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红军标语第一楼——广西河池红色历史文化巡礼

2024-07-16 来源:榕意旅游网

全国红军标语第一楼——广西河池红色历史文化巡礼

广西河池古镇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许多动人的诗篇。 然而, 最让河池人民感到骄傲的是1930 年红七军三次进驻河池和红七军、红八军进行河池整编而留下的红军标语。 红七军的严明军纪和革命标语使各族人民认识到“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河池古镇的红军标语楼是全国红军标语的第一楼,也是红七军军部宿营地旧址。 广西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是红色历史文化的土壤,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灵魂,河池红军标语楼就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红色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英勇奋斗的一座历史丰碑。

在河池古镇永康街,有一位颇有名望、受人尊敬的开明绅士,名叫吴自若,曾是河池县凤仪小学校长。 他在1927 年建有一栋三进两层小楼,占地面积 1200 平方米。这栋老房子就是全国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 — 河池红军标语楼旧址。

河池红军标语楼也称红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 1930年,红七军三次进驻河池县城时,军部都设在吴自若先生的这幢住宅里。 红七军前委和军部在这里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后屋二楼东边的小房子里,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明瑞、韦拔群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策红七军和右江根据地的大政方针。

1930 年 4 月初,刚成立几个月的红七军为了扩大红军影响,由李明瑞、张云逸率领军部及一、二纵队从东兰、凤山出发,抢渡红水河,向黔桂边挺进,红军因此第一次进驻了河池。 由于国民党政府和土豪劣绅的欺骗宣传,河池县城的居民都纷纷外逃,吴自若先生也携家外出,留下这座空屋就成为红七军军部宿营地。 进城后,红七军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发动群众恢复农会、工会、青年会和妇女会等群众团体组织;宣布成立了河池县革命委员会, 委任共产党员陈伯民任主席;布告废除一切苛捐杂税,还打倒了几家土豪劣绅。河池各族人民看到了希望。

红七军在河池县城及附近村寨驻扎半个月 ,红七军士兵委员会和宣传队在县城大街小巷和宿营的许多民房里都写满了标语和漫画。在吴自若先生的这栋住宅里,红七军留下了用黑木炭和黑石粉混合墨汁书写的 56 条标语和 6 幅漫画。 这些标语和漫画是在屋内的泥墙上书写和绘制的。红七军从河池经思恩(今环江县)的黎明关,进入贵州荔波,游击黔桂边,翻越大苗山,直下都柳河,于 4月 30 日攻克黔东南重镇—— — 榕江县城,缴获军阀王家烈的大批军用物资。然后凯旋回师广西,于 5 月中下旬第二次进驻河池。这时,从上海汇报工作回到东兰的邓小平得知消息后,从东兰赶到河池与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会合,在河池召开党员大会,传达中央指示,决定回师右江开展土地革命,扩大红军,巩固革命根据地。

红七军第三次进驻河池是 1930 年 11 月上旬,为了执行中央攻打柳州、桂林、广州等城市的指示,红七军四个纵队和红八军第一纵队集结河池,进行整编。 11 月 7日,在凤仪小学召开红七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8 日在三里亭大草坪举行全军整编暨中央代表阅兵誓师大会。10 日红七军前委和军部率领第十九师和第二十师及军直部队 7000 余人离开右江根据地, 踏上了东进攻打柳州和桂林的悲壮征程。

在红七军北上后,吴自若先生雇工用石灰浆将红七军标语漫画全部覆盖。 新中国成立后,吴自若老屋墙上的红七军标语漫画由于风雨侵蚀、墙皮慢慢剥落显露出来。开明进步的吴自若先生主动报告人民政府。1962 年,政府征得屋主同意,将此屋购买,作为历史文物给予保护。 河池县文化馆专业人员从覆盖的石灰皮里细心刮剥,56 条标语和 6 幅漫画完全展现出来。 复原标语和漫画的面积达 90 多平方米, 再现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和壮乡 红七军将士的精神风采。 这一幅幅标语和漫画从曾被历史尘封中展示出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的画卷。 今人将其称为“红军标语楼”。 后来,经过科学修缮和化学处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成为全国红军标语第一楼。

1964 年, 红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正式对外开放。

1978 年 12 月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 年 12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命名为第一批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 年 6 月 25 日,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更名为“红军标语楼”,国务院核定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 现在旧址内除标语和漫画外,一楼还陈列有 100 多件红七军革命文物及复制品,第一陈列室介绍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建立过程,第二陈列室介绍红七军转战黔桂边和“三进”河池的事迹,第三陈列室介绍红七军远征北上中央苏区的征程,第四陈列室介绍韦拔群、陈洪涛领导右江根据地三次反“围剿”的艰苦斗争以及红旗不倒、迎接解放的苦难辉煌历程。 二楼复原了红七军军部宿营时的军首长室、副官处、参谋处、秘书处、经理处、军医处驻扎在旧址内使用过的用具。

