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将收藏的古董捐出去,可见他排日情绪极为强烈。

E.安德鲁无知地“把贵妃给了日本人”让人心情沉重而又发人深省,这也正是这篇小说的价值所在:引起对年轻一代华人“文化断根”的反思。 14.文中用了哪些细节写松阪对《贵妃醉酒图》的喜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5.安德鲁把“贵妃给了日本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探究。(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中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韩秀)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是大年三十,可能很多听众已经准备好了春节的红包,给父母,给亲人,给朋友。当然了,在我们看来,红包,只给认识的人。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过年了,也包红包,但他的红包,却是包给了许许多多他不认识的人,而这些红包加起来的数目是:1.1亿人民币。这一次,他发红包的地点选在了宝岛台湾。这个人,就是陈光标。

陈光标捐款捐到了台湾,尽管他把此行称作低调之旅,但是当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他聚焦的时候,他还是和以往一样高调,陈光标于26号离开南京,带领50多名大陆企业家前往台湾,27号他开始在台湾9个县市发放1.1亿元人民币,算起来这是他第七次向台湾捐赠款物。但却是第一次亲自赴台布施。

陈光标:这两天之后要跟600名“莫拉克”台湾受灾的灾民一起,我们大陆爱心企业家跟他们一起吃个年夜饭,跟他们在一起红红火火的过个年,给他们送上新春的慰问金,每个人至少是一万。

记者:现在您知道已经由于很多媒体采访过您了,这么多媒体采访您,您觉得有没有对您某一个特性过于放大,或者对您的某些初衷有些曲解呢? 陈光标:我对于媒体的报道,来弘扬中华文化这种爱心,表示敬意和感谢;对于有极少部分的媒体的认识、歪曲的报道,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都是一种正常的观点的认识和碰撞。但是这两天看来,宝岛台湾的人民群众90%见到我都

是翘起大拇指,都是非常欢迎,满大街打着“热烈欢迎中国首善陈光标”,我看到以后都非常的感动。

“高调慈善”,已经成为陈光标的标志之一。而“高调”背后的每一次“义举”,都会引起一片“作秀”的指责之声。 “当面发现金”的慈善方式引发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息,种种争议与指责,这一次,陈光标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大陆首善”陈光标昨天(1日)结束为期6天的“感恩行善之旅”,在离开台湾接受记者提问时,滔滔不绝地发表超过40分钟的演说。现场有许多热情的台湾民众,赠送陈光标匾额、围巾等感谢他的善心。陈光标宣布,今年5月还会再赴台湾,大家都知道世界首富是比尔〃盖茨,但是世界首善的位子还空着,他身为“大陆首善”,回去之后会更加努力行善,以做到世界首善为奋斗目标。

据报道,陈光标受访时,还秀出西装内里口袋,上面绣着“富而有德,德富财茂”8个大字。陈光标说,每天的绣字都不太相同,这样做是要提醒自己背负的责任和重担,要为地球美好的家园和解决人类贫穷而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从“今天是大年三十”这句话可以看出这篇新闻报道是非常及时的。 B、陈光标把分发红包的地点选在宝岛台湾就是一种高调慈善的行为。欣 C、文中插入记者与陈光标的对话,直接展现了陈光标对媒体报道的态度,更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D、身为“大陆首善”的陈光标,以超过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奋斗目标。 E、陈光标在西装口袋上面绣上“富而有德,德富财茂”是一种作秀行为。 14、“在我们看来,红包,只给认识的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分) 答:

15、有报纸评论说“陈光标慈善之举留给人们的思考,似乎远比他捐款的数字来得丰富”,你是怎样理解这个“丰富”的(6分)洪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 读 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

营业员:卖完了。(1) 读 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 营业员:不知道。(2) 读 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 营业员:不知道。(3)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不仅感到扫兴,而且心中不是滋味。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读者有亲切感和心理满足感,但不能改变原意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一些负面事件,都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舆论围观”。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围观可以改变现状”。当看守所的“非正常死亡”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审毒疲劳”,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已很难触发公共痛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围观”而改善。 (1)“公共痛感”指的是什么?(3分) 答:

(2)请你就“舆论围观”现象发表你的看法。(7分) 答:

五、写作(70分) 18.题目:《等》

你所选的文体是( )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⑸必须注明所选的文体。

2011届仙游私立一中中学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

(一)默写 1.(1)偭规矩而改错(2)无为在歧路(3)足以极视听之娱 (4)则天地曾不能一瞬(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分)C(丐:请求) 3.(3分)C 4.(3分)B(“非遇良辰不下笔”不等于“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5.(6分)

