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大棚生产方式优缺点进行阐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1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1:11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 1999 年已达 100 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 .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 .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 ( 代料种 ) 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 ( 接种后 70 — 80 天出菇 ) 、迟生种 ( 接种后 120 天以上出菇 ) 。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 5-15 厘米,后者 4-6 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 4 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5-15 ℃。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0-20 ℃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5-25 ℃。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 5-28 ℃,但以 10-20 ℃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 90 %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 .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 241 — 4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花菇 135 三个菌株。 (1) 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 241 — 4241 — 4 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 1988 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 25 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 241 — 4 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 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直径 6 — 10 厘米,肉厚 1 . 8 — 2 . 2 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 “ 仿生菇 ” ,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 6-20 ℃,以 12 — 16 ℃为最适,接种到出菇 ( 菌龄 180 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2 — 5 月,出菇期 10- 翌年 4 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 9015( 花菇 939) 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 75 %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 4 — 14 厘米,柄长 3 . 5 — 5 . 5 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 8- 22 ℃,以 14 — 18 ℃最适,菌龄 90 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 3 — 8 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 5 — 7 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 9 月 — 翌年 5 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 135 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 5 — 13 厘米,柄长 3 — 4 厘米,易形成花菇; 1 、湿 度 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菌筒料内含水量;二是栽培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总的要求是“内湿外干”。花菇菌筒的含水量,基本上与常规栽培要求接近,但有它的特殊性。据试验菌筒含水量为 35% 时,生长的菇蕾中有 85% 萎缩;含水量 49% 的菌筒,也有 12% 菇蕾萎缩;含水量 60% ~ 70% ,菇蕾均能正常形成花菇。花菇形成要求干燥条件,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 50% ~ 60% 较为理想。过低或过高都较难形成纹理,过分干燥易成菇丁,主要是菇盖过早开裂,而无法长大,甚至因此而干死;较长时间空气相对湿度高于 75% 时,菌盖表皮不开裂或仅有微小的网状花纹,由此可见湿度对花菇形成的影响较大。菇场地面水蒸气的蒸发量,会直接影响菇盖的形成和开裂的深度,如果菇场地面潮湿,水蒸气的蒸发量就大,致使菇棚内的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也就增大,不利于花菇的形成。即使形成花菇,其质量也受影响。所以场地应选择地面较高、通风好、土质干燥的地方,最好地面铺一层煤渣,以利于吸潮。 2 、温 度 温度虽不是影响花菇形成的决定因素,但对花菇形成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一菌株在其适应的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周期短,但柄长、肉薄、易开裂,即使形成花菇,品质也差;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缓慢,组织繁密,肉质厚,柄短,品质好,但量小。花菇既是香菇的优质品种,必须以质量为重,理想的平均温度为 15 ℃左右。 3 、光 照 光照对花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条件。如果光线太弱,菌柄明显增长,菌盖色泽偏淡,影响品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当增强光照,有利于提高品质。而对于花菇来说,还须有一段时间的强光刺激,使其组织发育更紧密、厚实。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强光加上良好的通风,必然极大地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加速菇盖开裂和加深裂纹。 4 、风 速 菇棚内如果加大风速,有利于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在菇体表面的附着率。最好有 2 ~ 3 级微风吹拂,可促使菇盖表皮加速干燥,促使裂成花纹。因此,菇场应选择较通风的地方,且棚与棚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应相互影响通风。 5 、海 拔 海拔高度虽不直接影响花菇形成,但在自然条件下,海拔高度可以影响气温和温差。较低的气温和较大的温差,有促进花菇形成和提高花菇品质的作用。海拔较高,其气温相对较低,温差较大,有利于花菇栽培。我国北方气温比南方低,选择海拔高度要适当,否则气温过低,一年中低温持续的时间又长,花菇生长期短,影响产量。在南方气候较温和,花菇栽培地段应选择海拔 450 米以上,以海拔 600 ~ 900 米为宜,这样秋冬季节气候较干燥,适宜花菇生长。如果气温能维持在 8 ℃~ 15 ℃,温差达 10 ℃以上,形成的花菇质量较好。 6 、种性差异 品种虽不是决定花菇的成因,但不同菌株由于种性特征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花菇的形成。比如中温偏高型的菌株 Cr-04 、 Cr-20 ,其出菇温度较高,而花菇生长期多在秋冬及早春低温干燥环境下,这些菌株积温没达标,无法长出菇蕾,更谈不上长花菇。只要选用中温偏低型或低温型菌株,才有利于花菇形成。 7 、菇蕾成熟度 据试验表明,在空气相对湿度 60% ,温度 12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其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的影响 蕾体大小(厘米) 菇蕾盖面状况 1 70% 左右的菇蕾出现萎缩 1.5 25% 菇蕾萎缩 2 ~ 3.5 菇盖表面裂纹清晰 , 形成较好白花菇 3.5 以上 菇盖中心干燥 , 花纹不明显 近成熟 菇盖不能形成花纹十一、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 1 、 菌蚊 常见的菌蚊主要有小菌蚊、真菌瘿蚊、厉眼蕈蚊、折翅菌蚊、黄足蕈蚊。 ①发生与为害 从菌蚊的栖息环境看,有的潜存在菇房内,有的潜存在产品仓库中。发生的原因多为周围环境杂草丛生、垃圾、菌渣乱堆,给害虫提供寄生繁衍条件;加之菇房防虫设施不全,害虫飞入无阻,给害虫生存繁殖有了再生的场所。菌蚊绝大部分是咬食子实体。而幼虫也潜入较湿的培养料内咬食香菇菌丝,并咬蚀原基,将子实体咬蚀,造成干缩死亡。 ②防治方法 注意菇房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消毒处理,杜绝虫源。门窗和通气孔要安装 60 目纱网 , 阻止成虫飞入;网上定期喷洒除虫菊液。房棚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 0.1 %敌敌畏杀虫乳油,也可用除虫菊熬成浓液涂粘于木板上,挂在灯光的附近地方,粘杀入侵菌蚊。 2 、菇蝇 菇蝇指的是对香菇生产有害的蝇类,包括蚤蝇科、果蝇科、扁足蝇科、寡脉蝇科,属于双翅目害虫之一。 ①发生与为害 菇房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烂菇不及时处理,常造成蝇类成虫产卵繁殖。蝇主要取食香菇菌丝和幼菇,并从菇柄入侵,咬食柔嫩组织。菇房内湿度越大,发生越严重。幼虫老熟后在菌袋穴内化蛹,繁殖下一代。蝇类有明显趋向性,白天活动。还会携带大量病源菌孢子,线虫、螨类等,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为害极大。 ②防治方法 做好消灭越冬虫源,彻底消除菇房四周的*物质,经常用石灰消毒;搞好菇房内卫生,门窗装上 60 目的尼龙纱,门上挂粘胶板粘杀入侵蝇类 , 以防虫源入内。由于蝇类的发生期由 3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成虫达高峰期,因此在防治上应以杀灭成虫为主。栽培房湿度不能过高,进入子实体生长期时,房棚内悬挂黑光灯诱杀,将 20 瓦灯管横向装在培养架顶层上方 60 厘米处,在灯管正下方 35 厘米处放一个收集盘,内盛适量的 0.1 %敌百虫药液诱杀成虫。或用半夏、野大蒜、桃树叶和柏树叶捣烂,以 1:1 加水浸渍 , 喷洒杀灭 , 也可用抑太保 2000~3000 倍液喷洒杀灭。 3 、螨类 螨,俗称菌虱。种类很多,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几乎都与螨有关。常见的螨类有蒲螨、家食甜螨、粉螨、兰氏布伦螨、害长头螨。 ①发生与为害 螨类主要来源于仓库、饲料间或鸡棚里的粗糠、棉籽壳、麦麸、米糠等,通过培养料、菌种和粉螨繁殖很快,在 22 ℃下 15 天就可繁殖 1 代。螨类以吃香菇菌丝为主,被害的菌丝萌发力差,使子实体久不出现。菌袋受螨害后,接种口的菌丝首先被吃食而变得稀疏或退化,影响出菇造成烂菇。 ②防治方法 螨类难以根除。因螨虫小,又钻进培养料内,药效过后,它又会爬出来,不易消灭。因此,只好以防为主,保持栽培场所周围清洁卫生,远离鸡、猪、仓库、饲料棚等地方。场地可用 73 %克螨特乳油 3000 倍液喷洒,杀灭潜存螨源。在栽培环节中,原料必须选择新鲜无霉变,用前经过曝晒处理。在接种穴封口胶膜拱起通风之前,为了防止螨类从开口处侵入,菇房可提前 1 天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或 5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洒室内,然后把室温调节到 20 ℃,关闭门窗,杀死螨类。尔后再通风换气,排除农药的残余气味,开启封口物。子实体生长前期发现螨虫,可用新鲜烟叶平铺在有螨虫的菌袋旁,待烟叶上聚集螨时,取出用火烧死;也可用鲜猪骨间距 10~20 厘米排放在有螨害处,待诱集时取出用沸水烫死;还可以用茶籽饼研成粉,微火炒至油香时出锅撒在纱布上,诱螨后取出用沸水烫死。在不得已下,可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2.5 %塞嗪 ( 扑虱灵 )1500 倍液喷洒杀灭。 4 、菇蛾菇蛾品种不同,翅膀、体态长短,大小、色彩各异。常见的种类有谷蛾、印度暝蛾、麦蛾、粉斑暝蛾。 ①发生与为害 蛾及幼虫休眠越冬,以取食为害。成虫多在当年接种穴周围产卵,初孵幼虫钻入菌袋接种穴内,残食香菇菌丝体,并蛀入内层菌丝。菇蛾也常出现在香菇干品仓库中,咬食菇体。 ②防治方法 ( 1 )控制虫源 菇房或仓库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进入室内,减少虫源。野外栽培棚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 ( 2 )人工捕杀 成虫不喜光,多停留在暗处,结合菌袋翻堆时捕杀;初孵化的幼虫多爬到接种穴上,应及时捕捉;预蛹前期 2~3 天老熟幼虫外出活动,应加强预测,在其活动期捉捕。 ( 3 )药剂防治 发现虫口密度较大时,每批香菇采收后,或干品进仓前可用克蛾宝 2000~3000 倍液,或用夜蛾净 1500~2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5 %锐劲特悬浮剂 1500~2000 倍液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杀。 5 、蛞蝓 蛞蝓常见的种类有野蛞蝓、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 ①发生与为害 蛞蝓白天潜伏,晚间、雨后及阴天成群活动取食。一年繁殖 1 代。卵产于菌袋接种穴内,每堆 10~20 粒。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落叶或土石块下,夜间爬进菇棚内。活动适宜温度为 15 ℃ ~25 ℃,高过 26 ℃或低于 14 ℃,活动能力下降。蛞蝓爬行所到之处会留下一道道白色发亮的粘质带痕及其排泄出的粪便。香菇子实体被咬成缺刻,伤害组织;有时伤害处也诱发感染霉菌和细菌。 ②防治方法 搞好场地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及石块,并撒一层石灰粉,或用茶籽饼 1 千克,清水 10 升浸泡过滤后,再加清水 100 升溶液进行喷洒。夜间 10 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捉。发现危害后,每隔 1~2 天用 5 %来苏儿水喷洒蛞蝓活动场所。 6 、跳虫 弹尾目跳虫品种繁多,形态颜色与个体大小因种而异,其共同点是都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体面油质,不怕水。常见的种类有乳白色棘跳虫、木耳盐长角跳虫、斑足齿跳虫、等节跳虫、圆跳虫、紫跳虫。 ①发生与为害 跳虫多发生在潮湿的老菇棚,阴暗处,高温及 25 ℃条件下适宜其活动,一年可繁殖 6~7 代。常群集在野外菇棚内咬食香菇子实体,严重时菌筒表面呈烟灰状。 ②防治方法 及时排除菇棚四周水沟的积水,并撒石灰粉消毒,改善卫生条件。跳虫不耐高温,培养料灭菌彻底,是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出菇前可喷洒 1 : 150~200 的除虫菊,或用农地乐 1000~1500 倍液喷洒。喷药应从棚内四周向中间喷洒,防止逃跑。还可以用敌百虫、乐果或 0.1 %鱼藤精药剂拌蜂蜜进行诱杀。 7 、线虫 线虫常见的有堆肥滑刀线虫、伊可防线虫、三唇线虫、小杆线虫等,属于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①发生与为害 线虫主要由培养料和水源带入,常在降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受害后菇体边缘腐烂,仔细检查可发现菌褶内有丝状红色或灰色的线虫。线虫蛀食子实体并带进细菌,造成烂菇。有时还破坏菇柄,使子实体失去发育的能力。 ②防治方法 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水源应事先消毒,栽培时菌筒喷水不宜过湿,经常通风并及时检查。发生线虫时,可用 0.5 %石灰水或 1 %食盐水喷洒几次,同时在地面洒施石灰水消毒。 十二、香菇生理性病害及防治对策香菇生理性病害是一种非病原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对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如在子实体形成时,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过浓,碳氮比过低,光线过弱,脱袋不及时等,都会造成各种畸形菇出现。 1 、 荔枝状原基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后,呈圆锥状突起,似荔枝形,菌盖、菌柄不分化,或仅有很小的菌盖,无商品价值。 [病因]高温型菌株菌龄未到,即生理不成熟,却遇低温而出菇;低温型菌株亦是菌龄未到,亦即生理不成熟,却遇高温而出菇;培养料碳氮比值小,即氮源太丰富等原因,都会导致荔枝状原基。 [防治对策]首先调节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准确掌握菌株温型特点,安排好制种期, 养足菌龄,使菌株达到生理成熟,即培养料被充分分解,菌丝体长满料层,累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待温度适宜时,再进行出菇处理。一旦发现有荔枝状原基,应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2 、穿顶菇及防治 [病状]在菇顶心长出一根顶菇,细长,颜色似菇柄,形状似帽顶物。 [病因]由于菌包未达到生理成熟,却受到机械震动刺激,温度又适宜,因而早生菇,加上脱袋后菇盖又受环境干燥的影响,致使菌盖表皮生长速度慢,菇体生长速度快,以致穿出菌盖而伸长生长。 [防治对策]发现早出菇现象,要及时脱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小菇,使环境适合转色,然后让菌包边转色边长菇。 3 、长柄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伸长而菇盖缩小,与菇盖相连处形成扁形或多边形,菇盖表面高低不平,呈暗褐色。 [病因]出菇时场地潮湿,菌棒排放过密,光照弱,温度过高,二氧化碳过浓,未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正常的生活条件。 [防治对策]适当加大菌棒排放间隙,增加光照量,加强通风散热散湿管理。 4 、扁形菇及防治 [病状]菇盖扁平,不圆整,无鳞片,呈棕褐色。 [病因]菇棒未转色(或部分转色)先出菇,又未及时脱袋,而被袋膜挤压成各种形状的菇,如多边形菇、钟形菇、卷缩菇、扭曲菇等畸形菇。 [防治对策]当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后,如不到出菇温度,就不要给予机械刺激,防止早生菇。待转色达 50 %以上,脱袋转色,再给予温差刺激,促进出菇。如发现有早出菇现象,就应及时脱袋,进行出菇管理。 5 、连盖和连柄菇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密度大,有的丛生在一起,同时分化生长,有的菌盖生长在一起,有的菌柄连生在一起,成为连体菇, [病因]菌棒未达到生理成熟,就遇到强烈刺激,特别是水刺激过重,使原基形成密度过大,所以原基丛生分化后导致菌盖、菌柄连生。 [防治对策]菌棒未达到完全生理成熟,不可给予强烈刺激,特别是不可给予水和温差刺激。如发现原基丛生,就应及时剥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6 、空心软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空心,柔软,盖小,出菇过密而丛生。 [病因]使用老化、退化菌种,菌丝生活力差,分解培养料能力弱,吸收利用养分不正常,导致菇体内细胞发育不良。 [防治对策]选用活力强、菌龄适宜的菌株。超低温(液氮)保藏菌株 , 取用时一定要进行复壮处理 , 培养 2~3 次 , 达到正常生长速度时方可用于生产。 7 、葡萄菇及防治 [病状]某一部位出菇很多,呈圆球形,不开伞,或相互丛生如葡萄状。 [病因]在代料配方中麸皮添加过多,或者拌料局部不均匀,造成营养局部过浓,比例失调,或者说营养过剩,再受到外界刺激,便会局部产生丛生、连生畸形菇。 [防治对策]配料时碳氮比要适量,拌料充分均匀,不成团块。当发现葡萄菇时,要及时摘除,继续加强培养和转色管理,尔后进行出菇管理。 8 、拳状菇及防治 [病状]菇丛生,菇盖卷缩,菌柄扭曲,菇形似“拳头”状。 [病因]由于装袋时松紧度不均,或打穴接种太深,使菌丝长势和菌丝成熟度不一,空隙大处菌丝先成熟而出菇,又受穴壁坚实的*,无法使菌体各部位生长正常。 [防治对策]装袋时要注意培养料的松紧一致,打穴不可太深、太大。 