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立领对襟,是汉服中的一种经典款式。从明清时期开始,这种服装形式便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了许多汉服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们将通过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探索立领对襟的起源、特点和演变。
立领,又称竖领,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尤其在明朝晚期,这种领型广泛流行。与现代的立领相比,明代的立领领角呈方形,通常没有额外的装饰,领身则通常使用一对到两对扣子来固定。对襟部分通常采用子母扣或扎带进行固定。
在明清时期,立领对襟的服装形式出现在多个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中。例如,《金瓶梅》中就有关于立领对襟服装的详细描述,而明代宣益王墓中的出土文物也证实了这一时期的流行趋势。在《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翔铆夫妇合葬墓》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立领对襟衫的详细制作工艺,包括金扣花的使用以及对襟两侧的扎带固定。在其他出土文物中,立领对襟衫的制作材料和工艺也有所不同,例如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面料和独特的装饰元素。
立领对襟长衫大约出现在明朝末期,这种款式在画像和仕女图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汉女服饰也延续了明朝立领的这一特点,立领对襟长衫成为了流行款式。
在正式场合,立领对襟衫更多被用作圆领袍的内搭,而在非正式场合,缀有补子或装饰图案的立领对襟衫则作为常服穿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孝贞纯皇后和孝康敬皇后画像为例,这些皇后的服饰便展现了立领对襟的正式应用。在另一些场合,如清朝的《十二美人图》中,立领对襟长衫则更加流行,成为了当时女性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立领对襟作为一种独特的汉服款式,不仅在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中有丰富的记载,而且在不同场合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它不仅展示了汉服的多样性和精致工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