河池红军标语楼是目 前全国保存红军当年革命标语最多、最集中、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旧址。 红七军的标语、漫画以言简意赅、形式通俗、富于感召力的特点,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以及革命任务、革命对象、革命前途、土地法大纲、红军的性质和纪律,揭露了国民党“十大罪状”。 我们党立党为公、建军为民的宗旨和党对红军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跃然墙上, 给人们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 比如,“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拥护共产党,这是共产主义最高原则。 —— — 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极为重视红军宣传工作,他强调: “我们红军每一个战士都要学会使用两把枪。 除了你们手中的武器之外,还要掌握一杆宣传的武器。 要做到既是一个战斗员,同时又是一个宣传员。 ”红七军的标语和漫画注意从工农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 善于引导群众觉醒起来革命: “贫苦的工农友们! 快团结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府(苏维埃) !勇敢的青年们!快快参加工农革命!创造我们的新世界!贫苦的工农友们!不要当白军的工具!替军阀当工具! 贫苦的工农友们! 我们的敌人就是国民党军阀官僚豪绅地主! 你们不要忘记了! 打倒军阀官僚豪绅地主! —— — 总指挥部士兵委员会。 ”有文博专家考证判定这幅标语是红七军政委邓小平的手迹。

红七军的标语和漫画还抒发了红军将士祟高的革命信念和奋斗豪情,洋溢着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精神: “那残暴恶兽, 倘若是一齐杀尽了! 一轮红日 照遍五大洲! —— — 总指挥部士兵委员会一千九百三十年四月一日” 红七军的标语、 漫画最大的特点是革命主题鲜明、形式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如以问答式来说明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政纲, “问:什么是共产党? 答: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 — 第二纵队士兵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是谋工农利益的党! 中国国民党是屠杀工农的党! 所以共产党我们应该拥护,国民党我们应该打倒! ” “共产党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党! 国民党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党! ”

“目 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如下:①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②废除不平等条约,实行关税自主!③ 收回一切租界及割让地! ④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抗税居住行动一切的自由! ⑤工农实行三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制度,那时生产机关(工厂机器)有保管与经营权! ⑥农民实行土地革命—— — 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于耕作者! ⑦反对军阀混战! ⑧推翻豪绅资产阶级国民党反动统治! ⑨建立工农兵贫民代表会议政府(苏维埃)的新中国! —— — 中国红军第七、第八军总指挥部一九三〇年四月二日。 ”

“努力阶级斗争,推翻压迫阶级统治! ” “我们的主张是: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的手段是:暴动夺取政权。 ”这条标语将我们带回红军将士埋葬旧制度、开创新世界的浴血岁月 ,仿佛听见了逝去先烈们高唱《国际歌》的音符。

红七军的标语、 漫画是红军英雄们留下的红色文化符号,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各族群众觉得自然亲切,看得懂记得牢: “红军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锋队! ” “红军是最有纪律的军队! ” “红军是工农的革命先锋队!” “红军是工农劳苦群众的武装!” “扩大红军组织,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 “实行游击战争!共产党万岁!扩大红军区城!实行土地革命!” “革命的胜利。 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 ”

铁的纪律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军队的重要标志。 在红军楼里书写着这样的红军纪律、政策标语,“红军最有纪律:一、不拉夫不发洋财! 二、不强买强卖!—— — 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红军的好处略述:一、解除群众的痛苦,废除苛捐杂税! 搜剿军阀豪绅地主资本家! 打倒不平的统治……;二、不借瑞滋扰良民;三、不奸淫掳掠;四、公平交易(不强买强卖);五、向各处游击时不拉夫;六、官兵待遇平等;七、内外纪律严明。 —— — 红七军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

“拥护苏维埃,因为苏维埃是工农兵自己的政府! ”“工农兵联合起来!建立苏维埃政府!” “一切被压迫的农工们,我们应该团结提期(携),推翻国民党军阀的统治权! —— — 红军第七军第二纵队部士兵委员会。 ”

