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突出文章的逻辑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1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4 14:44

多看看条理性很强的,逻辑性很强的推理文章。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列举你要写的主要内容,并在重点,主要内容序号上面,打上星号。多尝试,多实践;多看看与写作有关的资料;可以先把想写的写下来,力求精确;经常浏览自己写的内容,总结其中的弱点和不够之处,改正并引以为戒;找个写作能力强的人,经常就一些观点话题进行互动和探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5 19:42

怎样突出文章的逻辑性
一篇成功的作文其逻辑思维必然是谨严的。反之来说,一篇文章若是没有逻辑性就必然会导致文章思路混乱,没有章法;材料与主题脱节,结构松散,缺乏合理的照应。纵观考场优秀作文,大多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思维层次清晰,结构匀称合理,材料与中心紧密结合。下面谈一谈怎样突出文章的逻辑性。
  一、突出材料与主题的逻辑关系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突出二者的逻辑关系。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材料必须紧扣主题。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材料堆砌,不能达意;材料相抵,自相矛盾;远离中心,偏离题旨”的毛病。
  二、突出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一件事情,就其发展过程来说,不外乎开端、发展、*、结局这四个阶段。只要按照这一结构形式写作,文章就会有始有终,结构严谨。这种简单的结构方式同学们必须学会使用。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应该重视“事”与“理”的逻辑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的写作,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论点是“帅”,论据是“兵”,论据、论证必须全方位为论点服务。因此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三者紧密结合,逻辑谨严。否则,就可能导致论点、论据两层皮。层次不清,结构混乱,论证无力。
  三、突出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文的语言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一篇成功的作文,其语言首先应做到逻辑严谨。一个事物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按时间顺序说还是按空间顺序说,都应有一个明确的逻辑。决不能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没有主次,没有顺序。此外,一些因果、假设、递进、承接等句式的写作也必须严格按照句式的特点去做,不能相互混用。
  以上主要谈了几点突出逻辑关系的方法,在考场实际写作中,文章的结构要做到严谨、新颖,尚需注意使用一些小的技巧,下面具体谈谈。
  [一]、照应的技巧
  所谓照应是指作品中出现在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照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题文照应
  指标题与正文的照应。行文与标题的照应,能使文章的主旨得到有力的表现,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如2003年山西省一满分作文拟题为《过去+未来二现在》,在文中,小作者首先对自己的题目含义作了简明的解说,然后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描写,几个小标题是:镜头1-大姐过去在懊恼;镜头2-二姐现在在劳作;镜头3-三妹未来在懂憬;结局。这样几个小标题同大标题有机结合,相互照应,使得文章中心十分明确、突出。
  2、首尾照应
  指作品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的方法。首尾呼应,瞻前顾后,使文章前后贯通,*而深刻。一篇文章在记叙议论完了,结尾时回过头来与开头照应一下,既概括了全文,在结构上又给人以整体感。如2003年四川省中考满分文《君子之交》,开头先点明自己的态度: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想这“淡如水”三字所指的应该是和水一样纯洁吧。这种纯洁无私的正直的交往,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论述完之后,作者再次突出这种观点,进行照应。结尾是:请试着尊重身边的人和事,并且从自早开始,作为交往之基础。向往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请先让自己心清如水。当每个人,每一个国家都成为君子,世界将变得清漱,不再有战争和争吵,只有和平与光明。因为尊重使君子之交淡如水。
  3、随时照应
  指在文章中,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脉络和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行文中多次呼应。它借助行文中的反复照应,强调主题思想,突出中心线索。如2003年广东省中考满分文《十六岁的我》,在每一段都用相似的句子开头照应主题。这些句子有:十六岁的我,告别了童真,可还保留着童心。十六岁的我,告别了年少的懵懂,开始追求成熟。十六岁的我,告别了花季,步入了雨季。这些句子都是紧紧围绕主题写作的,所以使文章主题突出,线索明了,老师一看,思路清清楚楚。
  [二]、过渡的技巧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种意思自然的引出后一种意思,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过渡常常用在从一层意思转人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由叙入议的变换处;倒叙、插叙、分叙的起讫处。它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叙述过渡
  指连接段与段、章节之间的叙述性文字。如2003年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飞动的日子》就采用了这种过渡方式。
  我们年轻,因为我们真诚;我们自信,因为我们善良;我们潇洒,因为我们热爱生命。
  成长中的每一个人或许都经历过初三这一年,或许都尝列了生活中的改甜苦辣,但录令我难忘的却是初中生活中的一个个悦镜头……
  这一段作者直接叙述,将目光指向初三,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简洁明快,自然流畅。
  2、设问过渡
  指利用设问句做段落、章节之间的过渡。有的只有一句,有的单独成段。如2003年浙江省中考满分文《四季世界情》的每一段过渡都是采用设问形式。四段的过渡句是:“春天,你是否被那可描的病菌搞得心烦意乱?但你又可甘想过大地复苏便在春?”“夏天,你是否被那灼人的烈日烤得面红耳赤?但你又可甘想过跳入水中时的顿感凉炎,冰凉的河水亲喻你时的舒心惬意?”“秋天,你是否感到‘自古逢秋多寂赛’?但你可知万般收获份在秋?”“冬天,你可曹被寒风冷雪封在及子里?但你又可知年长一岁便在冬?”这种过渡结合了设问与排比的特点,线条清晰,层次分明,意蕴深厚,不同凡响。
  3、排比过渡
  指用排比段做文章各层或各段的开首句或结束句,构成层次或段落间的排比,由排比句替代内容的过渡。如2003年江西省中考满分文《今夜星光灿烂》就是采用这种过渡方式。文章的前三段过渡句分别是:是在想爸爸妈妈吗?”“是在想那只可爱的小猫吗?”“遥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后三段则稍加变化,分别是“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哦,伊拉克女孩,别哭了。”“哦,伊拉克女孩,抬头看看星空吧,今夜,星充为你灿烂。”在这几句过渡句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一致的,只需将个别词语稍加改动即可,运用起来并不难。
  4、标题过渡
  是指在较长的文章里,在各部分之前冠以小标题连接文章整体的过渡。在各部分前加小标题,读者心理上会出现连续感,读完一个标题的内容,自然想到该读下一小标题了,这样,文意自然就畅通了。如2003年河南省中考满分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分设了三个小标题,讲述了三个小故事。三个题目是: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联结友谊。三个小标题前后关联,自然过渡,非常巧妙。
  5、转换话题过渡
  指由一个意思转换为另一个意思的过渡。转换话题可以明白告诉读者。如2003年河南省中考满分文《自信—照姐我们成才的明灯》有这样两段: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盛明灯,它照推寿我们成长,它照雄若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拉夫斯基•’“‘’
  这种过渡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迅速转入下面的话题,显得简洁明快。
  6、关联词语过渡
  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下文贯通起来的过渡方法。这些词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然而、可是、既然、即使、如果、只要、于是、因此等等。如2003年南宁市中考满分文《自立—自强不息》有这样两段:
  什么是自立?大部分人会说:消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依幸自己的力全生活,就是自立;不伸手向家里要钱,自己打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这鱿是自立的表现。
  但我觉得,知果上述这种种行为鱿是自立的全郑内涵,界么对自立的理解就未免太肤浅,太狡猾了。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一个青年人的真正自立呢?
  以上三段内容的过渡结合了关联词语和承上启下两种过渡方法。思路清晰,上勾下连,承上启下。
  7、承上启下的过渡
  指在具有或然联系的两个层次或段落间,写上一句或几句既能承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话题的话的过渡。这一句或几句起着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如2003年湖北省中考满分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有这样两段:
  苍天下起了小雨,你会撑起一把伞遮挡;当严寒中狂风四起,你会为自己被上棉袄御寒。
  人也许无法改变环境,但人可以适应环境。
  失败后,你不能改变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心价……
  这里的过渡就是典型的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又开启下文,文意贯通,前后勾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5 19:43

