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4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4:47
“成佛”是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位之行六度及十度万行究竟*而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之成“佛”。真言立三种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种之成佛,《占察经》说四满成佛。日本民间常以死者得到超度,谓之“成佛”。
成佛的方法很多,不同的佛教宗派有不同的成佛方法。当前,在国内佛教有三大宗派,实践三种成佛方法。
顿悟成佛
来自禅宗,禅宗认为成佛与否完全在人的一念之中,而这个一念就是人对人生的“觉悟”。什么时候觉悟了,什么时候就可以成佛。
修身成佛
来自密宗,密宗主张模仿释迦摩尼佛成佛的过程才能成佛,因为释迦摩尼佛给人展现了成佛的全部过程。所以,密宗认为只要人的思想、言行和身体都修行的和佛一模一样,即所谓“身口意”和佛一样,就可以成佛。
到西天修行成佛
来自净土宗,净土宗的成佛方法最简单,念阿弥陀佛,然后就可以被接引到西天净土,在那里可以在佛的帮助下成佛。所以,按照净土宗的方法,想成佛只要每日念阿弥陀佛就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4:47
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自觉、觉他、觉行*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之尊贵。不应把佛理解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届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贤”等词有相近之处,但当时译经者因为觉着汉语中的“圣”“贤”等词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觉悟和修行,所以创造了“佛”这个词汇。
简单的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
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境地的人。
巴利文和梵文的 “佛” 字 Buddha 音译成汉语应为“布达呀(二合音)”即“佛陀耶”
佛’是‘佛陀耶’的音译,国人喜欢精简故简化只称一个佛字。佛、觉义,自觉、觉他、觉行*。‘自觉’属小乘,但求独善其身。‘觉他’是菩萨,有慈悲心,自动教化众生,为不请之友。‘觉行*’是佛。‘*’非指度生人数,而是由心性上讲的。我们心性有三种烦恼,一为见思烦恼,自觉者见思烦恼断了。觉他者能兼断尘沙,自行化他。还有根本无明,把见思尘沙无明断尽,又断根本无明即*成佛。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4:48
不能说是境界,因为众生本来是佛,佛性也是不生不灭的,把执着妄想一层层剥掉就是佛了。成佛可以说就是得到了最高的智慧,最高的快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4:49
佛事一种非常*的境界。包含三个方面一:自觉,即自己觉悟,彻悟人生和世界的道理。二:觉他,即也能使别人觉悟。三:觉行*,指在自觉和觉他这两方面都圆融无碍。
即是无上正等等觉,在外在方面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相好。
这是佛经里说的。 合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4:49
如果自然达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一点功都不要用了,几乎类似道家的‘无为’。当然,这其中是有层次的,真正达到‘无修无证’,那是完全成就了,是成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