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看见很多老照片留辫子的清朝人 但很多人前面不是半个光头是有头发的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3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如今在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男人一律梳着“阴阳头”,就是把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辫成粗长的发辫。港台清装剧和*清装剧还略有不同,前者剃掉的部分较少,后者剃掉的部分较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


但这并不是*,而是搞错了!甚至大错了,违背历史的真实。

满清男人真正的发型是什么式样?


不是如今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加以美化的造型,而是所谓“金钱鼠尾”辫——


是把四周头发全部剃得精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直径1寸或3厘米)一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编结成又细又长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还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所以它的名称叫做“金钱鼠尾”。


就是说,满清(前期、中期)男人标准的辫子式样,原来是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细细的!绝不像近几年以来电视剧辫子戏里面那样粗大。辫子根部也只有铜钱那么一小撮,根本谈不上茂密。其他大部分头发全都要剃光了算。


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发根如铜钱大小、老鼠尾巴粗细”,是多么丑陋的形象啊!如今再喜欢出风头的大腕大牌明星们,也未必愿意做如此稀奇古怪的发型。怪不得清装影视剧中对于辫子要加以美化了!

现今看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几乎就是光头)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

不妨设想一下康熙爷微服私访、乾隆帝四处风流、纪晓岚铁齿铜牙之时头上光溜溜的顶着一个老鼠尾巴一样的东西,清宫剧里的清朝人物才没有按照“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则塑造人物


这种不堪入目、令人无地自容的“金钱鼠尾”辫,遭到广大汉人非常激烈持久的抵制和反抗,许多已经投降的地区的民众甚至因剃发令降而复反。因为自汉唐两千多年来,男子一直是束发别簪的发式,陡然间被形象猥琐的“金钱鼠尾”辫所替代,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发式衣冠的改变实质上是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割裂。改朝换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该种地还种地,该交税还交税,说不定他们还盼着换一个好皇上呢;而文化习俗上的割裂对广大汉人来说就等同于数典忘祖,当然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这就是清朝初年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民众激烈持久抵抗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在清装辫子剧中的阴阳头发式,如果根据当时颁布的剃发令的剃发标准,也是要处死的!


因为清廷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例如顺治四年(17年),江南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以“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上奏,奉朱批:“着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满清入关以后,随着军事胜利扩大,清*剃发令愈加生硬,所遇到的反抗也越来越强烈,悲惨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前人对此多有描述。


《清稗类钞》之“容止类”、“发作金钱式”条云:“董志学为江西巡按,按部吉安,饬守令礼请缙绅子弟及举贡监生饮宴。酒酣,起而言曰:‘当朝重剃发,式当如金钱,请脱帽验之。’因尽去其帽,则皆略去鬓发,余顶结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余悉系之于狱。”

鲁迅念书和留学日本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士大夫流行的辫子已经比“老鼠尾巴”较粗大一些,如同猪尾巴。怪不得留日的中国学生普遍受到日本小孩子们的嘲弄——围观、跟在后面嚷嚷:“猪尾巴!猪尾巴!”中国学生们的脑袋,从好像老鼠*进化到好像猪*了!


这种奇耻大辱的丑陋发型,也成为当时民众奋起强烈要求“排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直接原因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满清最初入关时的剃发*,当时叫“金钱鼠尾”,也就是说头发绝大部分都是光的,只有一小撮头发,只有铜钱孔那么粗!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续发越多,到了清末的时候,其实几乎已经全部都是头发了,但是始终还保留着辫子,这就是你看到的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前额的头发是没有时间理发,留长了。

你看到照片里面的人肯定是穷苦人家,没有时间理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如今在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男人一律梳着“阴阳头”,就是把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辫成粗长的发辫。港台清装剧和*清装剧还略有不同,前者剃掉的部分较少,后者剃掉的部分较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


但这并不是*,而是搞错了!甚至大错了,违背历史的真实。

满清男人真正的发型是什么式样?