为什么写文章要有逻辑性?
很多刚开始写作的朋友,基本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是不用太在意的,因为写作初期,最重要的是“写下去”,而不是“写得怎么样”。
刚开始应该不要定太高的目标,比如每天可以写300字,差不多是两条微博的长度。
内容也不必定太多要求,因为初期最重要的是保持写作的连贯性,先让自己写下去。
而到后期,特别是字数增加了之后,如果文章缺乏逻辑,就很容易造成“堆砌”,或者是“为了写而写”。
想象一下,如果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缺乏主题和逻辑,就好比是一张没有主体的照片,只是有杂乱的背景,让人看不懂想要表达什么。
而摄影大师,则会巧妙利用照片内的点与线,将观者的注意力逐渐引导至被摄主体,这就是照片的逻辑。
写作同理,要懂得“布阵”,运用语句、案例等等,来论证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怎样使文章更具逻辑性?我常用的是以下几个小方法:
1.动笔之前,先列提纲。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一种情况:事情很多,但都很琐碎,不知道从哪件事入手比较好。
其实写作时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零散的句子、词语、案例…
如果生活中面对杂乱的事情,我习惯把所有的事情列成一个to do list;
然后把“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提前,这样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而写作时,需要我们重新进行整理、梳理语言,以形成一篇文章。
此时,列提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以这篇文章举例,写之前我已经很明确这篇文章的主题:
介绍如何使文章更有逻辑性。
接下来,我将文章分为两个大部分:
1.为什么写文章要有逻辑性?
2.怎样使文章更加具有逻辑性?
在第一部分里面,我会讲缺乏逻辑性的文章的一些缺点,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可以引用“摄影”来举例。
第二部分,会讲我日常写作中怎样使文章具有逻辑性的,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这一部分可以再细分为3小点,分别是:列提纲、用小标题、突出金句。
这样逐渐就搭建出了整篇文章的主要框架,写之前我会看一下这个框架,思考哪部分需要重点详细写、哪部分要用到哪个案例…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再下笔写。
这样不仅写起来更加流畅、不容易卡壳,而且文章也更加有条理。
你可以把写作的过程,想象成在制作一只纸灯笼。
列提纲是用竹条做好灯笼的骨架,接下来的填充文字、举例等等,就是为骨架糊上漂亮的彩纸,并且在纸上绘制喜欢的图案。
2.善用小标题。
小标题,我认为有三个作用:
第一,它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让人一眼就能将文章拆分,更加便于理解和记忆;
第二,它可以将大段的文字分割,让人读起来不那么累,中途可以稍微得到一点缓冲与休息;
第三,用好小标题,可以使排版更美观。
在写小标题之前,需要写作者对接下来要写的内容心中有数。
先写哪里,后写哪里,先后的两部分之间要有承接或者对应的关系。
而且,小标题本身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是实实在在的“干货”部分。
3.金句
金句我也是常用的,它不仅是对一部分文字的总结和升华,还可以让没有耐心阅读大段文字的人,很容易就get到重点。
用好小标题和金句,基本上就可以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演绎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用案例、修饰语句等,使文章更加丰满、生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5 19:43

