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6:49
这个选项是最高睿频功耗的意思,调高以后就增加睿频的稳定性,整体来说就是增加了功耗,对CPU和主板的负载来说相对增大,太高可能会影响到CPU和主板的稳定性,不过只要范围合适,影响不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6:49
XTU全称是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是英特尔官方发布的在windows下实现调节Intel处理器某些参数的软件,一般被用户用来进行CPU超频、降电压等。但并非所有型号都支持该软件,官网上列出完全支持XTU软件的酷睿系列CPU目前有:
(以上只是英特尔官方标明的可软超的酷睿CPU,其实不论是桌面端和移动端,一般只要是4代及以上的酷睿CPU基本上都能体验到XTU的大部分功能(也需考虑主板功能支持),笔者尝试过二代,三代的酷睿,一样也可以使用XTU,但软件显示可使用的功能会较少,而且超频后整个软件的稳定性似乎欠佳,常有出现软件未响应、改了各项参数CPU却没实际变动的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笔记本用户的i3、i5出现了使用XTU降电压后,再拉回到原来的电压水平后CPU发生无法正常睿频的情况,但这些问题随后来XTU不断更新版本有所得到改善。所以说非官方标明支持XTU的对应酷睿用户还是请谨慎使用XTU)
那么用XTU进行超频有什么好处呢?原因很简单,台式机用户如果把XTU调教的好,完全可以简易取代bios的CPU超频,而且可以在系统中实时调节会更加方便;笔记本用户除了非完全锁频的cpu用XTU拉拉倍频以外(笔记本拉外频基本不用奢望),更多人会用XTU在以CPU稳定工作的前提下,进行适度降电压来减少cpu的发热量,保持笔记本的高性能,不让其因为高热而降频卡顿,让办公游戏的体验更加舒适。
范例:
以下笔者拿自用的台式机平台6700k做个XTU超频的例子,首先进官网下XTU。
XTU官网: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download/24075/Intel-Extreme-Tuning-Utility-Intel-XTU-
点“XTUsetup.exe”下载XTU软件并安装程序(注意这里标明只支持win7和win10 位系统)安装好XTU后,点各种agree选项,点击进入软件左边Advanced Tuning主界面:
不要担心这么多难懂晦涩的英文词汇,其实我们实际要操作部分的不多,结合bios里的参数术语,我把中间各种蓝条上面附着的参数项大致已经用红字给大家翻译成熟悉的词了,并参考下列参数介绍和操作进行超频:
Core Voltage(CPU核心电压)
Core Voltage Offset (核心电压增减调节):
这两个放一起就是我们主要进行CPU加降电压操作的地方,一般来说XTU上的Core Voltage是默认主板bios上的设置的,如果你主板上选择了自动调节CPU电压,那么这个Core Voltage的默认状态就是自动调节,如果你bios里已经设置了固定电压值,那么这个默认电压不出意外便是此值。
台式机上桌面端cpu降压的好处同样也是和笔记本移动端cpu的一样,都可以减少cpu发热,降低散热器工作压力,减少功耗,只是台式机的话散热条件一般更好,不用像笔记本用户需要着重考虑CPU电压—CPU长短时功率—cpu过热降频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这就很反应出一个道理:超频再高也只是一个数据,只有合理的超频才具有稳定的实用价值。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睿频下最大短时功率)
Turbo Boost Power Max(睿频下最大长时功率)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频下短时功率持续时间):
首先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和Turbo Boost Power Max这两项参数的区别在台式机上没有在笔记本上面来的明显,现在很多笔记本尤其是一些用了低压U的超极本薄本,厂商通常会有一个最大功率多少多少w的噱头,像什么小米pro标了45w的最大功率,但其实只是短时最大功率罢了,长时功率默认下只有15w,性能比理论值直接暴跌近百分20。