不是如今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加以美化的造型,而是所谓“金钱鼠尾”辫——


是把四周头发全部剃得精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直径1寸或3厘米)一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编结成又细又长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还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所以它的名称叫做“金钱鼠尾”。


就是说,满清(前期、中期)男人标准的辫子式样,原来是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细细的!绝不像近几年以来电视剧辫子戏里面那样粗大。辫子根部也只有铜钱那么一小撮,根本谈不上茂密。其他大部分头发全都要剃光了算。


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发根如铜钱大小、老鼠尾巴粗细”,是多么丑陋的形象啊!如今再喜欢出风头的大腕大牌明星们,也未必愿意做如此稀奇古怪的发型。怪不得清装影视剧中对于辫子要加以美化了!

现今看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几乎就是光头)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

不妨设想一下康熙爷微服私访、乾隆帝四处风流、纪晓岚铁齿铜牙之时头上光溜溜的顶着一个老鼠尾巴一样的东西,清宫剧里的清朝人物才没有按照“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则塑造人物


这种不堪入目、令人无地自容的“金钱鼠尾”辫,遭到广大汉人非常激烈持久的抵制和反抗,许多已经投降的地区的民众甚至因剃发令降而复反。因为自汉唐两千多年来,男子一直是束发别簪的发式,陡然间被形象猥琐的“金钱鼠尾”辫所替代,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发式衣冠的改变实质上是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割裂。改朝换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该种地还种地,该交税还交税,说不定他们还盼着换一个好皇上呢;而文化习俗上的割裂对广大汉人来说就等同于数典忘祖,当然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这就是清朝初年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民众激烈持久抵抗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在清装辫子剧中的阴阳头发式,如果根据当时颁布的剃发令的剃发标准,也是要处死的!


因为清廷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例如顺治四年(17年),江南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以“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上奏,奉朱批:“着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满清入关以后,随着军事胜利扩大,清*剃发令愈加生硬,所遇到的反抗也越来越强烈,悲惨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前人对此多有描述。


《清稗类钞》之“容止类”、“发作金钱式”条云:“董志学为江西巡按,按部吉安,饬守令礼请缙绅子弟及举贡监生饮宴。酒酣,起而言曰:‘当朝重剃发,式当如金钱,请脱帽验之。’因尽去其帽,则皆略去鬓发,余顶结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余悉系之于狱。”

鲁迅念书和留学日本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士大夫流行的辫子已经比“老鼠尾巴”较粗大一些,如同猪尾巴。怪不得留日的中国学生普遍受到日本小孩子们的嘲弄——围观、跟在后面嚷嚷:“猪尾巴!猪尾巴!”中国学生们的脑袋,从好像老鼠*进化到好像猪*了!


这种奇耻大辱的丑陋发型,也成为当时民众奋起强烈要求“排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直接原因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满清最初入关时的剃发*,当时叫“金钱鼠尾”,也就是说头发绝大部分都是光的,只有一小撮头发,只有铜钱孔那么粗!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续发越多,到了清末的时候,其实几乎已经全部都是头发了,但是始终还保留着辫子,这就是你看到的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8

剃了呗。后来不会长头发,跟和尚的原理一样追问我说的是 很多人根本不剃头 前面也有头发 后面一条辫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9

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的,表示满州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
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
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跟史书里成吉思汗的发型几乎一样,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跟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的残缺,是一种*礼.
还有一个是只留中间的而且扎个辩子,阎崇年先生是这样说是“销平四夷,定顶中原”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前额的头发是没有时间理发,留长了。

你看到照片里面的人肯定是穷苦人家,没有时间理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8

剃了呗。后来不会长头发,跟和尚的原理一样追问我说的是 很多人根本不剃头 前面也有头发 后面一条辫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9

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的,表示满州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
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
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跟史书里成吉思汗的发型几乎一样,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跟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的残缺,是一种*礼.
还有一个是只留中间的而且扎个辩子,阎崇年先生是这样说是“销平四夷,定顶中原”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如今在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男人一律梳着“阴阳头”,就是把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辫成粗长的发辫。港台清装剧和*清装剧还略有不同,前者剃掉的部分较少,后者剃掉的部分较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


但这并不是*,而是搞错了!甚至大错了,违背历史的真实。

满清男人真正的发型是什么式样?


