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被抢注犯法吗?“恶意抢注”指的是: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专利、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恶意抢注”多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权利领域,故多发生于商标、专利、域名及商号。那么专利被抢注犯法吗?恶意抢注他人专利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即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进而可以认为,将他人的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上市公司的简称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也都应该被视为商标抢注”。专利商标抢注行为是一个非法律术语,其没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使用“商标抢注行为”时也是各取所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其含义近似的称谓还有“恶意抢注”等。当专利被抢注后,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如果能够证明抢注者在注册时属“恶意抢注”,根据有关法律限定可任意申请撤销抢注者的专利。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如果发生权利冲突,就适用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解决之道在于谁先谁后的问题,与权利高低、强弱无关。从实质上看,这种解决建立在侵害他人合法权利基础上,又认定依法定程序取得的权利是一种法律存在。纵上所述,面对形式多样的不正当的专利商标抢注行为,只有明确他们各自的法律性质,才能通过完善商标法律制度予以迎头痛击,以维护法律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保持法律的谦抑性和自身体系的和谐,并依靠其他社会机制和市场规律的作用将这种行为逐渐淘汰出局,从而体现一种价值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