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范文 篇27

2024-07-17 来源:榕意旅游网

  在20xx年的寒假,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对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这三个部分的内容既介绍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些对教学的实际操作。

  通过学习,我知道素养就是指沉淀在人身上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核心素养是指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以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再具体到语文学科,则是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书中提到,不管哪门学科都应该拥有三种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就小学语文来说,要培养学生能自主读懂教材的能力,学生读不懂的,老师就教,学生自己能读懂的,老师就不教,要让学生海量阅读,不要成为潜在的差生。还要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主要包括会发现会提问会分析,甚至会解决。最后还是要学会把内化的东西,用书面语或口头语表达出来,这也是学生对内容是否真正理解的重要标志。

  而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那就是教师。教师的文化素养显然不等同于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它是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味、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的总和。所以,教师素质是决定教学改革的最终力量和最终依靠,教师素质跟不上,一切教学改革都将流于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先注意提升自己的素养,尤其要修炼自己的学科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素养的学生。

  书中第二篇章讲到: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是培育学科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是基于立德树人的、基于课程意识和学科本质的、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时时践行“立德树人”,课课渗透“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的教学策略也要发生转变,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些教学的基本策略。如: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所谓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得进一步把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策略,这样。走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才能真正落地。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聚焦课堂变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通过教师的不断培养,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这是教育教学之根本。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总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一如既往,初心不改,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使自己和学生一起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