下面的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频下短时功率持续时间)此翻译已经解释得够明白了。至于一般超级本和一些游戏本普遍会有28s或以上的最大短时功率持续时间,用火鸡前辈的话来说就是一款笔记本的“真男人时间”,此时间下笔记本的性能几乎能达到厂商宣传的最大理论值,但是此时散热肯定会跟不上,本子的温度一达到厂商设定的温度墙(即温度上限,达到该*CPU会降频来减少发热而降温),伴随着狂转吵闹的风扇声,cpu会立马被各种先进的降频技术打回原形,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也是你用打游戏或者用一些大型专业软件的时候遭遇卡顿、蓝屏死机的罪魁祸首。
接下来下面这4个Active Core想必不必说大家也都能猜到了是什么了吧?没错它们就是对应了cpu的各核心的当前最高倍频,笔者的i7-6700k为4核,其中最高单核睿频可达4.2ghz:
介绍完这些基本的参数观念,我们就可以用XTU进行简单的超频啦!我们的目标很简单——以CPU能稳定工作为前提,拉尽可能高的倍频,拉尽可能低的电压。
首先因为是台式机平台的关系,很多功率项默认已经是无*状态,所以我们直接把这颗老爷货6700k全核心拉到一个主流的超频频率4.5ghz,电压部分保持默认状态不做任何调整,其他部分也不做任何调整。
然后笔者简单用了cinebench r15 来评估单多核性能和aida的拷机来测试稳定性(其实XTU软件自身也带了跑分和测试稳定性功能,即界面左侧的“Benchmarking”和“Stress Test”,但是专业性目前还比不上aida),此外散热器是海盗船的h100i,风扇状态固定在满速的80%。
对比之前的默频跑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全核心4.5g下的6700k多核成绩986差不多接近i5-8600水平,单核195甚至已经接近了i7-8700的水平,拷机中温度被水冷压在平均温度80度上下,待机温度在42度上下,还是因为嫌吵没有把风扇转速调到最大否则还不会是这么高的高温度,测试中核心频率全程稳定,目前看来再战5年的小目标算是基本完成!
由于笔者主板辣鸡,本来想超上全核4.6g的,但是电压很感人到了不得不要维持在1.345的高压还必须开启自动加压的情况下才能稳住,所以为了安全稳定的日常使用,只能忍住将频率降回全核心4.5到最后来到各核心47 46 45 45的倍频,在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后,终于将电压稳定在了默认电压下“-0.025v”的水平,这差不多是bios上固定电压到1.295v的水平,说明这颗6700K体质算小雷(超低频就高压的U我们称之为大雷、小雷,夸张一点的可以叫天雷)。
如此之小的降压效果其实和不降差不多,这样来操作更多的是为了讲解,实际上我们直接去bios调电压操作性会更好。台式机的降压效果远没有笔记本来的明显,笔记本用户一般可以得到“-0.1v”左右甚至“-0.15v”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的降压福利,尤其适合夏天玩游戏时候,降个0.1v,可能就解决了高温烫手、游戏卡顿这些烦人的问题。
这里再顺便一提,笔记本用户有需要是可以对Turbo Boost Power Max也就是最大长时功率进行具体调节的,一般散热还过得去的游戏本、超极本可以调到接近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最大短时功率值附近一般差5w-15w这样子,比如我上面说过的小米pro可以将原来的最大长时功率拉到30w-35w左右,并需降电压0.08V-0.11V左右来平衡温度,当然具体要结合你笔记本的个体素质。
这样即使是没有拉倍频,也能让笔记本那原来受到散热*而大大折扣的长时工作性能得到很大的,尤其体现在目前市面上一些搭载酷睿8代低压U的超极本全能本上。(另外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一些其他型号笔记本的解锁功率、温度墙的问题)
(8代低压U的小米pro功耗解锁)
总结
综合不少网友反馈6、7代i7超到高频普遍高压,非大雕小雕(指超频性能优异,超到高频还能维持在低压水平的CPU),普通6700k一般超到4.6ghz会普遍接近或超过1.3v的这个谨慎电压界限,虽然也有一些发烧友可以超到更高的频率用散热更好的水冷散热方式来压住温度,但是1.35v或以上的高电压还是不推荐作为日常使用的安全电压,
