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社会”是谁的盛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3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53

近日,微信和支付宝先后宣布,将提高鼓励金,推动移动支付。8月1日-8日,支付宝发起的“无现金城市周”活动正式启动。同时,微信也杀入争战中,从8月1日起推出为期一个月的“无现金日”活动。一时间,“无现金社会”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无现金”这个概念不够严谨,有噱头之嫌。不过,支付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和数字化确实是大势所趋,各路人马势将在此历史潮流中展开竞争与合作,力求多分一杯羹“无现金”非“消灭现金”

对于“无现金”的争议,蚂蚁金服与微信支付方面均回应称,“无现金支付”本质上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而非“消灭现金”。

支付宝第一时间在其官方微博上呼吁:我们鼓励多用支付宝,也绝对尊重大家用现金的选择,请商家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拒收现金,让消费者用自己最方便的方式消费。


而微信支付也表示,微信支付此次联合银行和全国各地商家发起活动,是为了推行环保、时尚、高效的生活理念。微信支付认为,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决定了,完全的“无现金社会”永远不会出现,但一个新的智慧生活时代已经到来。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认为,大肆渲染“无现金”支付,其中涉及到大量个人信息数据,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安全隐患。中国银联在去年初发布的《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不仅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其中约1/4的受调查者曾受骗,相比于2015年的调查结果上升11%。其中,主要有支付敏感信息泄露、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等欺诈方式。


事实上,商家推进“无现金”支付以及“无现金城市建设”的背后,更多是自身利益的考量。蚂蚁金服事业部总经理章言曾表示,支付的价值远在支付以外,商户需要的不仅仅是支付服务,还包括了会员、流量、营销、信贷、保险、信用、风控等一系列能力,为商户提供全方位的组合拳式的服务将成为未来支付的重中之重。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能力的成熟,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企业在线下市场不断下沉,用户的线下数据每时每刻都在被生产、收集和分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户的支付频次、支付时间、支付地点、支付金额大小等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拼接出完整用户画像,画像中包含用户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接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过对商家线上线下场景的打通,这些数据就能传到商家的系统中,进而对每一位微信或者支付宝用户进行精准的、符合其口味的营销,完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而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指出,数据寡头会首先面临信息集中泄露的风险,进而威胁金融稳定与经济安全;其次对消费者没有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加剧交易风险;三是金融业务交叉风险不断聚集,使风险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不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无现金城市"一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易观咨询分析师表示,关键是由谁来主导,中国人民银行才是全国支付体系的规划者和建设者。

“电子支付”是大势“支付的电子化在全球都是一个趋势,但仅仅被几家公司简单地冠为"无现金社会",把这个噱头当成提高支付市场份额的宣传手段。真正核心问题是支付电子化,这和"无现金社会"完全不是一码事情。”一位专家对记者指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不久前撰文指出:“作为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的催化者,人民银行坚持"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先进理念,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从传统的纸质票据、卡基支付快速向绿色支付、电子支付转变,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成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方向,电子支付与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广泛融合,生活场景化应用越来越丰富。电子支付的扩大普及,有利于改善客户体验,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支付;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支付服务效率;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研究表明,电子支付在一个国家消费总支付中的比重每增加10%,能带动GDP增长0.5%。”

在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方面,范一飞介绍道,为顺应网络支付业务的井喷式爆发,人民银行出台相应*和措施大力规范并促进网络支付业务健康发展。2013—2016年,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总量从193.46亿笔增长到1639.02亿笔,金额从10.40万亿元增长到99.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3.86%、112.10%。结合国内外移动支付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人民银行指导中国银联创立“云闪付”移动支付品牌,进一步提高电子支付效率,丰富电子支付方式;为适应扫码技术的快速发展,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动中国银联制定企业标准规范,保障条码支付安全。“在推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支付媒介电子化的同时,人民银行密切关注私营数字货币的迅猛发展,并成立专门团队,加强我国*银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范一飞表示,“研发法定数字货币,是人民银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项目,一旦推出,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货币发行模式,省却实物现金的印制、发行、保管、验点、销毁和回笼等环节,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成本,增加社会公众办理日常支付业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姜建清表示,“数千年来,人类经历了从金银到铸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转账货币的历史,数字货币将第一次将作为主权货币形态出现,不远的将来会看到它基本替代纸币的现实。这又将给社会和金融业带来一系列极其深远的变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指出,电子货币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对货币的供给、需求及流通都会产生影响,进而会对货币*产生影响。“货币的需求,可能会因为"无现金社会"的推进而减少,不再需要这么多现金。对供给而言,除了M0肯定会减少,货币供给的层次也会更加模糊。那是不是还会有这么严格、清晰的货币供给层次之分?估计不一定了。可能有更多的电子货币会被纳入"货币"范畴,甚至出现M3、M4也有可能。可以充当支付的媒介、载体更多了,使货币供应的边界进一步泛化。”仇高擎表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而言,由于"无现金社会"推广,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不需要原来的货币供应量,只需要通过提高货币周转率,就能支撑原来全社会商品交易量,而不至于发生过多的钱或过少的钱买东西造成物价波动的情况。”

