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用聪明多读书
2. 《礼记.学记》
3. 聪明迈前人
4.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君子结于一也。
5. 须凭智慧
6. 修成智慧刀
7. 自是顽痴无智慧
8. 聪明正愧刘光伯
9.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的求学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即出自内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学者则往往是为了给别人看,即沽名钓誉。)
11. 余曾昔睹聪明士
12. 聪明达所为
13. 任是聪明志士
14. 智慧宜从高见识
15.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6.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7. 释明智慧深
18. 聪明无益当
19. 世有聪明士
20. 誓以智慧水
2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2.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23. 聪明鞭得转无机
24. 唯恨枉聪明
25. 贪残薄则智慧作
26. 《论语》
27. 诚乃蔽聪明
28. 聪明受沉惑
29. 于何荣智慧
30. 水碧聪明井
31. 智慧身金刚
3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3. 外道聪明无智慧
34. 《荀子·劝学》
3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36. 智慧尚归父
37. 可能酬谢得聪明
38.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39. 勤磨智慧刀
40.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41. 无碍逍遥通智慧
4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3. 巧拙无由智慧侵
44. 非干智慧中
45. 聪明好短命
46. 藏伏聪明智慧
47. 智慧周则贪残囚
48. 何用聪明万卷书
49. 玄谈通智慧
50. 智慧犯之兮不复忧
5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52. 智慧舍利佛
1. 聪明比旧堂堂减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重华聪明疾谗说
4. 小乘无智慧
5. 聪明日损鬓已翁
6. 智慧弓
7. 聪明本听卑
8.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 能生智慧香
1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 娇儿聪明尚贵主
12. 枉教天与聪明
13. 聪明已辩鲁为鱼
14. 方外生智慧
15. 方便门开智慧花
16. 我有智慧空
17. 异境凡从智慧生
18. 智慧用益出
19.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 提智慧剑
21. 智慧男儿
22. 人民智慧虹为路
23. 一为启聪明
24. 谁遣聪明好颜色
25. 悟了不行乾智慧
26. 遍分智慧灯开暗
27. 智慧只足劳精神
28. 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29.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0.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31. 我所得智慧
3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3. 聪明渐不如
34.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5.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36. 然后佐聪明
37. 常持智慧剑
38.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 昭阳伴里最聪明
4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