毕竟极限超频的发烧玩家才追求极致数据的漂亮,而我们日常用户则是进行合理的超频来获取最大的硬件性价比,来使办公、游戏的效率或体验更好,所以超频之前还是要好好上网查找和你具体硬件型号有关的超频信息,掌握应对各种超频失败的知识经验,并和硬件圈的朋友多多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6:49
这个选项是最高睿频功耗的意思,调高以后就增加睿频的稳定性,整体来说就是增加了功耗,对CPU和主板的负载来说相对增大,太高可能会影响到CPU和主板的稳定性,不过只要范围合适,影响不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6:49
XTU全称是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是英特尔官方发布的在windows下实现调节Intel处理器某些参数的软件,一般被用户用来进行CPU超频、降电压等。但并非所有型号都支持该软件,官网上列出完全支持XTU软件的酷睿系列CPU目前有:
(以上只是英特尔官方标明的可软超的酷睿CPU,其实不论是桌面端和移动端,一般只要是4代及以上的酷睿CPU基本上都能体验到XTU的大部分功能(也需考虑主板功能支持),笔者尝试过二代,三代的酷睿,一样也可以使用XTU,但软件显示可使用的功能会较少,而且超频后整个软件的稳定性似乎欠佳,常有出现软件未响应、改了各项参数CPU却没实际变动的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笔记本用户的i3、i5出现了使用XTU降电压后,再拉回到原来的电压水平后CPU发生无法正常睿频的情况,但这些问题随后来XTU不断更新版本有所得到改善。所以说非官方标明支持XTU的对应酷睿用户还是请谨慎使用XTU)
那么用XTU进行超频有什么好处呢?原因很简单,台式机用户如果把XTU调教的好,完全可以简易取代bios的CPU超频,而且可以在系统中实时调节会更加方便;笔记本用户除了非完全锁频的cpu用XTU拉拉倍频以外(笔记本拉外频基本不用奢望),更多人会用XTU在以CPU稳定工作的前提下,进行适度降电压来减少cpu的发热量,保持笔记本的高性能,不让其因为高热而降频卡顿,让办公游戏的体验更加舒适。
范例:
以下笔者拿自用的台式机平台6700k做个XTU超频的例子,首先进官网下XTU。
XTU官网: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download/24075/Intel-Extreme-Tuning-Utility-Intel-XTU-
点“XTUsetup.exe”下载XTU软件并安装程序(注意这里标明只支持win7和win10 位系统)安装好XTU后,点各种agree选项,点击进入软件左边Advanced Tuning主界面:
不要担心这么多难懂晦涩的英文词汇,其实我们实际要操作部分的不多,结合bios里的参数术语,我把中间各种蓝条上面附着的参数项大致已经用红字给大家翻译成熟悉的词了,并参考下列参数介绍和操作进行超频:
Core Voltage(CPU核心电压)
Core Voltage Offset (核心电压增减调节):
这两个放一起就是我们主要进行CPU加降电压操作的地方,一般来说XTU上的Core Voltage是默认主板bios上的设置的,如果你主板上选择了自动调节CPU电压,那么这个Core Voltage的默认状态就是自动调节,如果你bios里已经设置了固定电压值,那么这个默认电压不出意外便是此值。
台式机上桌面端cpu降压的好处同样也是和笔记本移动端cpu的一样,都可以减少cpu发热,降低散热器工作压力,减少功耗,只是台式机的话散热条件一般更好,不用像笔记本用户需要着重考虑CPU电压—CPU长短时功率—cpu过热降频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这就很反应出一个道理:超频再高也只是一个数据,只有合理的超频才具有稳定的实用价值。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睿频下最大短时功率)
Turbo Boost Power Max(睿频下最大长时功率)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频下短时功率持续时间):
首先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和Turbo Boost Power Max这两项参数的区别在台式机上没有在笔记本上面来的明显,现在很多笔记本尤其是一些用了低压U的超极本薄本,厂商通常会有一个最大功率多少多少w的噱头,像什么小米pro标了45w的最大功率,但其实只是短时最大功率罢了,长时功率默认下只有15w,性能比理论值直接暴跌近百分20。