(1)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2)(我)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意思译对、语言通顺1分;“书”、“顾”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傅青主凭书画著称,但不轻易为人创作书画。曾经有个朋友来求画,傅青主说“画画虽是微不足道的技艺,但是要用画笔描摹自然,我每次作画,都要先选择时机,不遇良辰不会动笔。今天难以违背您的意思,就约定在中秋夜,如果天气晴爽,没有风而且月色明亮,就准备纸笔为您作画。”

到了那一天,天气果然晴爽,朋友很高兴,知道傅青主喜欢喝酒,就和他痛饮,从午后一直喝到太阳偏西才停止宴饮。于是让侍者研了浓墨,拼了两张几案,铺上一丈多长的玉版纸,又拿出铁界尺压在纸的四角,说等到月上东方,好拿着蜡烛作画。过了一会,月亮出来了,他很高兴,让侍者取来一大钵研好的浓墨放在旁边的几案上,让周围的人都退下,独自提笔作画。朋友站在远处窥视,只见他手舞足蹈,那样子像发了狂似的。朋友径直快步地走到他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傅青主狂叫起来,叹息说:“你败了我的清兴啊,怎么办!”于是扔掉笔揉烂纸停止作画。朋友见他满头是墨,汗如雨下,急忙拿水替他洗干净,派人送他回去。

京师打钟庵落成,庵里的和尚仰慕傅青主的名声,请求他题写庵上的匾额。因为那和尚品行不好,傅青主不答应。那个和尚深知甲某和傅青主关系很好,便用重金引诱甲某,让他向傅青主转求。甲某不敢冒然转求,又考虑到无法回报和尚,后来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买来好酒请傅青主宴饮,又预先作了一首五绝诗,把“打钟庵”三个字嵌入诗中,趁着微醉,自己拿笔写起这首诗,多次书写,又多次亲自撕毁丢弃。傅青主斜视他笑了起来,甲某说:“家中有个屏风,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当时傅青主已醉,便说:“我替你书写,怎么样?”甲某高兴地说:“非常荣幸。”傅青主马上要来纸张,放手写了起来。甲某请求说:“你既然赐予我书法,就再请你写下自己的名字。”傅青主笑着答应了。甲某挖下“打钟庵”这三个字交给和尚,和尚把它贴刻在门额上。

有一天,傅青主偶然从庵前经过,惊讶地发现匾额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笔法的确是自己的,他注视着,沉思很久,忽然回忆起先前替甲某书写的屏风诗有这三个字,才醒悟到被甲某出卖了,于是就与甲某断绝交情。 6.(1)答案要点:①深秋疏雨,黄花零落,触发诗人愁绪;(1分)②由景及人,感慨自己瘦过黄花,自羞而忧愁;(1分)③移情于花,人花共愁,愁情郁结。(1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2)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曲词。(1分)作者借花自怜,对菊自叹,抒发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哀愁(2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抒情方式“间接抒情,移情,寓情于物等) 【赏析一】《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最后两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则又是隐晦笔法说自己有难言之隐,有些近于替自己开脱了。“人”与“黄花”互怜互叹的“对话”,构成了该曲独具一格的形式。

【赏析二】菊花在古代诗词中,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大概是从陶渊明赏菊开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就开始象征文人高洁的精神品格。菊开放在渐趋寒冷的秋天,凌然傲骨,色彩绚烂,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元稹说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正点出了菊花花期晚的特点,菊花开过之后,从秋入冬,开始进入荒寒之境。菊花的金黄,

给秋季一片独特的异彩。此曲所要描写的却不是菊的贞洁,而是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诗人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羞愧三分。诗人为官清廉,曾因直谏被罢官,长期隐居,然而内心并没有放弃建功立业、为百姓谋幸福的壮志,因此才会在隐居生活中,因志向不得施展而内心郁闷。诗人以菊自喻,菊花有着高洁的品质,不被时俗同化,诗人也是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高远志向,心中装着百姓,希望能有所建树。然而重阳一过,菊花零落,就如同被罢官的诗人,以前的雄心壮志消磨在闲居中,真是比零落的菊花还要可怜。诗人用了前人的诗句入诗,却把诗歌整体统一在“自叹”的情调下,能够灵活运用。诗人与菊花的对照描写,形象,生动,真挚,让人同情。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①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②西蒙松 (2)D.(“脱离亲属关系的声明书”应为“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阿拉伯”应为“印度”。) 8.(1)答案示例:孔明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事先预料到,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装神弄鬼,带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三日不敢出城。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