还有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国民党“八条罪状”的标语。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提倡妇女婚姻自主,抨击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妇女的腐朽思想。 还有极具感染力的六幅漫画无情地揭露国民党军阀投降勾结美帝国主义、残酷掠夺中国的丑恶嘴脸。 最有趣的是红军宣传员还在墙壁上给屋主留下了一封礼貌又风趣的短信, “吴自若先生:我们去了,你的墙壁我们代你画得这么好。 下次你不用买什么名人诗画来挂了。 本来我们不想画的,但是这枝笔同这锭墨作怪起来,我们无法制止他,所以由他走上先生的墙壁去。 请你老人家原谅”! 由此表明,红军将士都是各族父老乡 亲至亲至爱的亲人。

追寻河池红军标语的红色历史踪迹,我们有着无限的现实感慨。 今人和后人从中获得心灵的洗礼和历史的启迪:一是红军标语表现党和红军的宗旨,具有把革命理想与争取土地革命胜利的文化自觉;二是红军标语集中体现出党和红军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显示人民军队压倒一切敌人的文化自信; 三是红军标语的完整保存,是党和红军与各族人民血肉关系的象征,是红军红色文化认同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土地革命战争中,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党的根本原则,同时极端重视革命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干革命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曾把红色标语口号宣列为红四军的第一位工作。 毛泽东强调: “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 ”早在 1928 年11 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 “文字宣传,如标语等,也尽力在做。 每到一处,壁上写满了口号。 ”陈毅在《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也有生动叙述: “许多群众说红军一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 ”

在上海党中央机关,邓小平不仅熟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领导创建红四军的成功经验,而且创造性地运用到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现存于左右江革命老区各地的红军标语,深入浅出地将革命真理深植内化于民心,实现了“精神变力量”的转换,起到了旗帜作用和号角作用。

河池红军标语楼的标语虽经岁月侵蚀而褪色,但厚重的历史印迹跨越 80 余载时空依然熠熠生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红军标语楼里清晰地布满 60 多条标语和漫画,规模之宏伟,数量之集中,内容之丰富,形式之生动,恰似一部厚重的红色百科全书,堪称“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博物馆”。 它如同共产党和红军向世人的宣言,同时也是红军与群众联系的桥梁,成为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成为动员各族群众踊跃拥红参战和创建苏区的精神旗帜。

红军标语楼是河池红色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广西红军精神血脉的永生。 它体现了我党我军当年的纲领信念和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墨迹。 这些鲜活的红色活化石和红军标语漫画见证着红七军和左右江苏区创建史,蕴含着伟大的韦拔群精神和百色起义精神,对于今天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启示:一是河池红军标语为党史军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和可靠依据;二是河池红军标语所承载的红军指战员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对于教育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为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党史智慧和精神动力;三是河池红军标语文化遗址与其他红色资源结合起来并开发建设,将成为促进老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红七军的标语和漫画以极其鲜明的主题、激昂朴素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 展现出革命者的理想和信念,这是激励红七军将士奋勇前进的理想旗帜和伟大使命, 也是坚持右江根据地斗争的革命者们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夺取胜利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1930 年 11 月上旬,红七军集结河池整编期间,第三纵队驻扎在县城附近的大杨村。 韦拔群针对部分指战员不愿随主力离开右江、北上远征的恋乡 情绪,召集部队进行远征前的思想政治动员。 第三纵队全体将士深受韦拔群鼓舞,坚决接受整编,英勇北上远征作战。 9 日傍晚,新任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率特务连返回东兰组建第二十一师,坚持右江苏区游击斗争。 张云逸很珍重和韦拔群等同志的革命友谊, 极为牵挂右江斗争前途。 他在送别韦拔群到大山塘的路上,叮嘱韦拔群: “不要太重私人感情,在阶级斗争中只能依靠自己的同志。 ”张云逸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与同志们深情忆起和韦拔群惜别的情景。

邓小平对广西各族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对以韦拔群为杰出代表的广西革命烈士给予极高的评价。1962 年 12 月 , 他为纪念韦拔群遇难牺牲 30 周年亲笔长篇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的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 ”“他在对敌斗争中,始终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 ”“他最善于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疾苦,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 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 ”“他一贯谨守党所分配给他的工作岗位,准确地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 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题词的字里行间饱含着邓小平对韦拔群烈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赞誉,这是对韦拔群精神和百色龙州起义精神最科学的概括。

1963 年 3 月, 邓小平为广西革命回忆录续集题词:“要用革命的事迹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 像我们前辈那样,像我们的先烈那样,永远当一个革命者,永远当一个为人民大众的集体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者,永远当一个共产主义者。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百姓树根空。 我们党和红军的根基在于各族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舍生忘死的奋斗。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的法宝,也是永葆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源泉。