下面的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频下短时功率持续时间)此翻译已经解释得够明白了。至于一般超级本和一些游戏本普遍会有28s或以上的最大短时功率持续时间,用火鸡前辈的话来说就是一款笔记本的“真男人时间”,此时间下笔记本的性能几乎能达到厂商宣传的最大理论值,但是此时散热肯定会跟不上,本子的温度一达到厂商设定的温度墙(即温度上限,达到该*CPU会降频来减少发热而降温),伴随着狂转吵闹的风扇声,cpu会立马被各种先进的降频技术打回原形,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也是你用打游戏或者用一些大型专业软件的时候遭遇卡顿、蓝屏死机的罪魁祸首。
接下来下面这4个Active Core想必不必说大家也都能猜到了是什么了吧?没错它们就是对应了cpu的各核心的当前最高倍频,笔者的i7-6700k为4核,其中最高单核睿频可达4.2ghz:
介绍完这些基本的参数观念,我们就可以用XTU进行简单的超频啦!我们的目标很简单——以CPU能稳定工作为前提,拉尽可能高的倍频,拉尽可能低的电压。
首先因为是台式机平台的关系,很多功率项默认已经是无*状态,所以我们直接把这颗老爷货6700k全核心拉到一个主流的超频频率4.5ghz,电压部分保持默认状态不做任何调整,其他部分也不做任何调整。
然后笔者简单用了cinebench r15 来评估单多核性能和aida的拷机来测试稳定性(其实XTU软件自身也带了跑分和测试稳定性功能,即界面左侧的“Benchmarking”和“Stress Test”,但是专业性目前还比不上aida),此外散热器是海盗船的h100i,风扇状态固定在满速的80%。
对比之前的默频跑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全核心4.5g下的6700k多核成绩986差不多接近i5-8600水平,单核195甚至已经接近了i7-8700的水平,拷机中温度被水冷压在平均温度80度上下,待机温度在42度上下,还是因为嫌吵没有把风扇转速调到最大否则还不会是这么高的高温度,测试中核心频率全程稳定,目前看来再战5年的小目标算是基本完成!
由于笔者主板辣鸡,本来想超上全核4.6g的,但是电压很感人到了不得不要维持在1.345的高压还必须开启自动加压的情况下才能稳住,所以为了安全稳定的日常使用,只能忍住将频率降回全核心4.5到最后来到各核心47 46 45 45的倍频,在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后,终于将电压稳定在了默认电压下“-0.025v”的水平,这差不多是bios上固定电压到1.295v的水平,说明这颗6700K体质算小雷(超低频就高压的U我们称之为大雷、小雷,夸张一点的可以叫天雷)。
如此之小的降压效果其实和不降差不多,这样来操作更多的是为了讲解,实际上我们直接去bios调电压操作性会更好。台式机的降压效果远没有笔记本来的明显,笔记本用户一般可以得到“-0.1v”左右甚至“-0.15v”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的降压福利,尤其适合夏天玩游戏时候,降个0.1v,可能就解决了高温烫手、游戏卡顿这些烦人的问题。
这里再顺便一提,笔记本用户有需要是可以对Turbo Boost Power Max也就是最大长时功率进行具体调节的,一般散热还过得去的游戏本、超极本可以调到接近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最大短时功率值附近一般差5w-15w这样子,比如我上面说过的小米pro可以将原来的最大长时功率拉到30w-35w左右,并需降电压0.08V-0.11V左右来平衡温度,当然具体要结合你笔记本的个体素质。
这样即使是没有拉倍频,也能让笔记本那原来受到散热*而大大折扣的长时工作性能得到很大的,尤其体现在目前市面上一些搭载酷睿8代低压U的超极本全能本上。(另外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一些其他型号笔记本的解锁功率、温度墙的问题)
(8代低压U的小米pro功耗解锁)
总结
综合不少网友反馈6、7代i7超到高频普遍高压,非大雕小雕(指超频性能优异,超到高频还能维持在低压水平的CPU),普通6700k一般超到4.6ghz会普遍接近或超过1.3v的这个谨慎电压界限,虽然也有一些发烧友可以超到更高的频率用散热更好的水冷散热方式来压住温度,但是1.35v或以上的高电压还是不推荐作为日常使用的安全电压,
