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冬天容易中风
双重中风指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并存,又叫做“混合性中风”。
66岁的孙大爷身材高大魁梧,是一名退休教师。他除了工作认真、处事果断给人留下个很好的口碑外,还有一个让人最为羡慕的条件:他虽然年过六旬,乍一看,才像个刚到50岁的人,而且一年到头不生病,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就在前几天的一个早晨,李大爷在晨练中突然晕倒,并且出现口眼歪斜,左侧半边肢体不能动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他是“双重中风”。为此李大爷和家人的思想负担都很重,他们认为中风本来就是很严重、难以康复的疾病,再得了“双重中风”岂不是更加危险了吗?
冬季寒为中风高发期
每年的隆冬季节都是中风的高发期。由于隆冬时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处于低谷。当寒冷刺激头部,可使脑动脉硬化患者脑血管收缩,血流受阻,供血减少,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而发生缺血性中风。而高血压患者由于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可致血压进一步增高,导致血管破裂而发生脑溢血。因此,冬季中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中风是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一般所说的中风是指脑血管意外,它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缺血性中风,即脑血管受阻(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脑梗塞;另一种类型就是出血性中风,指的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脑血肿和脑溢血。以往要靠临床表现来区别这两种类型,所以多认为二者在一个人身上不会同时存在。近些年来由于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普遍应用,对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的病变能够清楚诊断和鉴别,从而发现这两种类型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