一、突出材料与主题的逻辑关系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突出二者的逻辑关系。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材料必须紧扣主题。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材料堆砌,不能达意;材料相抵,自相矛盾;远离中心,偏离题旨”的毛病。 二、突出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一件事情,就其发展过程来说,不外乎开端、发展、*、结局这四个阶段。只要按照这一结构形式写作,文章就会有始有终,结构严谨。这种简单的结构方式同学们必须学会使用。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应该重视“事”与“理”的逻辑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的写作,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论点是“帅”,论据是“兵”,论据、论证必须全方位为论点服务。因此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三者紧密结合,逻辑谨严。否则,就可能导致论点、论据两层皮。层次不清,结构混乱,论证无力。 三、突出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文的语言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一篇成功的作文,其语言首先应做到逻辑严谨。一个事物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是按时间顺序说还是按空间顺序说,都应有一个明确的逻辑。决不能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没有主次,没有顺序。此外,一些因果、假设、递进、承接等句式的写作也必须严格按照句式的特点去做,不能相互混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5 19:44

写作要有一定的行文逻辑,写作者要让读者看懂自己的文章,不能这个观点还没写完,就跳到了下一个观点。而逻辑严谨,就是顺理成章、条理清晰、符合规律,就是让人信服。那么,又如何做到行文逻辑严谨呢?可以尝试结论先行的方法,这是让文章逻辑变得严谨的最首要建议。结论先行就是先说结果,再说原因;先说目标,再说方法;先总体说,再展开说……这是我们在做表达时需要遵循的第一个原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5 19:45

一、突出材料与主题的逻辑关系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考场作文一定要注意突出二者的逻辑关系。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材料必须紧扣主题。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材料堆砌,不能达意;材料相抵,自相矛盾;远离中心,偏离题旨”的毛病。
  二、突出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一件事情,就其发展过程来说,不外乎开端、发展、*、结局这四个阶段。只要按照这一结构形式写作,文章就会有始有终,结构严谨。这种简单的结构方式同学们必须学会使用。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应该重视“事”与“理”的逻辑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的写作,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论点是“帅”,论据是“兵”,论据、论证必须全方位为论点服务。因此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三者紧密结合,逻辑谨严。否则,就可能导致论点、论据两层皮。层次不清,结构混乱,论证无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