9 、菇蕾萎缩及防治 [病状]在出菇初期,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终死亡,严重者成片死亡。 [病因]在原基、菇蕾形成期,遇上干热天气,没有温差刺激,或浇水不当(即高温喷水),或农药过量,或采菇不慎,损伤旁边小菇,因而造成菇蕾死亡。 [防治对策]依据香菇的温型特性,科学安排制种期,避免干热出菇;正确使用农药,高温期不向菇蕾上喷水。小于 1.5 厘米的菇蕾对环境的抵抗力弱,注意加以保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1:11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 1999 年已达 100 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 .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 .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 ( 代料种 ) 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 ( 接种后 70 — 80 天出菇 ) 、迟生种 ( 接种后 120 天以上出菇 ) 。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 5-15 厘米,后者 4-6 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 4 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5-15 ℃。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0-20 ℃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5-25 ℃。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 5-28 ℃,但以 10-20 ℃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 90 %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 .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 241 — 4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花菇 135 三个菌株。 (1) 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 241 — 4241 — 4 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 1988 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 25 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 241 — 4 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 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直径 6 — 10 厘米,肉厚 1 . 8 — 2 . 2 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 “ 仿生菇 ” ,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 6-20 ℃,以 12 — 16 ℃为最适,接种到出菇 ( 菌龄 180 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2 — 5 月,出菇期 10- 翌年 4 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 9015( 花菇 939) 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 75 %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 4 — 14 厘米,柄长 3 . 5 — 5 . 5 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 8- 22 ℃,以 14 — 18 ℃最适,菌龄 90 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 3 — 8 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 5 — 7 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 9 月 — 翌年 5 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 135 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 5 — 13 厘米,柄长 3 — 4 厘米,易形成花菇; 1 、湿 度 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菌筒料内含水量;二是栽培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总的要求是“内湿外干”。花菇菌筒的含水量,基本上与常规栽培要求接近,但有它的特殊性。据试验菌筒含水量为 35% 时,生长的菇蕾中有 85% 萎缩;含水量 49% 的菌筒,也有 12% 菇蕾萎缩;含水量 60% ~ 70% ,菇蕾均能正常形成花菇。花菇形成要求干燥条件,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 50% ~ 60% 较为理想。过低或过高都较难形成纹理,过分干燥易成菇丁,主要是菇盖过早开裂,而无法长大,甚至因此而干死;较长时间空气相对湿度高于 75% 时,菌盖表皮不开裂或仅有微小的网状花纹,由此可见湿度对花菇形成的影响较大。菇场地面水蒸气的蒸发量,会直接影响菇盖的形成和开裂的深度,如果菇场地面潮湿,水蒸气的蒸发量就大,致使菇棚内的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也就增大,不利于花菇的形成。即使形成花菇,其质量也受影响。所以场地应选择地面较高、通风好、土质干燥的地方,最好地面铺一层煤渣,以利于吸潮。 2 、温 度 温度虽不是影响花菇形成的决定因素,但对花菇形成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一菌株在其适应的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周期短,但柄长、肉薄、易开裂,即使形成花菇,品质也差;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缓慢,组织繁密,肉质厚,柄短,品质好,但量小。花菇既是香菇的优质品种,必须以质量为重,理想的平均温度为 15 ℃左右。 3 、光 照 光照对花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条件。如果光线太弱,菌柄明显增长,菌盖色泽偏淡,影响品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当增强光照,有利于提高品质。而对于花菇来说,还须有一段时间的强光刺激,使其组织发育更紧密、厚实。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强光加上良好的通风,必然极大地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加速菇盖开裂和加深裂纹。 4 、风 速 菇棚内如果加大风速,有利于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在菇体表面的附着率。最好有 2 ~ 3 级微风吹拂,可促使菇盖表皮加速干燥,促使裂成花纹。因此,菇场应选择较通风的地方,且棚与棚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应相互影响通风。 5 、海 拔 海拔高度虽不直接影响花菇形成,但在自然条件下,海拔高度可以影响气温和温差。较低的气温和较大的温差,有促进花菇形成和提高花菇品质的作用。海拔较高,其气温相对较低,温差较大,有利于花菇栽培。我国北方气温比南方低,选择海拔高度要适当,否则气温过低,一年中低温持续的时间又长,花菇生长期短,影响产量。在南方气候较温和,花菇栽培地段应选择海拔 450 米以上,以海拔 600 ~ 900 米为宜,这样秋冬季节气候较干燥,适宜花菇生长。如果气温能维持在 8 ℃~ 15 ℃,温差达 10 ℃以上,形成的花菇质量较好。 6 、种性差异 品种虽不是决定花菇的成因,但不同菌株由于种性特征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花菇的形成。比如中温偏高型的菌株 Cr-04 、 Cr-20 ,其出菇温度较高,而花菇生长期多在秋冬及早春低温干燥环境下,这些菌株积温没达标,无法长出菇蕾,更谈不上长花菇。只要选用中温偏低型或低温型菌株,才有利于花菇形成。 7 、菇蕾成熟度 据试验表明,在空气相对湿度 60% ,温度 12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其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的影响 蕾体大小(厘米) 菇蕾盖面状况 1 70% 左右的菇蕾出现萎缩 1.5 25% 菇蕾萎缩 2 ~ 3.5 菇盖表面裂纹清晰 , 形成较好白花菇 3.5 以上 菇盖中心干燥 , 花纹不明显 近成熟 菇盖不能形成花纹十一、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 1 、 菌蚊 常见的菌蚊主要有小菌蚊、真菌瘿蚊、厉眼蕈蚊、折翅菌蚊、黄足蕈蚊。 ①发生与为害 从菌蚊的栖息环境看,有的潜存在菇房内,有的潜存在产品仓库中。发生的原因多为周围环境杂草丛生、垃圾、菌渣乱堆,给害虫提供寄生繁衍条件;加之菇房防虫设施不全,害虫飞入无阻,给害虫生存繁殖有了再生的场所。菌蚊绝大部分是咬食子实体。而幼虫也潜入较湿的培养料内咬食香菇菌丝,并咬蚀原基,将子实体咬蚀,造成干缩死亡。 ②防治方法 注意菇房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消毒处理,杜绝虫源。门窗和通气孔要安装 60 目纱网 , 阻止成虫飞入;网上定期喷洒除虫菊液。房棚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 0.1 %敌敌畏杀虫乳油,也可用除虫菊熬成浓液涂粘于木板上,挂在灯光的附近地方,粘杀入侵菌蚊。 2 、菇蝇 菇蝇指的是对香菇生产有害的蝇类,包括蚤蝇科、果蝇科、扁足蝇科、寡脉蝇科,属于双翅目害虫之一。 ①发生与为害 菇房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烂菇不及时处理,常造成蝇类成虫产卵繁殖。蝇主要取食香菇菌丝和幼菇,并从菇柄入侵,咬食柔嫩组织。菇房内湿度越大,发生越严重。幼虫老熟后在菌袋穴内化蛹,繁殖下一代。