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1:43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在天津,许云鹤因搀扶摔倒老人而“吃”上了官司;在江苏南通,长途车司机救人后险遭诬陷;而在江城武汉,也同样有电动车车主因做好事而被赖上……于是,人们总是说服或者强迫自己去适应社会的冷漠与无情,适应社会的“潜规则”,努力去做一个所谓的“聪明人”。
在社会大环境面前,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我们渴望真-相,可是真-相往往被喧嚣所遮蔽;我们追求理性,可是理性经常被情绪性的态度所左右。面对“老人摔倒无人扶”这一社会困境,人们往往会批判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沦丧、法律的不彰。而在浮躁的搅拌下,却很少有人关注 行为本身。老人摔倒无人扶,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互动的匮乏。
“社会互动”是个舶来词,类似于人们常说的人际交往。社会互动与两个因子息息相关,一个是互动的意愿,一个是互动的能力。老人摔倒在地,扶一把、拉一把,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然而,人们为何不愿意俯下身子,伸出双手?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将社会互动分为三种类型: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混合关系。首先,从情感关系来讲,不同于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现代都市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工作,又没有血缘关系的维系,“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便成为常态。试想一下,如果摔倒的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熟人,会有多少人无动于衷?其次,从工具关系来说,在这样一个追逐金钱、讲究利益的时代,由于激励机制的匮乏,扶助摔倒老人,并不见得能得到什么“实惠”,反而有可能“惹祸上身”,趋利避害的本能下,听之任之或许是面对摔倒老人的“最优选择”。在二者的综合作用下,人们有力却无“心”,习惯了做“看客”和“围观者”,却不愿意做“行动者”和“参与者”。
摔倒老人无人扶,不是简单的个体现象,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并非朝夕之功,努力提高民众的社会参与则显得更为现实。社会参与提高了,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人与人之间才会充满温情,“摔倒老人无人扶”的悲剧才会不再上演。