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廗的基础解释是:亦作/'避席/',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避席再拜。
避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避廗详细内容】
亦作'避席'。
二、引证解释
⒈见“避席”。
三、汉语大词典
见“避席”。《汉语大词典》:避席 拼音:bìxí亦作“避廗”。(1).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李善注:“《孝经》曰:‘曾子避席。’廗与席古字通。”《汉书·灌夫传》:“已婴为寿,独故人避席,馀半膝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于是避席礼谢,深加敬叹。”《三国演义》第四回:“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2).指让席,以示敬意。《庄子·盗蹠》:“谒者复通,盗蹠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蹠。”(3).泛指离席。唐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清捧花生《画舫馀谈》:“觞客未毕,勿避席而起。”(4).指逃席。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主人,让闻我主索地,赵君避席,主人反欲见伐。”(5).犹离职。宋洪迈《夷坚支志乙·永悟侍者》:“悟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复留。’遂遣出院。未几,悟亦避席,与之侄过南康。”(6).回避,避退。宋洪迈《夷坚志补·凤翔道上石》:“两屏相对,列于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种皆避席。”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花面冲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祇为从来雅尚。”
四、其他释义
1.见'避席'。
五、关于避廗的成语
六、关于避廗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