蝇类有明显趋向性,白天活动。还会携带大量病源菌孢子,线虫、螨类等,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为害极大。 ②防治方法 做好消灭越冬虫源,彻底消除菇房四周的*物质,经常用石灰消毒;搞好菇房内卫生,门窗装上 60 目的尼龙纱,门上挂粘胶板粘杀入侵蝇类 , 以防虫源入内。由于蝇类的发生期由 3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成虫达高峰期,因此在防治上应以杀灭成虫为主。栽培房湿度不能过高,进入子实体生长期时,房棚内悬挂黑光灯诱杀,将 20 瓦灯管横向装在培养架顶层上方 60 厘米处,在灯管正下方 35 厘米处放一个收集盘,内盛适量的 0.1 %敌百虫药液诱杀成虫。或用半夏、野大蒜、桃树叶和柏树叶捣烂,以 1:1 加水浸渍 , 喷洒杀灭 , 也可用抑太保 2000~3000 倍液喷洒杀灭。 3 、螨类 螨,俗称菌虱。种类很多,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几乎都与螨有关。常见的螨类有蒲螨、家食甜螨、粉螨、兰氏布伦螨、害长头螨。 ①发生与为害 螨类主要来源于仓库、饲料间或鸡棚里的粗糠、棉籽壳、麦麸、米糠等,通过培养料、菌种和粉螨繁殖很快,在 22 ℃下 15 天就可繁殖 1 代。螨类以吃香菇菌丝为主,被害的菌丝萌发力差,使子实体久不出现。菌袋受螨害后,接种口的菌丝首先被吃食而变得稀疏或退化,影响出菇造成烂菇。 ②防治方法 螨类难以根除。因螨虫小,又钻进培养料内,药效过后,它又会爬出来,不易消灭。因此,只好以防为主,保持栽培场所周围清洁卫生,远离鸡、猪、仓库、饲料棚等地方。场地可用 73 %克螨特乳油 3000 倍液喷洒,杀灭潜存螨源。在栽培环节中,原料必须选择新鲜无霉变,用前经过曝晒处理。在接种穴封口胶膜拱起通风之前,为了防止螨类从开口处侵入,菇房可提前 1 天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或 5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洒室内,然后把室温调节到 20 ℃,关闭门窗,杀死螨类。尔后再通风换气,排除农药的残余气味,开启封口物。子实体生长前期发现螨虫,可用新鲜烟叶平铺在有螨虫的菌袋旁,待烟叶上聚集螨时,取出用火烧死;也可用鲜猪骨间距 10~20 厘米排放在有螨害处,待诱集时取出用沸水烫死;还可以用茶籽饼研成粉,微火炒至油香时出锅撒在纱布上,诱螨后取出用沸水烫死。在不得已下,可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2.5 %塞嗪 ( 扑虱灵 )1500 倍液喷洒杀灭。 4 、菇蛾菇蛾品种不同,翅膀、体态长短,大小、色彩各异。常见的种类有谷蛾、印度暝蛾、麦蛾、粉斑暝蛾。 ①发生与为害 蛾及幼虫休眠越冬,以取食为害。成虫多在当年接种穴周围产卵,初孵幼虫钻入菌袋接种穴内,残食香菇菌丝体,并蛀入内层菌丝。菇蛾也常出现在香菇干品仓库中,咬食菇体。 ②防治方法 ( 1 )控制虫源 菇房或仓库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进入室内,减少虫源。野外栽培棚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 ( 2 )人工捕杀 成虫不喜光,多停留在暗处,结合菌袋翻堆时捕杀;初孵化的幼虫多爬到接种穴上,应及时捕捉;预蛹前期 2~3 天老熟幼虫外出活动,应加强预测,在其活动期捉捕。 ( 3 )药剂防治 发现虫口密度较大时,每批香菇采收后,或干品进仓前可用克蛾宝 2000~3000 倍液,或用夜蛾净 1500~2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5 %锐劲特悬浮剂 1500~2000 倍液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杀。 5 、蛞蝓 蛞蝓常见的种类有野蛞蝓、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 ①发生与为害 蛞蝓白天潜伏,晚间、雨后及阴天成群活动取食。一年繁殖 1 代。卵产于菌袋接种穴内,每堆 10~20 粒。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落叶或土石块下,夜间爬进菇棚内。活动适宜温度为 15 ℃ ~25 ℃,高过 26 ℃或低于 14 ℃,活动能力下降。蛞蝓爬行所到之处会留下一道道白色发亮的粘质带痕及其排泄出的粪便。香菇子实体被咬成缺刻,伤害组织;有时伤害处也诱发感染霉菌和细菌。 ②防治方法 搞好场地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及石块,并撒一层石灰粉,或用茶籽饼 1 千克,清水 10 升浸泡过滤后,再加清水 100 升溶液进行喷洒。夜间 10 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捉。发现危害后,每隔 1~2 天用 5 %来苏儿水喷洒蛞蝓活动场所。 6 、跳虫 弹尾目跳虫品种繁多,形态颜色与个体大小因种而异,其共同点是都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体面油质,不怕水。常见的种类有乳白色棘跳虫、木耳盐长角跳虫、斑足齿跳虫、等节跳虫、圆跳虫、紫跳虫。 ①发生与为害 跳虫多发生在潮湿的老菇棚,阴暗处,高温及 25 ℃条件下适宜其活动,一年可繁殖 6~7 代。常群集在野外菇棚内咬食香菇子实体,严重时菌筒表面呈烟灰状。 ②防治方法 及时排除菇棚四周水沟的积水,并撒石灰粉消毒,改善卫生条件。跳虫不耐高温,培养料灭菌彻底,是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出菇前可喷洒 1 : 150~200 的除虫菊,或用农地乐 1000~1500 倍液喷洒。喷药应从棚内四周向中间喷洒,防止逃跑。还可以用敌百虫、乐果或 0.1 %鱼藤精药剂拌蜂蜜进行诱杀。 7 、线虫 线虫常见的有堆肥滑刀线虫、伊可防线虫、三唇线虫、小杆线虫等,属于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①发生与为害 线虫主要由培养料和水源带入,常在降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受害后菇体边缘腐烂,仔细检查可发现菌褶内有丝状红色或灰色的线虫。线虫蛀食子实体并带进细菌,造成烂菇。有时还破坏菇柄,使子实体失去发育的能力。 ②防治方法 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水源应事先消毒,栽培时菌筒喷水不宜过湿,经常通风并及时检查。发生线虫时,可用 0.5 %石灰水或 1 %食盐水喷洒几次,同时在地面洒施石灰水消毒。 十二、香菇生理性病害及防治对策香菇生理性病害是一种非病原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对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如在子实体形成时,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过浓,碳氮比过低,光线过弱,脱袋不及时等,都会造成各种畸形菇出现。 1 、 荔枝状原基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后,呈圆锥状突起,似荔枝形,菌盖、菌柄不分化,或仅有很小的菌盖,无商品价值。 [病因]高温型菌株菌龄未到,即生理不成熟,却遇低温而出菇;低温型菌株亦是菌龄未到,亦即生理不成熟,却遇高温而出菇;培养料碳氮比值小,即氮源太丰富等原因,都会导致荔枝状原基。 [防治对策]首先调节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准确掌握菌株温型特点,安排好制种期, 养足菌龄,使菌株达到生理成熟,即培养料被充分分解,菌丝体长满料层,累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待温度适宜时,再进行出菇处理。一旦发现有荔枝状原基,应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2 、穿顶菇及防治 [病状]在菇顶心长出一根顶菇,细长,颜色似菇柄,形状似帽顶物。 [病因]由于菌包未达到生理成熟,却受到机械震动刺激,温度又适宜,因而早生菇,加上脱袋后菇盖又受环境干燥的影响,致使菌盖表皮生长速度慢,菇体生长速度快,以致穿出菌盖而伸长生长。 [防治对策]发现早出菇现象,要及时脱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小菇,使环境适合转色,然后让菌包边转色边长菇。 3 、长柄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伸长而菇盖缩小,与菇盖相连处形成扁形或多边形,菇盖表面高低不平,呈暗褐色。 [病因]出菇时场地潮湿,菌棒排放过密,光照弱,温度过高,二氧化碳过浓,未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正常的生活条件。 [防治对策]适当加大菌棒排放间隙,增加光照量,加强通风散热散湿管理。 4 、扁形菇及防治 [病状]菇盖扁平,不圆整,无鳞片,呈棕褐色。 [病因]菇棒未转色(或部分转色)先出菇,又未及时脱袋,而被袋膜挤压成各种形状的菇,如多边形菇、钟形菇、卷缩菇、扭曲菇等畸形菇。 [防治对策]当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后,如不到出菇温度,就不要给予机械刺激,防止早生菇。待转色达 50 %以上,脱袋转色,再给予温差刺激,促进出菇。如发现有早出菇现象,就应及时脱袋,进行出菇管理。 5 、连盖和连柄菇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密度大,有的丛生在一起,同时分化生长,有的菌盖生长在一起,有的菌柄连生在一起,成为连体菇, [病因]菌棒未达到生理成熟,就遇到强烈刺激,特别是水刺激过重,使原基形成密度过大,所以原基丛生分化后导致菌盖、菌柄连生。 [防治对策]菌棒未达到完全生理成熟,不可给予强烈刺激,特别是不可给予水和温差刺激。如发现原基丛生,就应及时剥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6 、空心软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空心,柔软,盖小,出菇过密而丛生。 [病因]使用老化、退化菌种,菌丝生活力差,分解培养料能力弱,吸收利用养分不正常,导致菇体内细胞发育不良。 [防治对策]选用活力强、菌龄适宜的菌株。超低温(液氮)保藏菌株 , 取用时一定要进行复壮处理 , 培养 2~3 次 , 达到正常生长速度时方可用于生产。 7 、葡萄菇及防治 [病状]某一部位出菇很多,呈圆球形,不开伞,或相互丛生如葡萄状。 [病因]在代料配方中麸皮添加过多,或者拌料局部不均匀,造成营养局部过浓,比例失调,或者说营养过剩,再受到外界刺激,便会局部产生丛生、连生畸形菇。 [防治对策]配料时碳氮比要适量,拌料充分均匀,不成团块。当发现葡萄菇时,要及时摘除,继续加强培养和转色管理,尔后进行出菇管理。 8 、拳状菇及防治 [病状]菇丛生,菇盖卷缩,菌柄扭曲,菇形似“拳头”状。 [病因]由于装袋时松紧度不均,或打穴接种太深,使菌丝长势和菌丝成熟度不一,空隙大处菌丝先成熟而出菇,又受穴壁坚实的*,无法使菌体各部位生长正常。 [防治对策]装袋时要注意培养料的松紧一致,打穴不可太深、太大。 9 、菇蕾萎缩及防治 [病状]在出菇初期,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终死亡,严重者成片死亡。 [病因]在原基、菇蕾形成期,遇上干热天气,没有温差刺激,或浇水不当(即高温喷水),或农药过量,或采菇不慎,损伤旁边小菇,因而造成菇蕾死亡。 [防治对策]依据香菇的温型特性,科学安排制种期,避免干热出菇;正确使用农药,高温期不向菇蕾上喷水。小于 1.5 厘米的菇蕾对环境的抵抗力弱,注意加以保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1:11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 1999 年已达 100 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 .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 .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 ( 代料种 ) 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 ( 接种后 70 — 80 天出菇 ) 、迟生种 ( 接种后 120 天以上出菇 ) 。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 5-15 厘米,后者 4-6 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 4 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5-15 ℃。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0-20 ℃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5-25 ℃。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 5-28 ℃,但以 10-20 ℃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 90 %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 .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 241 — 4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花菇 135 三个菌株。 (1) 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 241 — 4241 — 4 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 1988 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 25 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 241 — 4 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 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直径 6 — 10 厘米,肉厚 1 . 8 — 2 . 2 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 “ 仿生菇 ” ,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 6-20 ℃,以 12 — 16 ℃为最适,接种到出菇 ( 菌龄 180 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2 — 5 月,出菇期 10- 翌年 4 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 9015( 花菇 939) 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 75 %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 4 — 14 厘米,柄长 3 . 5 — 5 . 5 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 8- 22 ℃,以 14 — 18 ℃最适,菌龄 90 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 3 — 8 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 5 — 7 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 9 月 — 翌年 5 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 135 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 5 — 13 厘米,柄长 3 — 4 厘米,易形成花菇; 1 、湿 度 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菌筒料内含水量;二是栽培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总的要求是“内湿外干”。花菇菌筒的含水量,基本上与常规栽培要求接近,但有它的特殊性。据试验菌筒含水量为 35% 时,生长的菇蕾中有 85% 萎缩;含水量 49% 的菌筒,也有 12% 菇蕾萎缩;含水量 60% ~ 70% ,菇蕾均能正常形成花菇。花菇形成要求干燥条件,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 50% ~ 60% 较为理想。过低或过高都较难形成纹理,过分干燥易成菇丁,主要是菇盖过早开裂,而无法长大,甚至因此而干死;较长时间空气相对湿度高于 75% 时,菌盖表皮不开裂或仅有微小的网状花纹,由此可见湿度对花菇形成的影响较大。菇场地面水蒸气的蒸发量,会直接影响菇盖的形成和开裂的深度,如果菇场地面潮湿,水蒸气的蒸发量就大,致使菇棚内的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也就增大,不利于花菇的形成。即使形成花菇,其质量也受影响。所以场地应选择地面较高、通风好、土质干燥的地方,最好地面铺一层煤渣,以利于吸潮。 2 、温 度 温度虽不是影响花菇形成的决定因素,但对花菇形成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一菌株在其适应的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周期短,但柄长、肉薄、易开裂,即使形成花菇,品质也差;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缓慢,组织繁密,肉质厚,柄短,品质好,但量小。花菇既是香菇的优质品种,必须以质量为重,理想的平均温度为 15 ℃左右。 3 、光 照 光照对花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条件。如果光线太弱,菌柄明显增长,菌盖色泽偏淡,影响品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当增强光照,有利于提高品质。而对于花菇来说,还须有一段时间的强光刺激,使其组织发育更紧密、厚实。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强光加上良好的通风,必然极大地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加速菇盖开裂和加深裂纹。 4 、风 速 菇棚内如果加大风速,有利于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在菇体表面的附着率。最好有 2 ~ 3 级微风吹拂,可促使菇盖表皮加速干燥,促使裂成花纹。因此,菇场应选择较通风的地方,且棚与棚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应相互影响通风。 5 、海 拔 海拔高度虽不直接影响花菇形成,但在自然条件下,海拔高度可以影响气温和温差。较低的气温和较大的温差,有促进花菇形成和提高花菇品质的作用。海拔较高,其气温相对较低,温差较大,有利于花菇栽培。我国北方气温比南方低,选择海拔高度要适当,否则气温过低,一年中低温持续的时间又长,花菇生长期短,影响产量。在南方气候较温和,花菇栽培地段应选择海拔 450 米以上,以海拔 600 ~ 900 米为宜,这样秋冬季节气候较干燥,适宜花菇生长。如果气温能维持在 8 ℃~ 15 ℃,温差达 10 ℃以上,形成的花菇质量较好。 6 、种性差异 品种虽不是决定花菇的成因,但不同菌株由于种性特征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花菇的形成。比如中温偏高型的菌株 Cr-04 、 Cr-20 ,其出菇温度较高,而花菇生长期多在秋冬及早春低温干燥环境下,这些菌株积温没达标,无法长出菇蕾,更谈不上长花菇。只要选用中温偏低型或低温型菌株,才有利于花菇形成。 7 、菇蕾成熟度 据试验表明,在空气相对湿度 60% ,温度 12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其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的影响 蕾体大小(厘米) 菇蕾盖面状况 1 70% 左右的菇蕾出现萎缩 1.5 25% 菇蕾萎缩 2 ~ 3.5 菇盖表面裂纹清晰 , 形成较好白花菇 3.5 以上 菇盖中心干燥 , 花纹不明显 近成熟 菇盖不能形成花纹十一、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 1 、 菌蚊 常见的菌蚊主要有小菌蚊、真菌瘿蚊、厉眼蕈蚊、折翅菌蚊、黄足蕈蚊。 ①发生与为害 从菌蚊的栖息环境看,有的潜存在菇房内,有的潜存在产品仓库中。发生的原因多为周围环境杂草丛生、垃圾、菌渣乱堆,给害虫提供寄生繁衍条件;加之菇房防虫设施不全,害虫飞入无阻,给害虫生存繁殖有了再生的场所。菌蚊绝大部分是咬食子实体。而幼虫也潜入较湿的培养料内咬食香菇菌丝,并咬蚀原基,将子实体咬蚀,造成干缩死亡。 ②防治方法 注意菇房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消毒处理,杜绝虫源。门窗和通气孔要安装 60 目纱网 , 阻止成虫飞入;网上定期喷洒除虫菊液。房棚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 0.1 %敌敌畏杀虫乳油,也可用除虫菊熬成浓液涂粘于木板上,挂在灯光的附近地方,粘杀入侵菌蚊。 2 、菇蝇 菇蝇指的是对香菇生产有害的蝇类,包括蚤蝇科、果蝇科、扁足蝇科、寡脉蝇科,属于双翅目害虫之一。 ①发生与为害 菇房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烂菇不及时处理,常造成蝇类成虫产卵繁殖。