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症状是什么

2023-07-20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一、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症状

典型的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患者在出生时就有身高、体重落后,在新生儿时期可见颈后皮肤过度折叠以及手、足背发生水肿等特殊症状。患者为女性表型,生长缓慢,成年期身高约135~140cm。除生殖器、乳腺不发育、原发性闭经及缺乏第二性征之外,尚有呆板面容、智力正常或稍低,约有18%的患者有智能落后。颈短,50%有颈蹼,后发际低,两乳头距离增宽,随年龄增长而乳头色素变深。还有肘外翻、皮肤多痣等症状。约35%患儿伴有心脏畸形,以主动脉缩窄为多见。最近有报道,用超声心动图检查Turner综合征患者,查出有34%病例并发主动脉瓣二叶型,但无狭窄。患者还可并发肾脏畸形。手的第4、5掌骨较短。

患者多因生长迟缓、青春期无性征发育、原发性闭经等而就诊,其血清FSH、LH在婴儿期即已升高,而雌二醇水平很低。

二、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治疗

在青春期可用雌激素进行替代疗法,在年龄达到12~14岁时开始服用。开始给予6.25~12.5μg/d,至有较满意的乳房和阴毛发育后(一般在6~24个月后)增加孕激素制剂联合应用。人工周期的用法为25μg/d的炔雌醇连服用22天,在第12天每天添加4mg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10天,然后与雌激素一起停服,使患者产生撤退性出血,5天后重复以上循环。

患者也可先采用妊马雌酮(premarin)进行替代治疗,每片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含妊马雌酮(conjugated estrogens)0.625mg,用0.5~1片维持1~2年,然后口服结合雌激素/甲羟孕酮+结合雌激素(倍美盈)进行人工周期调节,该制剂第1~14片含结合雌激素0.625mg,第15~28片结合雌激素0.625mg加甲羟孕酮5mg,每天按顺序服用1片,较为方便。

极少数嵌合型患者可能有生育能力,但其流产或者死胎率极高,30%后代患有染色体畸变。

近年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应用证实可以使患儿身长明显增高。在青春发育前开始每晚临睡前皮下注射0.1~0.15U/kg。可选择在上臂、大腿前侧和腹壁脐周等部位注射。开始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三、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饮食保健

卵巢功能有低下的病情,可以通过饮食疗养。

一、二仙羊肉汤

仙茅、仙灵脾各12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盐、食油、味精各少许。将羊肉切片,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再将用纱布包裹的仙茅、仙灵脾、生姜放入锅内,文火煮羊肉至熟烂,入佐料即成,食时去药包,食肉喝汤。这种卵巢保养食疗方法具有滋肾的功效。

二、参鱼瘦肉汤

鱼鳔、猪瘦肉各50克,枸杞子、太子参各20克,生地18克。将鱼鳔用清水泡软,切成小条状;猪瘦肉洗净,切丝;其余用料洗净。将全部用料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1―2小时,加食盐调味,喝汤吃鱼鳔、枸杞子及猪瘦肉,一天之内服完。具有滋阴降火功效,帮助女性保养卵巢。   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吃那些对身体好?

1、摄取牛乳制品好过食用肉类。

2、多食用蔬菜、水果、坚果类及果实。

3、多吃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除大豆及豆制品外,小麦、黑米、扁豆、洋葱、苹果、石榴、银杏、茴香、葵花子、咖啡和橙汁等食物中,植物雌激素含量也很多。

4、宜选用对卵巢功能的生理性周期调节有益的食品,如鲍鱼、鸽蛋、乌贼、章鱼、鹌鹑、乌骨鸡、海参、鱼翅、燕窝等。

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少吃冰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甜食:过量的糖分会造成情绪不稳,焦虑,从而使内分泌紊乱。

3、少喝碳酸饮料:此类饮料影响钙质吸收,降低肠胃消化能力。

4、不要吃生冷的、油腻的、油炸的、腌制的、烟熏的食物等。

5、不要抽烟喝酒。

四、小儿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预防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是性染色体病,病因仍不清楚,参照遗传病的有关预防措施:

1.禁止近亲结婚。

2.婚前检查以期发现不应结婚的遗传病或其他疾病。

3.携带者的检出  通过群体普查、家系调查及系谱分析、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是否为遗传病,并确定遗传方式等。

4.遗传咨询

(1)遗传咨询对象:

①确诊为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及其亲属。

②连续发生原因不明疾病的家庭。

③先天性原发性智能低下,怀疑与遗传有关者。

④平衡易位染色体或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⑤原因不明反复流产的妇女。

⑥性发育异常者。

⑦具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而拟结婚与生育者。

(2)遗传咨询的主要目标:

①对患者本人:

A.确定疾病的诊断、发病原因、遗传方式、治疗及预后,并进一步分析患者的致病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是新突变引起的还是上代遗传的。

B.减轻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及不安心理。

C.对于未发病的患者给予及早注意,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②对于双亲及亲属:

A.检出家族中携带者及隐性病例。

B.判断家庭某一成员的发病风险。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