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优秀范文

2024-04-18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产生背景】

  牛大场镇曾是贵州省最贫困的乡镇之一。位于施秉县西北部,地处三县(施秉、黄平、余庆)交界。全镇辖9个行政村160个村民组5594户2.6万余人。上世纪90年代初,牛大场镇的农民主要靠种植传统的玉米、水稻、红薯等农作物为生,而且还被外界取了一个丑名——“赌窝”。党的xx大以来,牛大场镇党委抓住全面冲刺小康的契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积极探索创建“小康型”党组织活动,通过采取党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等措施,先后创建了一批“小康型”党组织和小康村,全镇经济社会、党员干部的口碑等得到了极大改变,特别是牛大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镇党委、政府也一跃成为了全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

  【工作做法】

  几年来,牛大场镇党委本着“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各村积极开展“小康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尤其是以用活中药材、烤烟、养殖和经果林“四张名片”为载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用活 “中药材”名片。以建设牛大场中药材现代高效示范园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实施“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建设,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几年来,共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了集中打造。同时,采取“党员+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等模式,积极推进“三变五帮”党建扶贫工作,不断提高了群众的种植中药材的科技含量,扩大了中药材产业的综合开发效益。如牛大场镇党员张代金带头建立长坳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太子参、头花蓼等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100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从当初的几十亩扩大到5万余亩,种植户由原来几户扩大到3500多户。据统计,三年来该镇药材种植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药农就有23户,50至99万元的有72户,10至49万元的有260户,年纯收入2.5万元的不计其数。今年全镇3600户群众共种植中药材5.28万亩,预计产值达4.8亿元以上,推动了全镇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用活“烤烟”名片。坚持“优化烟区结构、优化烟农结构、优化烟地结构”的原则,实行“订单”种植、销售模式,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技能培训、入户指导等形式,不断提高了全镇群众烤烟种植水平,使烤烟产业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铜鼓村围绕“规模上水平、质量上水平、效益上水平”目标,通过村党组织发动、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共流转土地1000亩,成功打造了“1000亩”连片优质田烟种植基地。今年,共合同种植面积6800亩,年产值达20xx多万元,户均收入2.5万元以上。

  三是用活“养殖”名片。采取“政府+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开展以“党员帮扶结对子,支部帮扶建基地,部门帮扶献力量”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鼓励党员致富能手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动了群众共同创业、发展致富。如紫荆村党员邓杰投入500万元成功创建了肉猪年出栏100万羽的贵州源益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不忘家乡人,主动帮扶3户贫困农户发展肉鸡养殖,并带动了周边村寨30余户发展肉鸡养殖业,让他们找到致富路子。目前,全镇共有规模以上养殖基地52个,带动850多户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养殖业产值达1800万元,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四是用活“经果林”名片。通过盘活村内闲置荒山、荒坡和不断扩大经果林种植面积,着力培育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果品产业,让全镇可用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使特色经果林业成为了该镇广大群众增收的又一法宝。如紫荆村党员李世银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烤烟种植的同时,积极盘活村内闲置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板栗种植300亩,仅此一项增加了8万多元收入。目前,他家已使用上了冰箱、LED彩电、微波炉等高档家电,拥有摩托车2台,购买了一辆皮卡车、一辆小轿车、一辆大货车,同时,他也成为了全镇远近闻名的党员创业带富明星。今年,全镇经果林种植面积5000多亩,户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

  【工作成效】

  牛大场镇在实施“小康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中,通过采取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模式,共争取到3.5亿万元启动实施了牛大场镇产镇大道项目、中国太子参药谷项目等等,几年来,全镇党群齐心协力讲好“药”故事,提炼“药”文化,作好“药”文章,讲好“山”故事、“山”文化,积极挖掘该镇铜鼓村古佛山“朱由榔”历史文化等等,创建了以“整洁新民居、栅栏围院落、葡萄爬屋顶、桃李满村寨”为主要特色的小康示范村寨1个,创建了以“四美四宜”(美丽家园宜居、美丽田园宜游、美丽药园宜富、美丽果园宜食)为特色的小康示范村寨2个,全镇30%以上的村寨基本具备了“记得住乡愁、闻得到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的条件;共涌现出了150多名党员创业带富能手,全镇中药材太子参产量突破全国三分之一。20xx年,全镇生产总值为4.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0元,全面小康实现进程98.22%。

  【经验与启示】

  1.支部是实施“小康型”党组织创建的“主体”。农村党支部是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在基层各项政策的战斗堡垒,能为群众致富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拓宽路子。

  2.党员是实施“小康型”党组织创建的“先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创业带富示范作用,是实施“小康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引路者、推动者、实践者。

  3.产业是是实施“小康型”党组织创建的“核心”。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是实施“小康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