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是什么人?是哪个朝代的?什么身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40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49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50

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周晋(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50

清明节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被当作“节日”来过的。

就像端午节一样,清明节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被人为附加了*和道德的意义,使得这个节日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和沉重。以至于诗人们也要发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叹了。(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般的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是这样的: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饮,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原文如此,我觉得应该是“木铎”,铎的意思是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争时使用的。),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原文如此,不知是何意,我怀疑是“上坟”)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往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携家春游。”

……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之俗移到清明之中。……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息了。但寒食的风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清明总是与祭奠和扫墓联系在一起的,其他风俗都是附加的,那个介子推的传说更是穿凿附会。因此可以说,清明是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日。正因为如此,清明这个本来是气候“清明”、花明柳绿的节日,就蒙上了一层哀伤的气氛,使得历代文人墨客除了“悲秋”之外,又多了一个“伤春”的话题。

把清明和介子推混在一起,本来就是后人附加的,即便是所谓寒食节纪念介子推,也有牵强附会的嫌疑。

……

《荆楚岁时记》记载:“晋文公与介子推具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推独无所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炍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就是说,晋文公与介子推一起逃难,饿了,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熟了给文公吃。后来文公复辟,奖赏功臣,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就去当了隐士了。文公想起子推的好处,下令烧山,想把子推*出来,子推抱在一棵树上不出,被烧死。文公很难过,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五月五日这一天民间不得举火做饭。你看看,分明是五月五日,怎么能和三月的清明节、寒食节混在一起呢?

介子推被焚一事,《左传》、《史记》等正史并无记载,像这样对君主“忠贞”而“道德高尚”的情节,正史本应大书特书的,可见并不是无意漏掉,而其事在疑惑不证之闻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51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2:52

清明节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被当作“节日”来过的。
就像端午节一样,清明节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被人为附加了*和道德的意义,使得这个节日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刻和沉重。以至于诗人们也要发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叹了。(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般的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是这样的: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饮,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原文如此,我觉得应该是“木铎”,铎的意思是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争时使用的。),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原文如此,不知是何意,我怀疑是“上坟”)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往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携家春游。”
……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之俗移到清明之中。……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息了。但寒食的风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清明总是与祭奠和扫墓联系在一起的,其他风俗都是附加的,那个介子推的传说更是穿凿附会。因此可以说,清明是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日。正因为如此,清明这个本来是气候“清明”、花明柳绿的节日,就蒙上了一层哀伤的气氛,使得历代文人墨客除了“悲秋”之外,又多了一个“伤春”的话题。
把清明和介子推混在一起,本来就是后人附加的,即便是所谓寒食节纪念介子推,也有牵强附会的嫌疑。
……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