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制作簸箕

2022-08-08 来源:榕意旅游网

摘要:簸箕是一种日常器具,有三种意思,分别是装垃圾的器具、扬米去糠的器具和指纹的一种。簸箕的制作需要阴湿、避光避风的环境,用柳条、麻绳和簸箕舌头作为原料,通过铁镰、方锥、槽锥等工具进行结角子、捋篾子、缠沿子等工艺,最终完成簸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簸箕的意思和制作流程吧!

一、簸箕的读音及含义

1、簸箕怎么读

簸箕读音:[bò ji]

各地方言对簸箕的读法有一定的差别,比如撮子[cuō zi]、撮箕[cuó ji]等。

2、簸箕的意思

簸箕的意思有三种:

1、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

2、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

3、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二、如何制作簸箕

1、环境

做簸箕需要阴湿、避阳光、不见风的环境,农家一般都在地下打地窑,称簸箕窑。

2、原料

做簸箕用的主要原料是柳条或天然野条。簸箕条有芽条、秋条、蒸条之分。三月割的条子,也就是春季草木发芽时割的条子,皮利容易剥,叫作芽条;六七月割的利皮条子叫秋条;凡皮不利,需要蒸后方可剥下的条子,叫蒸条,这种条子是簸箕条中的上等品,用其制做的簸簸柔韧性强,经久耐用,色泽清白,受人喜欢。在蒸条时火候、湿度都尤为重要,随时要掌握,不可掉以轻心,蒸得太老了,色泽不白亮,蒸得太嫩了皮不利。

做簸箕还需要麻绳和簸箕舌头。麻绳的粗细要适度,质量差的麻绳会影响簸箕的使用寿命。大簸箕的舌头长1米左右,宽4至5厘米左右,厚4至5毫米,小簸箕的舌头大小根据需要和材料而定,没有定规。

3、工具

主要有铁镰(推刨)、方锥、槽锥、钩针、拨停、绳锤、捋篾刀、量舌、尺子等。

铁镰用以刮簸箕舌头,要刮得平整、薄厚适中。近年来多用推刨推,推刨推下的舌头要比镰刀刮的效果好多了。

方锥,用于在簸箕舌头上钻眼。槽锥,用来缠簸箕沿子。

钩针,在簸箕舌头上用来钩绳子;用针是循环往复、错落有致、一气呵成的一整套动作,针脚密疏、缀条粗细平整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拨停,是打绳用的,有的也叫脱螺子。

绳锤,用于缠绳,既省力,缠下的绳子松紧又合适。捋篾刀,刮缠沿子的篾子。

量舌,用于丈量簸箕舌头上所钻孔眼的距离。

簸箕尺子,有大小之分,是量簸箕条长短的。还有踏板子、捋篾棒、垫尺和刀子等。

4、制作过程

编织簸箕时,先将条子装在簸箕尺上,编结一片,叫做结掌子,然后将掌子弓起结角子。结角子和做茬子以及捋篾子、缠沿子,最耗时间,技术含量也最高。做的簸箕是否美观大方、实惠耐用,关键在这些工序上,所以编织簸箕者紧张时一圪蹴就是半天。有时为了结好角子或做好茬子,连吃饭、上厕所都顾不上。只有这样,才能编成一张成品簸箕。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