1930 年 11 月 7 日, 中共红七军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原凤仪小学 (今河池县红七中学和河池镇中心小学)召开,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拔奇传达中央指示,命令红七军离开右江苏区,攻打柳州、桂林、广州等中心城市, 配合主力红军夺取南方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实现“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战略目标。 大会选举军前委,邓小平任前委书记,张云逸、陈豪人任前委常委,决定整编部队,执行中央指令东进攻打柳州和桂林。

 这次大会还决定韦拔群和陈洪涛留下重组部队,坚持和发展右江革命根据地。 在艰苦卓绝的右江反“围剿”战争中,韦拔群、陈洪涛和数以万计的军民英勇牺牲。但右江的共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没有屈服, 他们紧紧依靠着各地的贫苦老百姓,继续高举信仰的旗帜,艰难地坚持着右江老游击区的革命斗争,开辟滇黔桂边红军游击新区,迎来桂西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局面,夺取了解放战争在桂西的胜利。

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河池整编阅兵纪念馆位于河池镇东头的三八坡。 1930 年 11 月 8 日,红七军一、二、三、四纵队和红八军第一纵队在三八坡下的大田峒里集合,新成立的红七军前委宣布整编命令,举行授旗仪式和中央代表阅兵式,这就是著名的河池整编。

整编后,部队改为师团制。 军前委书记兼政委邓小平、军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和总指挥李明瑞率领第十九师、二十师共约 7000 名将士, 告别了父老乡 亲, 踏上了漫漫征途。 韦拔群奉命返回右江重组第二十一师,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1 月 10 日,天气格外晴朗,附近群众闻讯,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三八坡欢送红军。 他们给红军送茶送水,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盼望红七军凯旋。 1949 年 11 月 7 日,英勇无敌的南下野战大军打响广西战役。 三路大军在八桂各地游击队的迎军支前下,远距离大迂回大围歼,摧枯拉朽横扫国民党华中军政司令长官白崇禧集团 17 万多人,将统治广西 25 年之久的国民党桂系军阀彻底埋葬。

 12 月 11 日是百色起义20 周年纪念日, 指挥雄师将胜利红旗插上了镇南关的,也正是从百色起义走出来的第十三兵团政委莫文骅将军。 从 1929 年 12 月 11 日至 1949 年 12 月 11 日,从中国红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岁月沧桑,20 年打了个来回。罗城县四把—融安县长安—湖南武冈三役遗址。

河池整编后,红七军主力 7000 多人开始踏上艰苦、悲壮的北上征途。 1930 年 11 月 18 日,红七军经过罗城四把村佛子坳时,遭遇桂系军阀覃连芳师,双方展开激战。 战斗从上午 11 时战至下午 5 时,战斗异常激烈,红七军损失惨重,经血战后突围转移至三防镇休整。 12 月 5 日,红七军东出元宝山,进攻柳北重镇长安,血战三昼夜,打得敌军胆寒,毙伤守敌数百人,自己亦伤亡惨重,未能克城。撤出战斗转师北上湘西,25 日又血战武岗,历时四昼夜,遭湘敌数团围攻,牺牲了第五十五团团长何莽以下五六百人。 军部率部队突围经新宁返回广西全州。

红七军前委全州会议旧址位于全州县城中心路关岳庙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306 平方米,1994 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红七军前委会议旧址纪念馆。 由于红七军执行“立三路线”的错误,远离苏区作战,加上情报失误,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经历了四把、长安、武冈三场血战之后,红七军损失近半数,被迫由湖南新宁转回广西, 在 1931 年元旦深夜抢占全州城。 1 月 2 日,红七军前委在全州县城关岳庙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放弃进攻桂林、柳州的冒险计划,整编部队为三个团,部队沿着湘桂粤赣边游击前进,相机会合“朱毛红军”。 4 月, 红七军主力 2000 余人到达湘赣边苏区;7月 11 日,红七军奉命渡过赣江进入中央苏区。 22 日在于都县桥头镇与红三军团会师。 莫文骅中将题词称红七军前委全州会议是“扭转危局”的会议。

 扭转危局的正确抉择是红七军前委总结远征北上血战三役损失近半的惨痛教训得来的。 全州红七军前委会议具有重要地位,它使红七军基干队伍得以保存,2000 名红七军将士成为中央红军和湘赣红军的一支劲旅,为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树了卓越功勋,更为重要的是从红七军中走出了邓小平等一代伟人,以及张云逸、韦国清、李天佑等为代表的新中国开国元勋和建国兴邦的栋梁之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