不是如今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加以美化的造型,而是所谓“金钱鼠尾”辫——


是把四周头发全部剃得精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直径1寸或3厘米)一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编结成又细又长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还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所以它的名称叫做“金钱鼠尾”。


就是说,满清(前期、中期)男人标准的辫子式样,原来是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细细的!绝不像近几年以来电视剧辫子戏里面那样粗大。辫子根部也只有铜钱那么一小撮,根本谈不上茂密。其他大部分头发全都要剃光了算。


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发根如铜钱大小、老鼠尾巴粗细”,是多么丑陋的形象啊!如今再喜欢出风头的大腕大牌明星们,也未必愿意做如此稀奇古怪的发型。怪不得清装影视剧中对于辫子要加以美化了!

现今看的清宫戏里满族男子都梳着阴阳头,就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编成发辫。实际上历史上真正清朝发式是金钱鼠尾,就是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几乎就是光头)阴阳头是清末才慢慢出现的。

不妨设想一下康熙爷微服私访、乾隆帝四处风流、纪晓岚铁齿铜牙之时头上光溜溜的顶着一个老鼠尾巴一样的东西,清宫剧里的清朝人物才没有按照“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则塑造人物


这种不堪入目、令人无地自容的“金钱鼠尾”辫,遭到广大汉人非常激烈持久的抵制和反抗,许多已经投降的地区的民众甚至因剃发令降而复反。因为自汉唐两千多年来,男子一直是束发别簪的发式,陡然间被形象猥琐的“金钱鼠尾”辫所替代,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汉族的发式衣冠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发式衣冠的改变实质上是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割裂。改朝换代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该种地还种地,该交税还交税,说不定他们还盼着换一个好皇上呢;而文化习俗上的割裂对广大汉人来说就等同于数典忘祖,当然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这就是清朝初年的剃发令遭到广大民众激烈持久抵抗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在清装辫子剧中的阴阳头发式,如果根据当时颁布的剃发令的剃发标准,也是要处死的!


因为清廷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例如顺治四年(17年),江南浒墅关民丁泉“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以“本犯即无奸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为由上奏,奉朱批:“着就彼处斩”,县官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满清入关以后,随着军事胜利扩大,清*剃发令愈加生硬,所遇到的反抗也越来越强烈,悲惨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前人对此多有描述。


《清稗类钞》之“容止类”、“发作金钱式”条云:“董志学为江西巡按,按部吉安,饬守令礼请缙绅子弟及举贡监生饮宴。酒酣,起而言曰:‘当朝重剃发,式当如金钱,请脱帽验之。’因尽去其帽,则皆略去鬓发,余顶结如故,惟一人如式,得放出,余悉系之于狱。”

鲁迅念书和留学日本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士大夫流行的辫子已经比“老鼠尾巴”较粗大一些,如同猪尾巴。怪不得留日的中国学生普遍受到日本小孩子们的嘲弄——围观、跟在后面嚷嚷:“猪尾巴!猪尾巴!”中国学生们的脑袋,从好像老鼠*进化到好像猪*了!


这种奇耻大辱的丑陋发型,也成为当时民众奋起强烈要求“排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直接原因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7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满清最初入关时的剃发*,当时叫“金钱鼠尾”,也就是说头发绝大部分都是光的,只有一小撮头发,只有铜钱孔那么粗!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往后续发越多,到了清末的时候,其实几乎已经全部都是头发了,但是始终还保留着辫子,这就是你看到的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8

前额的头发是没有时间理发,留长了。

你看到照片里面的人肯定是穷苦人家,没有时间理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8

剃了呗。后来不会长头发,跟和尚的原理一样追问我说的是 很多人根本不剃头 前面也有头发 后面一条辫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4:39

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的,表示满州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
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
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跟史书里成吉思汗的发型几乎一样,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跟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的残缺,是一种*礼.
还有一个是只留中间的而且扎个辩子,阎崇年先生是这样说是“销平四夷,定顶中原”的意思。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