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宝宝出生后的一些反射性活动

2023-07-14 来源:榕意旅游网

宝宝出生后有许多具有反射性的活动,目的在于适应生存和学会认知。比如不停地踢腿、蠕动身体和挥手,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肌肉的强度,促进神经相互链连,对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从大动作逐渐向精细动作发展

宝宝的活动是从大动作逐渐向精细动作发展的,例如一些比较明显的肢体反射,其实在怀孕早期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在对仅有8周胎龄的宝宝做超声波扫描时,就可以发现他的下肢和手臂在不停地摆动着,说明这时的宝宝已经存在莫洛反射了。

二、大部分的肢体反射会逐渐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肢体反射都会逐渐地消失,因为宝宝的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有韧度,自我控制能力将日益完善,大脑也会逐渐发育成熟,并最终“忘掉”、遗弃那些无意识的反应。还有一些反射,比如突遇强光或有物体逼近时会引这种反射会一直保留下来,成年后也不会消失。

三、折射出一些非常重要的医学信息

如果把收音机调到最大音量,宝宝会张开四肢,他还会吮吸妈妈的乳房,抓住别人伸过来的手指,新手妈妈可能会觉得观察这些反应非常有趣,其实,宝宝的肢体反射还折射出一些非常重要的医学信息:如果宝宝的肢体反射出现异常,医生应该对其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护理。

另外一些反射要等到以后才会显现出来,比如翻正反射,此反射可以帮助宝宝在坐立时迅速找到身体的重心,当他向前倾倒时可以本能地用手支撑住身体。

四、新生儿主要的肢体反射

1、巴宾斯基反射

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宝宝的拇趾会缓慢地上翘,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他开始走路后,该反射会自然消失。

2、踏步反射(步行反射)

握持宝宝的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的小脚踩在桌面上,这时宝宝会将足底平放,下肢屈曲然后抬起,再放下,这一系列的动作类似迈步,称为踏步反射,一般持续4~5次。数周后,宝宝对下肢的自制力增强,踏步反射会逐渐消失。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