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8:11
摘要所谓"义",是指一定的行为道德;所谓"利",是指个人利益。讨论行为道德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义利之辩"。在先秦,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义利是矛盾的,解决义利的方法是重义轻利。墨家则认为,义和利是绝对统一的,不存在任何矛盾。他们不认为存在有利无义或有义无利的现象。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5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对于义和利不同观点所谓"义",是指一定的行为道德;所谓"利",是指个人利益。讨论行为道德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就是"义利之辩"。在先秦,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义利是矛盾的,解决义利的方法是重义轻利。墨家则认为,义和利是绝对统一的,不存在任何矛盾。他们不认为存在有利无义或有义无利的现象。"义利之辩",是现实生活中义和利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在思想中的反映。各种不同的观点,体现了先秦各个阶级或阶层的不同的利益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过,这些观点也有相通的地方,即一般都认为,在义利关系中,义是主要的,个人利益应该遵循和服从义。可以说,重义轻利是先秦义利之辩的主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