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子厂生产实习总结

2020-11-30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一、实习目的

  1、实习性质

  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地下开采方向高年级学生在学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课程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2、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3、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

  汪家寨煤矿由水城设计院进行矿井设计,矿井分为平峒和斜井两种开拓方式。矿井设计能力150万t/a。其中:平峒井设计能力为60万t/a,斜井设计能力为90万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平峒51.3年 ,斜井93.5年。

  平峒井曾于1958年由水城建井处开始建设,后于1961年停建。1965年11月矿井重新开发,由煤炭部七十二工程处与四十二处分别对平峒井和斜井进行建井施工。平峒井于1967年7月1日建成移交生产,斜井于1972年2月建成移交生产。移交生产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后来水城矿务局建井处又对斜井南二采进行了补套工程,该采区移交生产后,矿井生产能力达到150万t/a。1991年12月经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仍为150万t/a。

  4、实习要求

  采矿工程专业地下开采专业方向生产实习要求如下:

  1 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2 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

  3 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技术消化实习内容。

  4 培养劳动意识、经济观点、安全意识、团结写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次数不得少于三次。

  二、实习内容

  20xx年8月24日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汪家寨煤矿,头几天我们分别听取了总工、技术科副科长和通风区区长的报告,然后就进入地面及井下参观阶段。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到以下内容。

  •开拓开采部分

  一、矿井的地理和地质情况

  1、地理位置 汪家寨井田位于水城北约18 km处,隶属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51/——104052/;北纬26037/ 2604 /之间。

  2、矿区交通 矿区内有水大支线与滇黔铁路相连,并有水泥与沥青公路通往六盘水市内连接省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唯有乌江上游和三岔河虽流经井田中部,但因滩多水急,目前尚无航运之便

  3、气象 矿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2.2℃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8℃。主要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8m/S;矿区内雨量1000—1600mm,雨量多集中在5 —9月份,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5%以上,其中6—7月份忧为偏高,大雨、暴雨也集中在这个时期。

  4、煤炭储量 贵州省地质局107队“补充勘探地质”提供的矿井原始地质储量为:

  A+B:14018.7万t

  A+B+C:28575.1万t

  A+B+C+D:30370.6万t

  截止1991年末矿井保有储量为:

  A+B:10301.1万t

  A+B+C:23925.5万t

  A+B+C+D:25463.4万t

  本次修改矿井地质报告重新计算储量(截止1991年末)为:

  A+B:8681.1万t

  A+B+C:20xx6.9万t

  A+B+C+D:21869.6万t

  暂不能利用储量为:32.5万t

  矿井现有总储量:22199.1万t。

  5、矿井瓦斯、水条件 矿井瓦斯等级为煤与沼气突出矿井。矿井水文条件成为复杂型。

  6、地质条件 井田内出露的地层系统,以上二迭系宣威组煤系和三迭系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及关岭组等地层为主。其次为煤系底盘的峨嵋山玄武岩组。含煤地层总厚度240m,共含煤30余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24.46m,其中可采煤层10层。煤质以焦煤、气煤、肥煤为主。

  区域内构造以威水背斜和格目底向斜为主体,在其北广泛分布许多短轴背斜和向斜。区域主要构造线方向为NW~SE向。从向斜内部整体构造看,断层是区内的主要地质构造,褶皱基本无所表现,呈现仅是地层走向的逐步转折与地层倾向方向上的微波状起伏。井田内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少见褶皱,原勘探控制的大、中型断层(H≥20m)有10条,即F4、F10、F11、F12、F14、F15、F16、F18、F19、F20等断层;控制中、小型断层(5≤H<20m)4条,即F3、F5、F13、F17等断层。值得提出的是矿井开拓范围内还见有的层间滑动构造。滑动构造的存在,不但破坏煤层的完整性,给矿井构造的分析、预测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