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
时代对中学学科建设、 教师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的学习理念、 方法都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学的场地已经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教室, 授课 时间也不能只是课堂的 40 分钟,由信息技术支撑的多媒体教学也已 经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欲望。 尤其地理 是既具有自然学科属性, 又具有社会学科属性, 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的学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及学习途径获取 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更加真切的实际体验。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 “四个要素”就明确提出了“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这两个素养都不是在课堂上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或多媒体演示就可以达成的目标。 因此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户外的机会使学生获取实践体验, 获取地理知识并丰富地理情感是非常可取的教学途径,学科节活动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以茂名市某某中学“展示民族风采、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
地理学科节活动为例来说明学科节对于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活动标题的拟定是参考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
5 章第一节《自然环
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运用中国民 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 活动建议:收集并交流反映我国 一些民族的风俗、 服饰图片和文字资料, 描述讲解这些民族的风土人 情。基于此目标, 结合我们学生的生活认知和取材的便利程度,我们
制订了活动要求: 1. 按照课堂上了解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12
个班分为三个组,分别为西南组、东北组和西北组,各班在自己所在
组选一个民族进行展示; 2. 活动主题: 56 个民族一家亲; 3. 展示的
基本内容为民族分布、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服饰、饮食、传统节
日、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拓展展示内容; 4. 内容积极健康、阳光
向上、形式多样; 5. 节目采取旁白解释与多种表演形式结合的形式。
从效果来看学科节活动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直接而又深
刻。
(一)查阅资料的过程将课堂搬到室外,改传统教学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主动学习” ,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丰富学习体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情感”素养的目的。活动前学生按照要求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一个民族, 获取民族知识及对民族所在区域有一个清晰认知的过程, 而对于表现欲和好奇心强烈、求胜心迫切的初中生来说, 对于活动基本要求以外内容的获取、展示会是很大的加分亮点, 而这又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查阅课堂外的知识,而时间的有限性会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想到分工合作的查找方式, 这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及合作学习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
(二)对于资料的整理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要素思考的
综合思维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具备时空意识,获取区域认知,进而认
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是自然环境长期、 深刻影响的结果,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基本地理思维和方法”的地理素养的目的。
(三)最后的展示过程则是一个对节目所有资源的整合过程,使学生充分地获取基本的活动经验, 树立地理基本价值观念。 节目最后的完整展示既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一个验收总结, 更是学生展示自我风采,获取自我认可以及他人认可的机会, 通过旁白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情感的抒发, 民族服饰、饮食、代表歌曲、舞蹈、礼仪、节日等的展示又是学生通过实践直观感知民族文化的魅
力,使学生通过地理实践获得地理体验,丰富课外知识,升华民族情感,进而树立 56 个民族一家亲的人文地理基本理念。
学科节作为校园文化, 既得到了校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又是学生非常喜欢和高度参与的活动, 所以对于初中地理学科而言无疑是既保证学生绝对安全,又使他们主动体验学习过程、延展课堂、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兴趣、丰富地理情感、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及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