仇高擎表示,中国央行货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这一*工具的操作影响物价,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当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货币供给的边界和层次也不再特别清晰时,可能对货币*这个工具和中介目标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原来*每年计划当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多少,如果社会不需要这么多货币,还按原来的增速,会不会引起通胀或者资产价格的膨胀?再有,假如原来10%的货币供给增速,大约对应6%的经济增速和2%的通胀率,但当货币供给的刻度都模糊了,再过于追求货币供应量增速,最后不一定能实现合意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组合。”仇高擎指出,“货币*有三条标准:可测性、相关性、有效性。中国现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如果货币供应量不符合这三个标准,央行货币**可能会从数量型为主加快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电子货币流通速度更快,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导致物流速度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加快,提高货币*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风险,“出了问题,可能会来不及控制”。总体上,他认为货币电子化对货币*利大于弊。电子货币更加透明化,央行对货币总量、货币流向等情况都能更好地掌握,这有利于货币**的精准性。

现钞的存在*了货币*。他举例说:“全球利率已降至历史低点,几个重要的*银行都实行了温和的负利率*,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未来实施较高负利率*,银行就不得不对存款收取高额费用,这相当于鼓励人们从银行取出存款,结果使得货币*的效用大大减弱。”他同时表示,*本身也愿意看到一个无现钞社会,因为这让征税变得更容易。

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行业在往移动互联网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客户所有的行为都到了智能手机,到了移动终端。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所有业务、所有渠道都要往互联网转,往移动金融转。对于银联、Visa、万事达等卡组织来说,也一定要往移动互联网走,往数字化走。”一位接近银联的人士指出,顺应这样的趋势,银联最初把纸币变成了银行卡;再发展“无卡化”,包括快捷支付、认证支付、代收代付等;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支付”时代,账户在I类账户基础上发展出II类账户、III类账户,支付平台变成数字化平台,支付工具从银行卡变成了数字钱包。

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最大的是零售业务,尤以信用卡业务首当其冲。“首先是消费支付场景被互联网企业控制。消费支付场景从线上到线下,消费支付方式从银行卡到二维码,而由于二维码跟消费支付场景的有效结合,我们都在用支付宝、微信,而很少用银联。其次是支付方式无卡化,银行变成躲在支付宝、微信后面,银行卡不露面了,只不过是账户而已。第三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信用消费支付产品的出现,实际上也是信用卡业务,里面还有很多场景。”他说道。非现金支付主力军还是银行,包括大量的网上转账、支付、信用卡等业务都由银行完成;第三方支付的非现金支付量相对来说不大。

金融行业都要往金融电子化发展,都应思考如何加强金融创新、怎样提高金融服务,适应互联网发展。“不光是金融行业,其他行业也是,只是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大。”他指出。

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银行也在完善自己的支付手段,发展手机银行、手机信用卡等。银行也在参与"无现金社会"建设。第三方支付发展势头猛,市场自发力量也比较强,银行可以跟他们合作,发挥自己广大客户群、广泛网点触角的优势,双方结合起来,为"无现金社会"服务。”仇高擎指出。


“无现金社会”实现有条件“"无现金社会"是个趋势,但是短时期之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农村等偏远地区还是会用到现金。”陆前进表示,“"无现金"节省央行成本,印钞厂要印刷、培训、监制、储存、运输,这部分成本不低。”陆前进同时强调,现金本身就是一种交易媒介,电子货币虽然不用现金,但功能相当于现金,只不过电子化的支付手段更加快捷。

“无现金社会”的到来需要有很多先决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技术手段的实现,另一个是支付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群和老年人而言。她认为,等到边远地区的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应用都成熟了,其他先决条件也满足后,“无现金支付”特别是“无小面额现金支付”的社会有可能来到。如果“无现金社会”真的来到,对普通居民是很好的一件事,因为便利,也因为信用和消费行为都通过网络记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支付行为的变化等情况。

“无现金社会”在推进,但不会这么快实现。这不是哪一家企业的权力或者责任,也不应仅出于营销、吸引眼球的目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各方努力。

“"无现金社会"实现的条件有几个:首先,消费者、商家、支付机构、监管机构都要能接受,特别是消费者。其次,用户体验要便捷、安全。无现金交易的成本低、效率高,对数据的应用也能有所帮助。过去小额支付是用现金支付方便,现在都是移动支付,二维码扫描,成本降低,不用找零、保存、携带。技术发展促进消费习惯的改变,影响到整个商业环境。商户的成本也不高,小商户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技术。”在费方域看来,“无现金社会”不是将要来到,而是已经来到。

前述接近银联的人士指出,事实上,银联成立的初衷、所做的工作就是推动无现金社会,“把货币变成电子货币,以后可能会变成数字货币。这些是必然阶段,其间是一脉相承的。”该人士强调,货币的创造者还是央行;商业银行、银联、网联、非银机构等都是货币的“搬运工”,把货币搬到居民手里,搬到机构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