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已经来临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元宵节一定要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意思,每家都会吃汤圆来庆祝这样的一个热闹的氛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你元宵节如何健康吃元宵吧!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北方做的元宵
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圆
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
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元宵节为什么吃汤圆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或灯节,这是一个吃汤圆赏灯的节日,据民间风俗史书上记载,元宵节吃汤圆始于隋朝末年,相传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炀帝扬广为粉饰太平,炫耀民富国强,下令在洛阳城里搭起座座高台戏棚,调来全国各路高手戏班,从十五之夜开始,夜夜花灯高招,歌舞生平,弦歌不绝。一时间,看灯的,听戏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个洛阳城沸沸腾腾起来。据说,这时有个小吃店铺的老板别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馅做成团子,然后一煮,又饱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欢迎。因为古时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称夜晚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元宵节健康吃汤圆
早餐不宜吃汤圆
汤圆属于高热量、高糖分、含油脂的食品,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之外并没有太多其它营养。这样的食品不适合当早餐吃,除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元宵外皮多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汤圆最好搭配吃
由于元宵不易消化,吃元宵时最好要配上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大麦芽汁、陈皮、生萝卜等。特别是生萝卜,含有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能消积滞、下气宽中,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
慢吃热汤圆
由于热元宵柔软润滑,十分有口感,所以很多人喜欢吃刚出锅的热元宵,这样很容易烫伤。因为元宵馅料较之外皮更热,一旦将元宵囫囵入口咬破时,馅料可能烫伤口腔黏膜甚至食道。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吃汤圆最好喝原汤
人们在吃水饺、煮面条后,常说一句话“原汤化原食”。从营养学角度讲,“原汤化原食”是有科学依据的,吃元宵也是这样。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这些维生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在煮制过程中,一部分就溶于汤中了。据测定,煮制过程中有45%—50%的维生素B1,除一部分损失外,大部分都溶于汤中。维生素B1能促进人体乙酰胆碱的合成,能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因此吃元宵喝元宵汤,可以把流失的维生素捡回来。
汤圆一次不能过多食用
汤圆因为不好消化,最好别汤圆当正餐,每次吃一二两也就足够了。进餐同时还要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吃3个元宵就要减去半两主食。因为元宵含糖高,吃的同时最好不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了。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