蝇主要取食香菇菌丝和幼菇,并从菇柄入侵,咬食柔嫩组织。菇房内湿度越大,发生越严重。幼虫老熟后在菌袋穴内化蛹,繁殖下一代。蝇类有明显趋向性,白天活动。还会携带大量病源菌孢子,线虫、螨类等,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为害极大。 ②防治方法 做好消灭越冬虫源,彻底消除菇房四周的*物质,经常用石灰消毒;搞好菇房内卫生,门窗装上 60 目的尼龙纱,门上挂粘胶板粘杀入侵蝇类 , 以防虫源入内。由于蝇类的发生期由 3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成虫达高峰期,因此在防治上应以杀灭成虫为主。栽培房湿度不能过高,进入子实体生长期时,房棚内悬挂黑光灯诱杀,将 20 瓦灯管横向装在培养架顶层上方 60 厘米处,在灯管正下方 35 厘米处放一个收集盘,内盛适量的 0.1 %敌百虫药液诱杀成虫。或用半夏、野大蒜、桃树叶和柏树叶捣烂,以 1:1 加水浸渍 , 喷洒杀灭 , 也可用抑太保 2000~3000 倍液喷洒杀灭。 3 、螨类 螨,俗称菌虱。种类很多,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几乎都与螨有关。常见的螨类有蒲螨、家食甜螨、粉螨、兰氏布伦螨、害长头螨。 ①发生与为害 螨类主要来源于仓库、饲料间或鸡棚里的粗糠、棉籽壳、麦麸、米糠等,通过培养料、菌种和粉螨繁殖很快,在 22 ℃下 15 天就可繁殖 1 代。螨类以吃香菇菌丝为主,被害的菌丝萌发力差,使子实体久不出现。菌袋受螨害后,接种口的菌丝首先被吃食而变得稀疏或退化,影响出菇造成烂菇。 ②防治方法 螨类难以根除。因螨虫小,又钻进培养料内,药效过后,它又会爬出来,不易消灭。因此,只好以防为主,保持栽培场所周围清洁卫生,远离鸡、猪、仓库、饲料棚等地方。场地可用 73 %克螨特乳油 3000 倍液喷洒,杀灭潜存螨源。在栽培环节中,原料必须选择新鲜无霉变,用前经过曝晒处理。在接种穴封口胶膜拱起通风之前,为了防止螨类从开口处侵入,菇房可提前 1 天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或 5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洒室内,然后把室温调节到 20 ℃,关闭门窗,杀死螨类。尔后再通风换气,排除农药的残余气味,开启封口物。子实体生长前期发现螨虫,可用新鲜烟叶平铺在有螨虫的菌袋旁,待烟叶上聚集螨时,取出用火烧死;也可用鲜猪骨间距 10~20 厘米排放在有螨害处,待诱集时取出用沸水烫死;还可以用茶籽饼研成粉,微火炒至油香时出锅撒在纱布上,诱螨后取出用沸水烫死。在不得已下,可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2.5 %塞嗪 ( 扑虱灵 )1500 倍液喷洒杀灭。 4 、菇蛾菇蛾品种不同,翅膀、体态长短,大小、色彩各异。常见的种类有谷蛾、印度暝蛾、麦蛾、粉斑暝蛾。 ①发生与为害 蛾及幼虫休眠越冬,以取食为害。成虫多在当年接种穴周围产卵,初孵幼虫钻入菌袋接种穴内,残食香菇菌丝体,并蛀入内层菌丝。菇蛾也常出现在香菇干品仓库中,咬食菇体。 ②防治方法 ( 1 )控制虫源 菇房或仓库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进入室内,减少虫源。野外栽培棚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 ( 2 )人工捕杀 成虫不喜光,多停留在暗处,结合菌袋翻堆时捕杀;初孵化的幼虫多爬到接种穴上,应及时捕捉;预蛹前期 2~3 天老熟幼虫外出活动,应加强预测,在其活动期捉捕。 ( 3 )药剂防治 发现虫口密度较大时,每批香菇采收后,或干品进仓前可用克蛾宝 2000~3000 倍液,或用夜蛾净 1500~2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5 %锐劲特悬浮剂 1500~2000 倍液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杀。 5 、蛞蝓 蛞蝓常见的种类有野蛞蝓、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 ①发生与为害 蛞蝓白天潜伏,晚间、雨后及阴天成群活动取食。一年繁殖 1 代。卵产于菌袋接种穴内,每堆 10~20 粒。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落叶或土石块下,夜间爬进菇棚内。活动适宜温度为 15 ℃ ~25 ℃,高过 26 ℃或低于 14 ℃,活动能力下降。蛞蝓爬行所到之处会留下一道道白色发亮的粘质带痕及其排泄出的粪便。香菇子实体被咬成缺刻,伤害组织;有时伤害处也诱发感染霉菌和细菌。 ②防治方法 搞好场地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及石块,并撒一层石灰粉,或用茶籽饼 1 千克,清水 10 升浸泡过滤后,再加清水 100 升溶液进行喷洒。夜间 10 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捉。发现危害后,每隔 1~2 天用 5 %来苏儿水喷洒蛞蝓活动场所。 6 、跳虫 弹尾目跳虫品种繁多,形态颜色与个体大小因种而异,其共同点是都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体面油质,不怕水。常见的种类有乳白色棘跳虫、木耳盐长角跳虫、斑足齿跳虫、等节跳虫、圆跳虫、紫跳虫。 ①发生与为害 跳虫多发生在潮湿的老菇棚,阴暗处,高温及 25 ℃条件下适宜其活动,一年可繁殖 6~7 代。常群集在野外菇棚内咬食香菇子实体,严重时菌筒表面呈烟灰状。 ②防治方法 及时排除菇棚四周水沟的积水,并撒石灰粉消毒,改善卫生条件。跳虫不耐高温,培养料灭菌彻底,是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出菇前可喷洒 1 : 150~200 的除虫菊,或用农地乐 1000~1500 倍液喷洒。喷药应从棚内四周向中间喷洒,防止逃跑。还可以用敌百虫、乐果或 0.1 %鱼藤精药剂拌蜂蜜进行诱杀。 7 、线虫 线虫常见的有堆肥滑刀线虫、伊可防线虫、三唇线虫、小杆线虫等,属于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①发生与为害 线虫主要由培养料和水源带入,常在降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受害后菇体边缘腐烂,仔细检查可发现菌褶内有丝状红色或灰色的线虫。线虫蛀食子实体并带进细菌,造成烂菇。有时还破坏菇柄,使子实体失去发育的能力。 ②防治方法 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水源应事先消毒,栽培时菌筒喷水不宜过湿,经常通风并及时检查。发生线虫时,可用 0.5 %石灰水或 1 %食盐水喷洒几次,同时在地面洒施石灰水消毒。 十二、香菇生理性病害及防治对策香菇生理性病害是一种非病原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对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如在子实体形成时,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过浓,碳氮比过低,光线过弱,脱袋不及时等,都会造成各种畸形菇出现。 1 、 荔枝状原基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后,呈圆锥状突起,似荔枝形,菌盖、菌柄不分化,或仅有很小的菌盖,无商品价值。 [病因]高温型菌株菌龄未到,即生理不成熟,却遇低温而出菇;低温型菌株亦是菌龄未到,亦即生理不成熟,却遇高温而出菇;培养料碳氮比值小,即氮源太丰富等原因,都会导致荔枝状原基。 [防治对策]首先调节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准确掌握菌株温型特点,安排好制种期, 养足菌龄,使菌株达到生理成熟,即培养料被充分分解,菌丝体长满料层,累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待温度适宜时,再进行出菇处理。一旦发现有荔枝状原基,应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2 、穿顶菇及防治 [病状]在菇顶心长出一根顶菇,细长,颜色似菇柄,形状似帽顶物。 [病因]由于菌包未达到生理成熟,却受到机械震动刺激,温度又适宜,因而早生菇,加上脱袋后菇盖又受环境干燥的影响,致使菌盖表皮生长速度慢,菇体生长速度快,以致穿出菌盖而伸长生长。 [防治对策]发现早出菇现象,要及时脱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小菇,使环境适合转色,然后让菌包边转色边长菇。 3 、长柄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伸长而菇盖缩小,与菇盖相连处形成扁形或多边形,菇盖表面高低不平,呈暗褐色。 [病因]出菇时场地潮湿,菌棒排放过密,光照弱,温度过高,二氧化碳过浓,未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正常的生活条件。 [防治对策]适当加大菌棒排放间隙,增加光照量,加强通风散热散湿管理。 4 、扁形菇及防治 [病状]菇盖扁平,不圆整,无鳞片,呈棕褐色。 [病因]菇棒未转色(或部分转色)先出菇,又未及时脱袋,而被袋膜挤压成各种形状的菇,如多边形菇、钟形菇、卷缩菇、扭曲菇等畸形菇。 [防治对策]当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后,如不到出菇温度,就不要给予机械刺激,防止早生菇。待转色达 50 %以上,脱袋转色,再给予温差刺激,促进出菇。如发现有早出菇现象,就应及时脱袋,进行出菇管理。 5 、连盖和连柄菇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密度大,有的丛生在一起,同时分化生长,有的菌盖生长在一起,有的菌柄连生在一起,成为连体菇, [病因]菌棒未达到生理成熟,就遇到强烈刺激,特别是水刺激过重,使原基形成密度过大,所以原基丛生分化后导致菌盖、菌柄连生。 [防治对策]菌棒未达到完全生理成熟,不可给予强烈刺激,特别是不可给予水和温差刺激。如发现原基丛生,就应及时剥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6 、空心软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空心,柔软,盖小,出菇过密而丛生。 [病因]使用老化、退化菌种,菌丝生活力差,分解培养料能力弱,吸收利用养分不正常,导致菇体内细胞发育不良。 [防治对策]选用活力强、菌龄适宜的菌株。超低温(液氮)保藏菌株 , 取用时一定要进行复壮处理 , 培养 2~3 次 , 达到正常生长速度时方可用于生产。 7 、葡萄菇及防治 [病状]某一部位出菇很多,呈圆球形,不开伞,或相互丛生如葡萄状。 [病因]在代料配方中麸皮添加过多,或者拌料局部不均匀,造成营养局部过浓,比例失调,或者说营养过剩,再受到外界刺激,便会局部产生丛生、连生畸形菇。 [防治对策]配料时碳氮比要适量,拌料充分均匀,不成团块。当发现葡萄菇时,要及时摘除,继续加强培养和转色管理,尔后进行出菇管理。 8 、拳状菇及防治 [病状]菇丛生,菇盖卷缩,菌柄扭曲,菇形似“拳头”状。 [病因]由于装袋时松紧度不均,或打穴接种太深,使菌丝长势和菌丝成熟度不一,空隙大处菌丝先成熟而出菇,又受穴壁坚实的*,无法使菌体各部位生长正常。 [防治对策]装袋时要注意培养料的松紧一致,打穴不可太深、太大。 9 、菇蕾萎缩及防治 [病状]在出菇初期,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终死亡,严重者成片死亡。 [病因]在原基、菇蕾形成期,遇上干热天气,没有温差刺激,或浇水不当(即高温喷水),或农药过量,或采菇不慎,损伤旁边小菇,因而造成菇蕾死亡。 [防治对策]依据香菇的温型特性,科学安排制种期,避免干热出菇;正确使用农药,高温期不向菇蕾上喷水。小于 1.5 厘米的菇蕾对环境的抵抗力弱,注意加以保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21:11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 1999 年已达 100 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 .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 .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 ( 代料种 ) 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 ( 接种后 70 — 80 天出菇 ) 、迟生种 ( 接种后 120 天以上出菇 ) 。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 5-15 厘米,后者 4-6 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 4 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5-15 ℃。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0-20 ℃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 15-25 ℃。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 5-28 ℃,但以 10-20 ℃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 90 %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 .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 241 — 4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花菇 135 三个菌株。 (1) 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 241 — 4241 — 4 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 1988 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 25 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 241 — 4 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 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直径 6 — 10 厘米,肉厚 1 . 8 — 2 . 2 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 “ 仿生菇 ” ,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 6-20 ℃,以 12 — 16 ℃为最适,接种到出菇 ( 菌龄 180 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2 — 5 月,出菇期 10- 翌年 4 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 庆元 9015( 花菇 939) 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 9015( 花菇 939) 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 75 %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 4 — 14 厘米,柄长 3 . 5 — 5 . 5 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 8- 22 ℃,以 14 — 18 ℃最适,菌龄 90 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 3 — 8 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 5 — 7 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 9 月 — 翌年 5 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③ 135 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 5 — 13 厘米,柄长 3 — 4 厘米,易形成花菇; 1 、湿 度 湿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菌筒料内含水量;二是栽培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总的要求是“内湿外干”。花菇菌筒的含水量,基本上与常规栽培要求接近,但有它的特殊性。据试验菌筒含水量为 35% 时,生长的菇蕾中有 85% 萎缩;含水量 49% 的菌筒,也有 12% 菇蕾萎缩;含水量 60% ~ 70% ,菇蕾均能正常形成花菇。花菇形成要求干燥条件,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 50% ~ 60% 较为理想。过低或过高都较难形成纹理,过分干燥易成菇丁,主要是菇盖过早开裂,而无法长大,甚至因此而干死;较长时间空气相对湿度高于 75% 时,菌盖表皮不开裂或仅有微小的网状花纹,由此可见湿度对花菇形成的影响较大。菇场地面水蒸气的蒸发量,会直接影响菇盖的形成和开裂的深度,如果菇场地面潮湿,水蒸气的蒸发量就大,致使菇棚内的小气候空气相对湿度也就增大,不利于花菇的形成。即使形成花菇,其质量也受影响。所以场地应选择地面较高、通风好、土质干燥的地方,最好地面铺一层煤渣,以利于吸潮。 2 、温 度 温度虽不是影响花菇形成的决定因素,但对花菇形成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一菌株在其适应的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周期短,但柄长、肉薄、易开裂,即使形成花菇,品质也差;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缓慢,组织繁密,肉质厚,柄短,品质好,但量小。花菇既是香菇的优质品种,必须以质量为重,理想的平均温度为 15 ℃左右。 3 、光 照 光照对花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外因条件。如果光线太弱,菌柄明显增长,菌盖色泽偏淡,影响品质。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当增强光照,有利于提高品质。而对于花菇来说,还须有一段时间的强光刺激,使其组织发育更紧密、厚实。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强光加上良好的通风,必然极大地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加速菇盖开裂和加深裂纹。 4 、风 速 菇棚内如果加大风速,有利于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在菇体表面的附着率。最好有 2 ~ 3 级微风吹拂,可促使菇盖表皮加速干燥,促使裂成花纹。因此,菇场应选择较通风的地方,且棚与棚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应相互影响通风。 5 、海 拔 海拔高度虽不直接影响花菇形成,但在自然条件下,海拔高度可以影响气温和温差。较低的气温和较大的温差,有促进花菇形成和提高花菇品质的作用。海拔较高,其气温相对较低,温差较大,有利于花菇栽培。我国北方气温比南方低,选择海拔高度要适当,否则气温过低,一年中低温持续的时间又长,花菇生长期短,影响产量。在南方气候较温和,花菇栽培地段应选择海拔 450 米以上,以海拔 600 ~ 900 米为宜,这样秋冬季节气候较干燥,适宜花菇生长。如果气温能维持在 8 ℃~ 15 ℃,温差达 10 ℃以上,形成的花菇质量较好。 6 、种性差异 品种虽不是决定花菇的成因,但不同菌株由于种性特征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花菇的形成。比如中温偏高型的菌株 Cr-04 、 Cr-20 ,其出菇温度较高,而花菇生长期多在秋冬及早春低温干燥环境下,这些菌株积温没达标,无法长出菇蕾,更谈不上长花菇。只要选用中温偏低型或低温型菌株,才有利于花菇形成。 7 、菇蕾成熟度 据试验表明,在空气相对湿度 60% ,温度 12 ℃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其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菇蕾大小对花菇形成的影响 蕾体大小(厘米) 菇蕾盖面状况 1 70% 左右的菇蕾出现萎缩 1.5 25% 菇蕾萎缩 2 ~ 3.5 菇盖表面裂纹清晰 , 形成较好白花菇 3.5 以上 菇盖中心干燥 , 花纹不明显 近成熟 菇盖不能形成花纹十一、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 1 、 菌蚊 常见的菌蚊主要有小菌蚊、真菌瘿蚊、厉眼蕈蚊、折翅菌蚊、黄足蕈蚊。 ①发生与为害 从菌蚊的栖息环境看,有的潜存在菇房内,有的潜存在产品仓库中。发生的原因多为周围环境杂草丛生、垃圾、菌渣乱堆,给害虫提供寄生繁衍条件;加之菇房防虫设施不全,害虫飞入无阻,给害虫生存繁殖有了再生的场所。菌蚊绝大部分是咬食子实体。而幼虫也潜入较湿的培养料内咬食香菇菌丝,并咬蚀原基,将子实体咬蚀,造成干缩死亡。 ②防治方法 注意菇房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撒石灰粉消毒处理,杜绝虫源。门窗和通气孔要安装 60 目纱网 , 阻止成虫飞入;网上定期喷洒除虫菊液。房棚内安装黑光灯诱杀,或在菇房灯光下放半脸盆 0.1 %敌敌畏杀虫乳油,也可用除虫菊熬成浓液涂粘于木板上,挂在灯光的附近地方,粘杀入侵菌蚊。 2 、菇蝇 菇蝇指的是对香菇生产有害的蝇类,包括蚤蝇科、果蝇科、扁足蝇科、寡脉蝇科,属于双翅目害虫之一。 ①发生与为害 菇房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烂菇不及时处理,常造成蝇类成虫产卵繁殖。蝇主要取食香菇菌丝和幼菇,并从菇柄入侵,咬食柔嫩组织。菇房内湿度越大,发生越严重。幼虫老熟后在菌袋穴内化蛹,繁殖下一代。蝇类有明显趋向性,白天活动。还会携带大量病源菌孢子,线虫、螨类等,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为害极大。 ②防治方法 做好消灭越冬虫源,彻底消除菇房四周的*物质,经常用石灰消毒;搞好菇房内卫生,门窗装上 60 目的尼龙纱,门上挂粘胶板粘杀入侵蝇类 , 以防虫源入内。由于蝇类的发生期由 3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成虫达高峰期,因此在防治上应以杀灭成虫为主。栽培房湿度不能过高,进入子实体生长期时,房棚内悬挂黑光灯诱杀,将 20 瓦灯管横向装在培养架顶层上方 60 厘米处,在灯管正下方 35 厘米处放一个收集盘,内盛适量的 0.1 %敌百虫药液诱杀成虫。或用半夏、野大蒜、桃树叶和柏树叶捣烂,以 1:1 加水浸渍 , 喷洒杀灭 , 也可用抑太保 2000~3000 倍液喷洒杀灭。 3 、螨类 螨,俗称菌虱。种类很多,在香菇生产过程中几乎都与螨有关。常见的螨类有蒲螨、家食甜螨、粉螨、兰氏布伦螨、害长头螨。 ①发生与为害 螨类主要来源于仓库、饲料间或鸡棚里的粗糠、棉籽壳、麦麸、米糠等,通过培养料、菌种和粉螨繁殖很快,在 22 ℃下 15 天就可繁殖 1 代。螨类以吃香菇菌丝为主,被害的菌丝萌发力差,使子实体久不出现。菌袋受螨害后,接种口的菌丝首先被吃食而变得稀疏或退化,影响出菇造成烂菇。 ②防治方法 螨类难以根除。因螨虫小,又钻进培养料内,药效过后,它又会爬出来,不易消灭。因此,只好以防为主,保持栽培场所周围清洁卫生,远离鸡、猪、仓库、饲料棚等地方。场地可用 73 %克螨特乳油 3000 倍液喷洒,杀灭潜存螨源。在栽培环节中,原料必须选择新鲜无霉变,用前经过曝晒处理。在接种穴封口胶膜拱起通风之前,为了防止螨类从开口处侵入,菇房可提前 1 天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或 50 %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洒室内,然后把室温调节到 20 ℃,关闭门窗,杀死螨类。尔后再通风换气,排除农药的残余气味,开启封口物。子实体生长前期发现螨虫,可用新鲜烟叶平铺在有螨虫的菌袋旁,待烟叶上聚集螨时,取出用火烧死;也可用鲜猪骨间距 10~20 厘米排放在有螨害处,待诱集时取出用沸水烫死;还可以用茶籽饼研成粉,微火炒至油香时出锅撒在纱布上,诱螨后取出用沸水烫死。在不得已下,可用 73 %克螨特 3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2.5 %塞嗪 ( 扑虱灵 )1500 倍液喷洒杀灭。 4 、菇蛾菇蛾品种不同,翅膀、体态长短,大小、色彩各异。常见的种类有谷蛾、印度暝蛾、麦蛾、粉斑暝蛾。 ①发生与为害 蛾及幼虫休眠越冬,以取食为害。成虫多在当年接种穴周围产卵,初孵幼虫钻入菌袋接种穴内,残食香菇菌丝体,并蛀入内层菌丝。菇蛾也常出现在香菇干品仓库中,咬食菇体。 ②防治方法 ( 1 )控制虫源 菇房或仓库应安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进入室内,减少虫源。野外栽培棚注意环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虫源。 ( 2 )人工捕杀 成虫不喜光,多停留在暗处,结合菌袋翻堆时捕杀;初孵化的幼虫多爬到接种穴上,应及时捕捉;预蛹前期 2~3 天老熟幼虫外出活动,应加强预测,在其活动期捉捕。 ( 3 )药剂防治 发现虫口密度较大时,每批香菇采收后,或干品进仓前可用克蛾宝 2000~3000 倍液,或用夜蛾净 1500~2000 倍液喷洒,也可用 5 %锐劲特悬浮剂 1500~2000 倍液等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杀。 5 、蛞蝓 蛞蝓常见的种类有野蛞蝓、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 ①发生与为害 蛞蝓白天潜伏,晚间、雨后及阴天成群活动取食。一年繁殖 1 代。卵产于菌袋接种穴内,每堆 10~20 粒。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落叶或土石块下,夜间爬进菇棚内。活动适宜温度为 15 ℃ ~25 ℃,高过 26 ℃或低于 14 ℃,活动能力下降。蛞蝓爬行所到之处会留下一道道白色发亮的粘质带痕及其排泄出的粪便。香菇子实体被咬成缺刻,伤害组织;有时伤害处也诱发感染霉菌和细菌。 ②防治方法 搞好场地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及石块,并撒一层石灰粉,或用茶籽饼 1 千克,清水 10 升浸泡过滤后,再加清水 100 升溶液进行喷洒。夜间 10 时左右进行人工捕捉。发现危害后,每隔 1~2 天用 5 %来苏儿水喷洒蛞蝓活动场所。 6 、跳虫 弹尾目跳虫品种繁多,形态颜色与个体大小因种而异,其共同点是都有灵活的尾部,弹跳自如,体面油质,不怕水。常见的种类有乳白色棘跳虫、木耳盐长角跳虫、斑足齿跳虫、等节跳虫、圆跳虫、紫跳虫。 ①发生与为害 跳虫多发生在潮湿的老菇棚,阴暗处,高温及 25 ℃条件下适宜其活动,一年可繁殖 6~7 代。常群集在野外菇棚内咬食香菇子实体,严重时菌筒表面呈烟灰状。 ②防治方法 及时排除菇棚四周水沟的积水,并撒石灰粉消毒,改善卫生条件。跳虫不耐高温,培养料灭菌彻底,是消灭虫源的主要措施。出菇前可喷洒 1 : 150~200 的除虫菊,或用农地乐 1000~1500 倍液喷洒。喷药应从棚内四周向中间喷洒,防止逃跑。还可以用敌百虫、乐果或 0.1 %鱼藤精药剂拌蜂蜜进行诱杀。 7 、线虫 线虫常见的有堆肥滑刀线虫、伊可防线虫、三唇线虫、小杆线虫等,属于脊椎动物的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①发生与为害 线虫主要由培养料和水源带入,常在降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受害后菇体边缘腐烂,仔细检查可发现菌褶内有丝状红色或灰色的线虫。线虫蛀食子实体并带进细菌,造成烂菇。有时还破坏菇柄,使子实体失去发育的能力。 ②防治方法 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水源应事先消毒,栽培时菌筒喷水不宜过湿,经常通风并及时检查。发生线虫时,可用 0.5 %石灰水或 1 %食盐水喷洒几次,同时在地面洒施石灰水消毒。 十二、香菇生理性病害及防治对策香菇生理性病害是一种非病原性病害,主要是由于对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如在子实体形成时,温度过高或过低,二氧化碳过浓,碳氮比过低,光线过弱,脱袋不及时等,都会造成各种畸形菇出现。 1 、 荔枝状原基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后,呈圆锥状突起,似荔枝形,菌盖、菌柄不分化,或仅有很小的菌盖,无商品价值。 [病因]高温型菌株菌龄未到,即生理不成熟,却遇低温而出菇;低温型菌株亦是菌龄未到,亦即生理不成熟,却遇高温而出菇;培养料碳氮比值小,即氮源太丰富等原因,都会导致荔枝状原基。 [防治对策]首先调节好培养料的碳氮比,准确掌握菌株温型特点,安排好制种期, 养足菌龄,使菌株达到生理成熟,即培养料被充分分解,菌丝体长满料层,累积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待温度适宜时,再进行出菇处理。一旦发现有荔枝状原基,应及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2 、穿顶菇及防治 [病状]在菇顶心长出一根顶菇,细长,颜色似菇柄,形状似帽顶物。 [病因]由于菌包未达到生理成熟,却受到机械震动刺激,温度又适宜,因而早生菇,加上脱袋后菇盖又受环境干燥的影响,致使菌盖表皮生长速度慢,菇体生长速度快,以致穿出菌盖而伸长生长。 [防治对策]发现早出菇现象,要及时脱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小菇,使环境适合转色,然后让菌包边转色边长菇。 3 、长柄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伸长而菇盖缩小,与菇盖相连处形成扁形或多边形,菇盖表面高低不平,呈暗褐色。 [病因]出菇时场地潮湿,菌棒排放过密,光照弱,温度过高,二氧化碳过浓,未能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正常的生活条件。 [防治对策]适当加大菌棒排放间隙,增加光照量,加强通风散热散湿管理。 4 、扁形菇及防治 [病状]菇盖扁平,不圆整,无鳞片,呈棕褐色。 [病因]菇棒未转色(或部分转色)先出菇,又未及时脱袋,而被袋膜挤压成各种形状的菇,如多边形菇、钟形菇、卷缩菇、扭曲菇等畸形菇。 [防治对策]当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后,如不到出菇温度,就不要给予机械刺激,防止早生菇。待转色达 50 %以上,脱袋转色,再给予温差刺激,促进出菇。如发现有早出菇现象,就应及时脱袋,进行出菇管理。 5 、连盖和连柄菇及防治 [病状]原基形成密度大,有的丛生在一起,同时分化生长,有的菌盖生长在一起,有的菌柄连生在一起,成为连体菇, [病因]菌棒未达到生理成熟,就遇到强烈刺激,特别是水刺激过重,使原基形成密度过大,所以原基丛生分化后导致菌盖、菌柄连生。 [防治对策]菌棒未达到完全生理成熟,不可给予强烈刺激,特别是不可给予水和温差刺激。如发现原基丛生,就应及时剥除,以减少营养消耗。 6 、空心软菇及防治 [病状]菇柄空心,柔软,盖小,出菇过密而丛生。 [病因]使用老化、退化菌种,菌丝生活力差,分解培养料能力弱,吸收利用养分不正常,导致菇体内细胞发育不良。 [防治对策]选用活力强、菌龄适宜的菌株。超低温(液氮)保藏菌株 , 取用时一定要进行复壮处理 , 培养 2~3 次 , 达到正常生长速度时方可用于生产。 7 、葡萄菇及防治 [病状]某一部位出菇很多,呈圆球形,不开伞,或相互丛生如葡萄状。 [病因]在代料配方中麸皮添加过多,或者拌料局部不均匀,造成营养局部过浓,比例失调,或者说营养过剩,再受到外界刺激,便会局部产生丛生、连生畸形菇。 [防治对策]配料时碳氮比要适量,拌料充分均匀,不成团块。当发现葡萄菇时,要及时摘除,继续加强培养和转色管理,尔后进行出菇管理。 8 、拳状菇及防治 [病状]菇丛生,菇盖卷缩,菌柄扭曲,菇形似“拳头”状。 [病因]由于装袋时松紧度不均,或打穴接种太深,使菌丝长势和菌丝成熟度不一,空隙大处菌丝先成熟而出菇,又受穴壁坚实的*,无法使菌体各部位生长正常。 [防治对策]装袋时要注意培养料的松紧一致,打穴不可太深、太大。 9 、菇蕾萎缩及防治 [病状]在出菇初期,发生菇蕾萎缩、变黄,最终死亡,严重者成片死亡。 [病因]在原基、菇蕾形成期,遇上干热天气,没有温差刺激,或浇水不当(即高温喷水),或农药过量,或采菇不慎,损伤旁边小菇,因而造成菇蕾死亡。 [防治对策]依据香菇的温型特性,科学安排制种期,避免干热出菇;正确使用农药,高温期不向菇蕾上喷水。小于 1.5 厘米的菇蕾对环境的抵抗力弱,注意加以保护。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