(2)答案示例:第一件:克洛德指使伽西莫多,帮他在街上抢走爱斯梅拉达,但被甘果瓦和弗比斯阻止了。第二件: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从刑场救下后,藏身于教堂,克洛德黑夜摸到她的屋子,欲行不轨,爱斯梅拉达吹响铁哨,叫来伽西莫多,阻止了克洛德。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分)选B(齐宣王虽提出该不该“取”的问题,但从“不取,必有天殃”中可推断其意已偏向“取”。) (2)(3分)齐宣王认为:战争是为了占领,占领就是胜利。(1分) 孟子认为:战争是为了救民于水火,得民心者才能获得胜利。(或:统治者只有广施仁政,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

【参考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C(A、B、D项,都是文中具体所指的情感内容;C项是在摆道理,是虚指,不是具体所指)

11.D(最贴切的理解应含着两层含意:“过去”里含着“故乡”;“故乡”又涵盖着“国家”,尤其是对国外的游子来说。A、B、C三项都是说今天的游子有对故乡的深挚的、抹不掉的情感,未明显说出与国家或祖国的关系;因此,D项更全面一些) 12. B(B项,“从高向低”的流动也包括人口的流动) (二)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 A、D(A项是松坂一郎指定要吃中国餐;D项,不是“排日情绪”,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拳拳的爱国之情。)

14. ①三个细节:松阪对中国古玩发生了兴趣;松阪用华语大谈杨贵妃;松阪追问安德鲁的中国名字。(2分,答对两点即可)②作用:引起读者对《贵妃醉酒图》的关注,给读者留下悬念;侧面烘托《贵妃醉酒图》的价值,为后文点明《贵妃醉酒图》的价值竟超过了生意成交额做铺垫。(2分,答对两点即可)

15.从故事的情节看,安德鲁“把贵妃给了日本人”是偶然的。如果安德鲁不是急于和

日本人做成生意,也许事情就不会发生了。(2分)但是,安德鲁就算没有把《贵妃醉酒图》送给日本人,他的“文化断根症”(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清楚自己的民族的历史)一定会在生活上、生意上乃至在各个方面时时表现出来,他的生活中还会有无数个类似“把贵妃给了日本人”的故事将要发生。所以这也是必然的(4分)(探究时,应注意不能忽视偶然性而只谈必然性,或只谈偶然性不谈必然性,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选DE(D应是“以做到世界首善为奋斗目标”。E非作秀行为) 14、(4分)在常人看来,红包只送给自己认识的人。(1分)陈光标不但如此,而且还把红包送给了许多他不认识的人。(1分)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努力缩小贫富差距的善举所体现的精神,正是本则新闻报道所要弘扬的。(2分) 15、(6分)对于“丰富”的理解有多种角度: 【示例】①像陈光标这样拿出真金白银来行善的,都要褒扬鼓励。②陈光标“高调慈善”,可能会带动更多的富豪行善。③捐赠款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当面发现金”也是其中的一种。目的都是为了助人。④陈光标的善举如果是作秀,这样的作秀多一些也无妨。⑤陈光标认为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都是正常观点的认识和碰撞”,这种态度值得称道。⑥陈光标把红包发给谁是他个人的行为,我们不应该苛求。(言之成理即可,至少答出三点)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3分)(意思对即可。) ①刚卖完,你早一点来就好了。

②对不起,这我可说不准(或:我来帮你联系一下。)

③眼前还没有消息,书一到我就通知你,好吗?(营业员三个“不知道”,冷冰冰的。所给答案只是举例) 17.(1)公共痛感是指民众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情绪(2分)。它包括对公义道德缺失的愤怒,对社会良知(同情心)、责任感缺失的担忧、对政府不作为(公权力失职、失范)等的不满。(涉及其中一点加1分)

(2)参考一:舆论围观强化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是畅通表达诉求和反馈意见的渠道;(2分)围观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引发关注,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保护弱者利益,守卫价值底线,激励社会进步;(2分)舆论围观让犯罪得到法律的严惩,让恶行得到舆论的谴责,让公众的围观成为正义得以实现的保证。体现公民的社会良知和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2分)(语言表达1分) 参考二:舆论围观固然表明公众对负面现象的普遍关注,但这种围观会弥散不健康的怒气,不能清醒理性的评判事件的是非曲直;(2分)从舆论围观到舆论麻木冷漠,反映民众对现实的焦虑和无奈,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对政府的不信任。(2分)除愤怒之外,没有冷静的反思和清醒的自省,无法调适好个人的心态,更无法调适好整个社会的心态。(2分)(语言表达1分)

五、写作(70分)

参照2010年福建高考评分标准,不注明文体的扣两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