毕竟极限超频的发烧玩家才追求极致数据的漂亮,而我们日常用户则是进行合理的超频来获取最大的硬件性价比,来使办公、游戏的效率或体验更好,所以超频之前还是要好好上网查找和你具体硬件型号有关的超频信息,掌握应对各种超频失败的知识经验,并和硬件圈的朋友多多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6:49
这个选项是最高睿频功耗的意思,调高以后就增加睿频的稳定性,整体来说就是增加了功耗,对CPU和主板的负载来说相对增大,太高可能会影响到CPU和主板的稳定性,不过只要范围合适,影响不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6:49
XTU全称是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是英特尔官方发布的在windows下实现调节Intel处理器某些参数的软件,一般被用户用来进行CPU超频、降电压等。但并非所有型号都支持该软件,官网上列出完全支持XTU软件的酷睿系列CPU目前有:
(以上只是英特尔官方标明的可软超的酷睿CPU,其实不论是桌面端和移动端,一般只要是4代及以上的酷睿CPU基本上都能体验到XTU的大部分功能(也需考虑主板功能支持),笔者尝试过二代,三代的酷睿,一样也可以使用XTU,但软件显示可使用的功能会较少,而且超频后整个软件的稳定性似乎欠佳,常有出现软件未响应、改了各项参数CPU却没实际变动的情况,另外还有少部分笔记本用户的i3、i5出现了使用XTU降电压后,再拉回到原来的电压水平后CPU发生无法正常睿频的情况,但这些问题随后来XTU不断更新版本有所得到改善。所以说非官方标明支持XTU的对应酷睿用户还是请谨慎使用XTU)
那么用XTU进行超频有什么好处呢?原因很简单,台式机用户如果把XTU调教的好,完全可以简易取代bios的CPU超频,而且可以在系统中实时调节会更加方便;笔记本用户除了非完全锁频的cpu用XTU拉拉倍频以外(笔记本拉外频基本不用奢望),更多人会用XTU在以CPU稳定工作的前提下,进行适度降电压来减少cpu的发热量,保持笔记本的高性能,不让其因为高热而降频卡顿,让办公游戏的体验更加舒适。
范例:
以下笔者拿自用的台式机平台6700k做个XTU超频的例子,首先进官网下XTU。
XTU官网:https://downloadcenter.intel.com/download/24075/Intel-Extreme-Tuning-Utility-Intel-XTU-
点“XTUsetup.exe”下载XTU软件并安装程序(注意这里标明只支持win7和win10 位系统)安装好XTU后,点各种agree选项,点击进入软件左边Advanced Tuning主界面:
不要担心这么多难懂晦涩的英文词汇,其实我们实际要操作部分的不多,结合bios里的参数术语,我把中间各种蓝条上面附着的参数项大致已经用红字给大家翻译成熟悉的词了,并参考下列参数介绍和操作进行超频:
Core Voltage(CPU核心电压)
Core Voltage Offset (核心电压增减调节):
这两个放一起就是我们主要进行CPU加降电压操作的地方,一般来说XTU上的Core Voltage是默认主板bios上的设置的,如果你主板上选择了自动调节CPU电压,那么这个Core Voltage的默认状态就是自动调节,如果你bios里已经设置了固定电压值,那么这个默认电压不出意外便是此值。
台式机上桌面端cpu降压的好处同样也是和笔记本移动端cpu的一样,都可以减少cpu发热,降低散热器工作压力,减少功耗,只是台式机的话散热条件一般更好,不用像笔记本用户需要着重考虑CPU电压—CPU长短时功率—cpu过热降频这三者的平衡关系,这就很反应出一个道理:超频再高也只是一个数据,只有合理的超频才具有稳定的实用价值。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睿频下最大短时功率)
Turbo Boost Power Max(睿频下最大长时功率)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频下短时功率持续时间):
首先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和Turbo Boost Power Max这两项参数的区别在台式机上没有在笔记本上面来的明显,现在很多笔记本尤其是一些用了低压U的超极本薄本,厂商通常会有一个最大功率多少多少w的噱头,像什么小米pro标了45w的最大功率,但其实只是短时最大功率罢了,长时功率默认下只有15w,性能比理论值直接暴跌近百分20。
