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大举措促农增收 o倪源 农业是天生的弱势产业,农民 就全国而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万失地农民的生活没有保障,成为 是天生的弱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 收入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中之 重。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 两次使用“千方百计”这个词,一个 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个 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两个“千方 百计”,表明了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 和城乡居民就业问题的重视。 依托农业科技。增效增收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大力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可以促进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传统农业主要依赖 资源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 不断拓展的技术投入:农业技术包 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新技术,这些技 术使农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科 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 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优化农产品 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 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以 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除供给农 产品外,还可以提供生态保护、文明 传承、教育等功能。 发展非农产业 增加农民工资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减少农 民数量,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 非农产业。首先,转移到非农产业的 农民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 的需求者。这种状况下,供给减少,需 求增加,农产品价格就会上升。其次, 来自于种植业(果树除外),36%来自 于务工工资收入。农业富余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最便 捷、最有效的途径。发达国家的经验 也证明了这一点。凡是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解决比较好的国家,在经济发 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制 定有利于农民就业的法律法规,建立 就业信息平台,分层次发布就业信 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 城镇发展。瑞典政府对找不到工作的 人进行分层次管理,分别为l0天、 100天、300天找不到工作的人提供 不同的服务。现在北京、大连、青岛政 府都承诺,只要你愿意工作,政府就 给你安排工作。这样的政策如能惠及 农民,会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农民 的收入就会增加,农民富裕了,农村 也富裕了。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 规模扩张、企业厂房扩建,道路建设 等占用耕地越来越多,1996年,村 庄、道路建设、企业、城市占地1.3亿 亩,耕地19.5亿亩。到2005年底,村 庄、道路建设占地1.5亿亩,城市建 设占地5000万亩,工矿企业占地 5000万亩,合计占地2.5亿亩,实有 耕地18.3亿亩,不到1O年的时间耕 地减少了1.2亿亩。改革开放以来, 非市场化土地流转机制,使3000多 很大的社会问题。因经济发展所带 来的土地增值带来的收入不能全部 归土地的拥有者,但是应给农民合 理的补偿,必须让这个地方的农民 收入状况、生活状况,不低于以前, 且最好是高于以前。如果能这样做, 就可以增加失地农民的财产收入, 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问 题,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加大对农业补贴 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 护力度很大,其中美国农民人均年 收入是3.5万美元,有2.2万美元来 自于政府补贴,占农民收入的2/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多, 一个很小的补贴数字,乘以8亿,就 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根据中国国情, 先解决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再 解决次要的问题,对农民的补贴由 少到多,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 支持保护制度。为此,国家出台了一 系列惠农政策,农业补贴也在逐年 增加,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其生产 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总之,依托农业科技,发展非农 产业,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对农 业补贴,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 力资本,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 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必要 措施。 (作者单位:中共方城县委党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