下面的Turbo Boost Short Power window(睿频下短时功率持续时间)此翻译已经解释得够明白了。至于一般超级本和一些游戏本普遍会有28s或以上的最大短时功率持续时间,用火鸡前辈的话来说就是一款笔记本的“真男人时间”,此时间下笔记本的性能几乎能达到厂商宣传的最大理论值,但是此时散热肯定会跟不上,本子的温度一达到厂商设定的温度墙(即温度上限,达到该*CPU会降频来减少发热而降温),伴随着狂转吵闹的风扇声,cpu会立马被各种先进的降频技术打回原形,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也是你用打游戏或者用一些大型专业软件的时候遭遇卡顿、蓝屏死机的罪魁祸首。
接下来下面这4个Active Core想必不必说大家也都能猜到了是什么了吧?没错它们就是对应了cpu的各核心的当前最高倍频,笔者的i7-6700k为4核,其中最高单核睿频可达4.2ghz:
介绍完这些基本的参数观念,我们就可以用XTU进行简单的超频啦!我们的目标很简单——以CPU能稳定工作为前提,拉尽可能高的倍频,拉尽可能低的电压。
首先因为是台式机平台的关系,很多功率项默认已经是无*状态,所以我们直接把这颗老爷货6700k全核心拉到一个主流的超频频率4.5ghz,电压部分保持默认状态不做任何调整,其他部分也不做任何调整。
然后笔者简单用了cinebench r15 来评估单多核性能和aida的拷机来测试稳定性(其实XTU软件自身也带了跑分和测试稳定性功能,即界面左侧的“Benchmarking”和“Stress Test”,但是专业性目前还比不上aida),此外散热器是海盗船的h100i,风扇状态固定在满速的80%。
对比之前的默频跑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全核心4.5g下的6700k多核成绩986差不多接近i5-8600水平,单核195甚至已经接近了i7-8700的水平,拷机中温度被水冷压在平均温度80度上下,待机温度在42度上下,还是因为嫌吵没有把风扇转速调到最大否则还不会是这么高的高温度,测试中核心频率全程稳定,目前看来再战5年的小目标算是基本完成!
由于笔者主板辣鸡,本来想超上全核4.6g的,但是电压很感人到了不得不要维持在1.345的高压还必须开启自动加压的情况下才能稳住,所以为了安全稳定的日常使用,只能忍住将频率降回全核心4.5到最后来到各核心47 46 45 45的倍频,在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后,终于将电压稳定在了默认电压下“-0.025v”的水平,这差不多是bios上固定电压到1.295v的水平,说明这颗6700K体质算小雷(超低频就高压的U我们称之为大雷、小雷,夸张一点的可以叫天雷)。
如此之小的降压效果其实和不降差不多,这样来操作更多的是为了讲解,实际上我们直接去bios调电压操作性会更好。台式机的降压效果远没有笔记本来的明显,笔记本用户一般可以得到“-0.1v”左右甚至“-0.15v”这样效果会比较明显的降压福利,尤其适合夏天玩游戏时候,降个0.1v,可能就解决了高温烫手、游戏卡顿这些烦人的问题。
这里再顺便一提,笔记本用户有需要是可以对Turbo Boost Power Max也就是最大长时功率进行具体调节的,一般散热还过得去的游戏本、超极本可以调到接近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最大短时功率值附近一般差5w-15w这样子,比如我上面说过的小米pro可以将原来的最大长时功率拉到30w-35w左右,并需降电压0.08V-0.11V左右来平衡温度,当然具体要结合你笔记本的个体素质。
这样即使是没有拉倍频,也能让笔记本那原来受到散热*而大大折扣的长时工作性能得到很大的,尤其体现在目前市面上一些搭载酷睿8代低压U的超极本全能本上。(另外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一些其他型号笔记本的解锁功率、温度墙的问题)
(8代低压U的小米pro功耗解锁)
总结
综合不少网友反馈6、7代i7超到高频普遍高压,非大雕小雕(指超频性能优异,超到高频还能维持在低压水平的CPU),普通6700k一般超到4.6ghz会普遍接近或超过1.3v的这个谨慎电压界限,虽然也有一些发烧友可以超到更高的频率用散热更好的水冷散热方式来压住温度,但是1.35v或以上的高电压还是不推荐作为日常使用的安全电压,
毕竟极限超频的发烧玩家才追求极致数据的漂亮,而我们日常用户则是进行合理的超频来获取最大的硬件性价比,来使办公、游戏的效率或体验更好,所以超频之前还是要好好上网查找和你具体硬件型号有关的超频信息,掌握应对各种超频失败的知识经验,并和硬件圈的朋友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